笔趣阁 > 秋儿修改版 > 第二六章:道上大哥 1

第二六章:道上大哥 1

    “嘿嘿,阿梅呀。”顾绍全笑着说,“你的好奇心可真重。”

    “我不是第一次出远门吗。”阿梅有点不好意思了。

    顾绍全说:“可是,我知道秋儿也是第一次出远门的。”

    “秋儿姐,哦,二少奶奶不是常读书看报来着,知道的可多了。我那能比呀。”阿梅说,“在家我常听老太太和太太念道二少奶奶了。”

    “这么说来,秋儿足不出户,知天下事了。哈哈哈。”顾绍钧开心的笑说。

    秋儿说:“那里呀。其实我也想了解了解的,只是阿梅问了,我才不问。”

    “那好吧,我就对你们说说。”顾绍全坐正一下说,“一般呢,我们去省城是顺水。不停靠的。只有从省城回来时,货多,走上水船。我们就会在岸边的一个镇子休息一晚。

    这一路去,两岸一起有三个小镇可以停靠。看天色来,那里夜了,遇到那个镇子就在那个镇子靠岸。

    水手们有的上岸休息,有的不上。随他们自己。货主和自己的伙记留下看货和船。当然,也有不上岸的水手也一起看着。

    我们送去省城的货,那就不好说了,春天的时候有茶叶,蔬菜。夏天就是水果,夏收也送小麦。

    我们今天走的是棉花和药材,也有一些山货。秋收后我们也往省城送粮食。

    冬天就是木炭和一些干菜蘑菇什么的,具体也说不全的。

    货不多的话就走旱路了,快一些。晚上也不要在路上歇一夜。一天就可以到家,但是我们家走旱路少,一般都是走水路。

    这回我们没送粮食。是政府正在收军粮。等军粮也过后,我们家才开始收粮,我们再往省城就会运的有粮食。”

    “那遇上强盗,土匪怎么办?”秋儿问。

    “这个事也有发生,但是我们顾家没遇上。”顾绍全说,“一是,政府这几年时常的剿剿匪。

    二是,我们顾家在爷爷时,就与山上的大哥有走动打理了,在爹跑生意时也一样的打理。后来带我和大哥时,也带我们去见拜见过山上的大哥。

    爹说爹年岁大了,在跑几年就走不动了,希望以后道上的兄弟们,对我和大哥多照顾照顾。那时那道上的老爷子也说:‘是的,我也老了,让他们年轻人接手吧。’”

    “那他们后来有没有为难您和大少爷?”阿梅紧张起来。

    “没有,其实道上的兄弟们也是很义气的。”顾绍全说,“这些年来,也有那么几回他们帮忙的事儿。

    记得那时我和大哥刚单飞不久。有一次我们赶夜路,有两辆车翻了。一下子打着火把呼啦啦冲来了一些人。

    那时我和大哥都吓坏了。一个当头的问:‘可是顾家大少爷和全少爷?’

    我们说是。他们把货全捡了起来。等天亮了帮着修好车装好。那时我们用的是马车。

    那当头的说:‘以后少走夜路。’就走了。回来后我们对爹说了这个事。隔天,爹就带上我和大哥去道谢去。

    爹说:‘道上的朋友够仁义。’后来我和大哥也明白了好多道理。

    有次我们也救过一回道上的朋友,那时官兵剿匪剿的紧。打散不少山上兄弟。

    有一天,刚好遇上我们在路上走货。看几个人慌慌张张的跑来,问,‘走的可是顾大少爷?’

    那次大哥没到。我说:‘大哥没来,是我顾绍全。’

    来人赶紧说,‘兄弟,帮帮忙。’

    我们还听到后面有枪声。我就明白了。就让他们装成我们的伙记混在当中。

    官兵追来,当官的也认的我,就问我有没有看到有人跑过来。我说有,往那边去了。官兵们就追了过去。

    我们赶车继续走。看着安全了,那些山上的兄弟道谢就走了。

    回来后我对爹也说了这个事儿,我还怕爹骂我。爹没骂我还说我做的好。

    ,好多道上的事你们不明白的,就当听故事一样听了去了,就是了。不要去说。”

    “这条道上有多少个土匪窝?”阿梅紧张的问。

    “还多少个,”顾绍全说:“就一个,就让这邻近几个县的当官的头痛了,多了还了得,我们做生意的也打点不起呀。”

