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郝伟和徐丽等人,撤掉身上的伪装。
一身科技感十足的外甲,显露了出来。
刚还在惊奇新坦克的他们,又再次被这件外部防护服所惊呆。
“我这些年没回去,外面的世界变化这么大了吗?”
“国家的科技,已经这么先进了吗?”
“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旁边的七团官兵看到这样的场景,纷纷发出了惊叹和感慨。
周围警卫的官兵更是肃立在周围,握紧住手中的武器。
看到国家越来越强盛,他们发自内心的高兴。
随着驾驶员逐渐进入守护者四号坦克,进行每天必做的机械数据复核。
众人这才纷纷收回了,惊叹的目光。
这次七团的主要任务,依然还是负责周边的警卫工作。
所以在汇报完工作以后,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驻守的岗位。
这里濒临通往大越的国境线,他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戒!
楚云飞在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以后,便离开驻地向西部驶去。
那里是这次南部战区,军事演习的主战场。
那里更是这次的蓝军,现在的宿营地。
谷武作为这次蓝军的最高指挥官,他正在认真的看着资料文件。
这次红军是他的老对手,上次被自己手下突击队俘虏的楚云飞。
但是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那次他的确占了大便宜。
新武器,新战术,再加上韩奕一个月的悉心教导。
早就令他们的队伍,变得诡异莫测。
再加上那次韩奕,特意制作的防护性战甲。
所以那次老楚,输的并不冤枉。
但是这次,就不好办了。
因为工兵系列武器,属于机密武器序列。
所以他这次,并没有带出来。
这次他是带着正规部队,过来参加演习的。
而对方却新添加了,五辆新型守护者四号坦克。
而它的威力和实力,他刚好在几天前亲眼目睹过。
“报告,楚司令来访!”
就在这时,楚云飞已经到了他的营帐前。
……
此时的韩奕,早已回到了爷爷的家里。
爷爷高兴的亲手做了一碗豆腐脑,来奖励回来的韩奕。
吃过晚饭,爷孙俩便在院中安静的看起了书。
这是爷孙俩,早就有的默契。
自从老爷子的孩子们,纷纷奔往祖国各地。
他们爷孙俩早已习惯了,这种安静的生活秩序。
爷爷年纪大了,喜欢安静的生活。
而韩奕更是从小就懂事,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美景和惬意!
此时的韩奕虽然在看书,但是脑海中也在规划着接下来的实验顺序。
新能源电池,已经定型并开始了量产。
虽然现在产量,还很低。
但是他有自信,只要工序进一步熟练,它的产量不会成为问题。
守护者四号第一批次的成品,也已经下线并列装完毕。
随着不断的培训和进取,这些也将不是他的问题。
所以他正在脑海中寻求着新的灵感,以开始他下一步的计划。
他正在看的书是,从徐伟手中借来的《复仇者科技文明进化史》。
这本书是一些喜爱这部系列电影的粉丝,一起编撰的。
虽然里面基本都是假大空的文字,但是也给了他一些不错的灵感。
正是这些灵感,他才有了改装优化新坦克防护服的计划。
在当初坦克成型之前,他只是把防护服当成保护驾驶员安全的一种防御工具。
但是随着伍六一和史今的,不断试验和尝试。
他发现人类的大脑和四肢,很难做到思想合一。
这就导致未来的武器,根本不能太过于高级。
因为人类始终,是一个弱小的生命体。
一旦武器失控,使用它的人类根本没有反手之力。
直到他有幸在庞老的实验室,见到他的试验甲壳生命体。
他才豁然开朗!
很多甲壳类昆虫在失去头部以后,依然能进行很多动作。
而这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它的独特身体构造。
他们的头部,其实只是一部分大脑。
在它的胸部位置,其实还有它另外的神经系统。
这直接导致,有些昆虫在失去头部以后,属于半脑状态。
一些脆弱的昆虫,可能会立即死去。
但是一些进化更高级的生命体,甚至能够继续存活下去。
而这些发现便给韩奕,带来了灵感。
这也是守护者四号,最新防护服的诞生契机。
虽然他们都称呼它为,防护战甲。
其实他知道,这只是初级的防护服。
因为他的防护能力,并不能阻挡一颗导弹的攻击!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设计灵感进化下去。
韩奕放下手中的书本,轻轻的站了起来。
他需要新的灵感,来刺激自己。
看了眼手表,时间已经到晚上8点。
看到爷爷,看书的兴致还挺高。
他准备去厨房做点夜宵,让老人家暖暖胃。
老爷子看到了韩奕站起,但是并未言语。
这就是他们十几年相处下来,而产生的默契。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呼!”
炉灶上的砂锅中,红豆小米粥已经进入熬制过程。
此时空下手来的韩奕,正准备回头。
突然窗户角落里,飞进来一个红点引起了他的注意。
“嗯!”
“原来是一个瓢虫。”
在北方虽然冬季很冷,但是依然会有一些昆虫在冬季活动。
瓢虫就是一种,既会休眠也会活动的昆虫。
随着它发现韩奕向它走近,它胆怯的向角落中飞去。
就在飞行中,韩奕突然一愣。
“嗯,这个构造……”
“如果把护甲和防护服分离,形成半合体形态会有什么效果呢?”
“既然无法暂时实现钢铁侠的脚部推动力,那就先学习昆虫的飞行规律!”
“利用翅膀的飞行加持,的确比固定的火焰喷射安稳许多。”
“连接点的构造可以仿制……”
“咕嘟咕嘟!”
随着砂锅中米粒向外飞溅,韩奕也在入神中惊醒。
他立即把已经煮好的小米粥,端下了炉灶。
此时的瓢虫,早已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