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千年家族,向曹操自爆穿越者开始 > 第009章 哪个老六教你这么解释格物致知的?

第009章 哪个老六教你这么解释格物致知的?

    见到曹操一直没有说话。

    江枫摊开双手。

    “丞相,在我们后世,这个问题的答案,争议很大。”

    争议很大?

    曹操下意识追问:“是因为有很多答案么?”

    一个问题,如果始终保持争议的话。

    那就说明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

    多到无法统一。

    才会产生争执。

    一如当初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一样。

    要不是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到现在应该会有很多流派吧?

    千家?万家?

    江枫点了点头。

    “丞相,如果以化学的角度切入这个问题。”

    “那么答案便是由于脱落酸和乙烯的积累。”

    “导致了树叶走到了尽头,像人类一样陨落大地。”

    他向曹操解释。

    脱落酸和乙烯,是化学层面里的一种物质。

    “可如果以文学的角度切入呢?”

    江枫笑问曹操。

    “文学?”

    叶子掉下就是掉下,何必扯到文学?

    不对,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

    曹操惊呼出声。

    自古以来,文学家们便时常会触景生情。

    才有了那么多的瑰丽文学作品诞生。

    “不错,以文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更多。”

    江枫说道。

    “叶子的离开,不是风的追求,也不是树的不挽留。”

    “而是命运的安排。”

    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

    “又或者说,树是叶子的守护者。”

    “在树看来,让叶子离去,便能给叶子自由。”

    “所谓的风的追求,只不过是叶子无奈之下不得已的选择。”

    “或许风又其温柔缱绻,或许风能定义幸福。”

    “或许风能给叶子博得一瞬间的快乐。”

    “但叶子的最终宿命,是落叶归根。”

    “风永远带不走叶子的心。”

    “真正的答案,只有离开的叶子清楚。”

    江枫以另一个角度,给曹操诠释了叶子离去的答案。

    “子非叶子,焉知叶子之心?”

    又可以上升到哲学层面上。

    接二连三的解释,让曹操心境豁然开朗。

    他如饥似渴地接受着这一切。

    一个简单的叶落自然现象,竟然可以牵扯出这么多的答案。

    真是开了眼了。

    “丞相,在后世,我们的老师,从小就教导我们。”

    “看待问题,要以开阔发展的眼光去辩证。”

    “不要局限于其中一个答案。”

    “事物本身就没有答案,答案是我们人为定义的。”

    “掌握这种思维,才能走到更远的地方。”

    江枫不厌其烦。

    “所以,这才是科举存在并延续下去的意义!”

    “科举,不在于考试的内容,不在于考试的成绩。”

    “更不在于这种制度,为朝廷创造了多少人才。”

    “而在于启民智、开民心。”

    “科举的存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科举制出现和兴起的究极目的!

    此刻。

    曹操内心深处,响起了洪钟大吕般的声音,撞击在他的灵魂之中。

    这就是科举的意义吗?

    启民智,开民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隐隐约约之间,曹操心情澎湃,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情绪激昂,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丞相,因为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

    “文化灿烂发展。”

    “到了我们那个年代。”

    “汉域的疆土,北抵草原,东临大海。”

    “西至楼兰,南达岭南。”

    “比如今扩散了两倍。”

    “那个时候,我们不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国家。”

    “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西方的人类历史上。

    曾经出现过很多强大的中央帝国。

    包括了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拜占庭帝国等等。

    这些强大的帝国,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昙花一现。

    “丞相,在后世的汉域以西数千公里。”

    “那边的土地分崩离析,出现了几十上百个国家。”

    “他们的分裂是常态。”

    “反观我汉域千年。”

    “靠着科举制产生的文化凝聚力。”

    “同样的皮肤,同样的汉字。”

    “无论南北,不计东西,所有汉民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

    “都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江枫告诉曹操。

    后世的汉域立,凭借着华夏文化凝聚力。

    出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力传统。

    这是所有西方国家都不具备的同生共死凝聚力。

    “以科举制为手段,在华夏文明的加持下。”

    “我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崛起。”

    “科举启民心、开民智之后。”

    “国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感就此延续下来。”

    “到了我们那个年代。”

    “汉域民众有了五千年的文明传承!”

    五千年来,生生不息!

    “天穹底下,没有任何一个民族。”

    “比得上我们华夏民族这样强烈的家国使命感,以及牺牲精神......”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