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朱的旨意。
大殿之中不由得一片哗然!
众人看向顾源的眼神之中。
无比复杂!
充满了浓浓的羡慕和嫉妒!
户部员外郎!
正儿八经的从五品京官!
手握绝对实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下钱粮的运转!
一般情况下,爬到这个位置,至少也得三四十岁。
而顾源,仅仅只有二十岁!
而且,更让人咋舌的是。
顾源同时兼任太子侍讲。
这个官位隶属翰林院。
也是从五品。
但问题是,太子侍讲和东宫深度绑定,算是太子的老师之一。
能够担任这个官位,等于是已经进入了太子班底的核心!
其政治意味,要比户部员外郎更加浓厚得多!
就差脑门上贴个字条,写上太子党三个字了!
而朱标又是有史以来圣宠最高的皇太子。
等他登基之后。
顾源便是帝师之一!
地位将会无比超然!
此外,老朱还许了顾源一个伯爵之位!
这也是重赏。
大明朝伯爵很多。
但要么是开国有功,要么是承继父辈余荫。
天下大定,四海承平之后。
不依靠父兄家族,全凭借个人功绩,得享封爵尊荣的。
唯独顾源一人而已!
户部员外郎、太子侍讲、伯爵。
这三个封赏,任意一个都足以让人艳羡,更何况三者叠加?
什么叫青云直上?
这就叫青云直上!
一时间,众人仿佛已经看到。
一颗璀璨的政治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顾源!”
“座师当真是目光如炬,对朝局洞若观火!”
“这顾源就是陛下的一枚棋子,是用来遏制我的!”
胡惟庸低下头来,目光冰冷。
拳头紧握,指甲几乎都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之中。
他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威胁感!
从一介白身、到新科状元、到从九品太子伴读、再到从五品的朝堂新贵。
顾源满打满算,就用了一个月而已!
这种升迁速度,闻所未闻!
那再给他几年时间呢?
是不是就要进中书省,然后直逼相位了?
他必须要想办法,打压顾源啊!
决不能让顾源这么轻易地分走本该属于他的权力!
“臣顾源,谢过陛下隆恩!”
“臣一定殚精竭虑,尽心竭力,为陛下为大明效犬马之力!”
另一边,顾源领旨谢恩。
依照惯例表了一番忠心之后。
便是默默退回队伍之中。
他心中有些惆怅。
得。
一顿操作猛如虎。
他不仅没能咸鱼,反倒还直接蹦到朝局的风口浪尖了!
升迁得这么快,可不是好事啊!
瞧瞧周围这些官员,嫉妒得眼睛都绿了!
万一以后他失了宠,那这些官员绝对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把他吃干抹净!
而且他和太子朱标的关系更紧密了!
这可咋整?
他不想像蓝玉蓝大将军那样,给太子朱标陪葬啊!
“以土豆为免死金牌的打算,算是彻底流产了。”
“我还得想个别的法子保命才行!”
正当顾源沉思的时候。
燕王朱棣已经朗声开口。
“父皇!”
“有顾先生在,用不了多久,土豆、红薯、玉米,就将批量产出,我大明再无粮食上面的后顾之忧!”
“财税改革的新政,自然也可顺利推行!”
说着,他瞥了胡惟庸一眼,似笑非笑道。
“胡相最担心的事情,已经迎刃而解了。”
“推行新政,利国利民。”
“我想,胡相公忠体国,一腔为民,应该也会全力支持的吧?”
胡惟庸嘴角微微一抽。
心里那个气啊!
他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串联淮西党人,抵制新政。
就被这么轻描淡写地瓦解了!
如果可以,他很想抵制到底。
但他清楚。
不行!
朝堂争斗,也是要讲究一个大势和人心的!
之前他可以联合百官向老朱施压,那是因为他手里捧着国计民生的大旗。
即使是老朱,也不能完全忽视这种呼声。
而现在。
在顾源抛出了土豆、红薯、玉米这三大神粮之后。
直接就从根本上,瓦解了他们政治主张的合理性!
让他们再也没有阻止新政施行的理由!
这就叫釜底抽薪!
胡惟庸和淮西党人再扛,那就不占大义了。
朱元璋的屠刀,可不是吃素的!
他只能讷讷点头。
“燕王殿下说的是。”
“三神粮横空出世,这是我大明的福分,也是陛下气运昌隆!”
“老夫所担忧的新政累民,如今看来,反倒是杞人忧天了!”
“谁若是再言不宜新政,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连胡惟庸都低头了。
像平凉侯费聚,吉安侯陆仲亨等淮西朋党,自然也不会唱反调。
全都恭敬低头附和。
“陛下圣明,太子贤能,臣等支持新政!”
(话说,有没有人在看啊,能不能评论区吱一声,小作者好慌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