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让研发科技,你研发出无限手套? > 第四章 工兵二号(改)定型,军事汇演开始!

第四章 工兵二号(改)定型,军事汇演开始!

    距离上次的工兵二号测试试验已经过去三天。

    韩奕依然在试验场忙碌着。

    虽然工兵二号的试验已经成功,但是离他的设想依然有些差距。

    导电性能偏差,导致电能的聚能时间很不稳定!

    聚能波动释放时,亮度超标,完全失去了奇袭的功效!

    上次只是一头牛,如果是在战场上,敌人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来避免它的攻击伤害。

    所以,他现在急需对手套进一步的查缺补漏。

    它降低了纳米合金的含量增加了钛合金的添加量,经过融合加装试验。

    它的内部结构更加贴合,舒适率增加了20%。

    动能传导性也提高了5%。

    不要小看这些数据,在战场上,武器每增加1%的能效,就能让更多的战士存活下来。

    内部结构,他也进一步的替换改装优化,过去的蜂窝状结构体被他全部改成了鳞状构造。

    取消了过去繁杂的星云密布设计,以规则的鳞片结构所代替。

    由原来的5万4572块零件,直接缩减到1万7000块。

    虽然降低了精密度,但是增加了整体协调性!

    他受沙国突击步枪的启发,修改了各个零件的间隙度。

    减少磨损的同时,也增加了它的使用寿命。

    同样也导致它的整体稳定性再一次升级加强。

    武器在战场上,稳定性必须放在首位,至于其他数据,他可以慢慢再调试。

    几天前,赵卫国已经带着工兵二号的样品拿去给李老汇报。

    因为之前的测试都是他亲自操刀,所以他只好被留下做现场汇报。

    一周以后,韩奕看着实验舱内新组装的工兵二号(改),点了点头。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试和加装,他终于在汇演前,把改良作品做了出来。

    随着实验舱缓慢的打开舱门,一个银白纹路相间的机械手套呈现在眼前。

    赵卫国刚想上前亲自操作,却被韩奕阻止了。

    “师弟!”他疑惑道。

    “这次需要我亲自来!”说完他便把右手伸进了实验舱。

    这是汇演前的最终定型测试,他必须亲自试验它的性能和数据。

    他需要身临其境的感受下武器的优劣,来确定它下一步的改良计划。

    随着一阵科技感十足的机械扭动声效,工兵二号(改)自动加装在他的手臂上。

    他改良了士兵穿戴它的操作难度。

    只需经过指纹或者视网膜扫描确认,它就可以自动拆解并加装到任何士兵身上。

    在战场中,只要士兵还有抬起手臂的力气,它就可以帮助士兵给予敌人致命打击!

    随着手套功能的不断释放,赵卫国在旁边看的激情澎湃。

    他好像已经看到了,他的战友带着它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的场景。

    “电能传导性合格,动能释放速率合格,机械协调性能合格,和手臂契合度达85%。”

    “工兵二号(改)定型试验成功。”

    ……

    随着时间飞逝,转眼间便到了7月中旬,新一轮的学校毕业季已经过去。

    除了少数留校任教的一些学长要处理一些事务没有离开,主校区早已没了往日的喧嚣。

    但是此时的武器工程院内,却是人员攒动。

    今年的国家军事汇演是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联合举办的。

    所以很多师哥师姐们都收到了邀请函,现在大家正在排队等候着去往汇演区的专车。

    此时徐伟和卫林也在其中,他们作为留校的师长是这次院系的几个负责人之一。

    “哎,师弟和师兄都去了后山,我都闷死了!”徐伟感慨道。

    “你不是一直抱怨老爷子对你压榨吗,怎么现在又骨头痒了!”卫林说道。

    “其实看师弟做实验真是一种享受,我都有点想他了。”

    “估计他们已经到现场了!”

    “应该是吧!”

    “车来了!”随着一声提醒,他俩赶紧组织众人有序上车。

    这次他们可是代表学校去的,他们不能有任何差错!

    ……

    此次军事汇演早在三天前就开始了,他们武器工程院因为只参加后面的武器展示单元。

    所以,他们今天才出发。

    而韩奕早就跟着李老提前过来了。

    用李老的话说:“不见风雨怎见彩虹!”

    不亲身经历下大规模战争的实况,怎么可能造出贴合实战的武器装备。

    此时他们正在一个装甲车里颠簸的在战场上穿行!

    周围时不时爆炸的场景并未影响车内老教授们的热情。

    “前方25公里外就是六旅三团的榴弹炮阵地,各位前辈要不要去看看!”

    张参谋作为这次的领队,正在车里给各位老教授们做着讲解。

    “轰!”装甲车一阵晃动,一颗榴弹炮在车周围爆炸!

    “应该是国产155毫米加农榴弹炮打出来的,正常射程在25公里~30公里之间。”

    韩奕正一手扶着把手,一手拖着笔记本做着记录。

    “从炮弹落地的间隔面来看,携弹量应该在45~50枚之间。”

    “可惜不能近距离查看下弹坑,只能回去看数据分析了!”韩奕内心有些遗憾。

    “这小子不错!有胆识。”

    张参谋看到韩奕镇静的在车里做着笔记,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好苗子。

    他过去带过很多年轻的科学家来战场观摩。

    这是他见过在现场最镇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轻人。

    “果然是李老的学生,老虎手下无病猫啊!”张参谋内心感慨了一句。

    这些天,韩奕在李老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很多部队和特种士兵的战斗实况。

    李老有意让他更加切实的理解基层和前线官兵的需求和作战风格。

    张参谋也乐意带着这些为了国家建设奋斗半辈子的老前辈们,看看现在祖国的强盛面貌。

    就这样,在枪林弹雨中,7天的军事演习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便来到了武器展示单元,而韩奕也该出场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