    “那这次,我们会遇上他们吗?”阿梅紧张的好奇心重重的。

    “一般我们不会遇上他们的。”顾绍全说,“就是有一件事我和大哥都不明白。”

    “什么事?”顾绍钧问。阿梅更好奇了。

    “我也说不好。就是道上的这位大哥时常的念道秋儿的好来。”

    “念到我?”秋儿一脸的疑问。

    “是呀。”顾绍全说,“念道好些年了,说你救了他。那时大哥刚成亲,他们是不能来庆贺的。成亲后过了些时日,我和大哥就带了几坛子酒和礼就上山。

    拜了些兄弟,这也是常情。他恭喜大哥成亲对大哥敬着酒问:‘你们顺县的秋儿姑娘还没许人家吧?’

    当时一听。大哥就急了站起来指着道上的大哥说,‘大哥,你可不要打秋儿姑娘的坏意义。你若动了这个心思。你这个兄弟我就不认了!

    秋儿可是个好姑娘。从小就没爹没娘的。得舅舅舅妈疼爱,你可不能毁她呀。’

    那时道上的大哥还没成亲,现在儿子都三岁多了。

    听大哥这样说他。道上大哥笑着说:‘兄弟坐下来,坐下来。秋儿姑娘我知道,我就是问问许了人家没有,若许了我也帮着打听一下,这户人家的家底和人品。我没有别的意思。

    秋儿姑娘那么的俊俏,仁义。我那会对不起我的救命恩人’

    后来我们在问,他就不说了。我和大哥回来也问过爹。爹说:‘既然道上的这位大哥不愿说的事,你们也不要去问了,更不要去问秋儿姑娘。’

    就这样,我们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了。”顾绍全看着秋儿问,“秋儿,你几时救过他?”

    听的秋儿都不明白。

    顾绍全接着说:“后来,这几年看着媒婆常去秦家,秋儿一家家的都没应。

    道上大哥就念道着,秋儿要找个什么样的人家,才配秋儿呢?有一次指着大哥说:‘就你顾家了,你那二弟不是在洋行做事吗?上次回来,我远远的也见过,我看这邻近几个县,也就有你二弟配的上秋儿姑娘。你这个做大哥的可的帮着点。’

    当时哥说:‘你这样说来,我觉得也是呀。可是,我如何帮呀?’

    道上大哥说,‘好了,说到这一步就不说这个事儿了,总会有办法的。’后来我们就都没提这个事儿了。

    半个多月前,秋儿和绍钧定了亲。我们去给他报道上。他高兴的喝了好多酒。说:‘这下放心了,秋儿有了好的归宿。’

    秋儿,你对他做了什么,让他对你是如此上心?”顾绍全问”

    秋儿想着大嫂昨晚对她说的话,和全哥说这位道上大哥对绍安大哥说的话,也许是巧合。还是大嫂也认为是的。

    “秋儿。”顾绍钧喊了一声痴想着的秋儿。

    “哦,”秋儿应道:“我对他做了什么?我的想想,这几年来,对我发生了什么大事?”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阿梅一双眼睛盯着秋儿念道。

    “对了。”秋儿想起来了,“那是好几年前的冬天。我记得那天下着大雪,说好了那天要给榕村杨家送绣品的。

    本来是让阿旺陪着去的,那时阿旺刚来没多久,十六七岁吧。可是,阿旺前一天扭伤了脚。家里请的两个绣娘,孩子都小。

    中午都还抱来吃奶的。那几天外婆又感风寒,我只好拿上绣品一个人去。如果是别的人家,就会等天晴了在送去。

    可是是他杨家,你们也知道这家杨家人好难说话。

    开始他家要请我上他家去绣的,我就没答应,也不想接他家的活儿。后来他们家说了好多的话来,舅妈就让接了。

    说在家里绣,绣好后给送家里去。那天我就一个人去送,舅舅和舅妈一再叮嘱走大路,人多。杨家要说什么都认。

    我一一全答应。到了杨家,清点好绣品,杨夫人挑三挑四的说,这里有点不好,那里又有点不好。

    听的我好心烦,那时我就想早点回来。就说:‘杨夫人,你说了算。开快黑了我还要赶紧路回去。’她说了一些不满的话来,还扣了我绣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