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开局被贬,我结束安史之乱 > 第十二章 满载而归,衰败的大唐

第十二章 满载而归,衰败的大唐

    小岛上。

    一群衣衫褴褛的妙龄女子,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珙见她们这副模样,再次强调道:“告诉本王你们的答案。”

    众女子还是低着头,支支吾吾无人出声。

    李珙正在继续说话。

    这时,一个看起来二十四五的女子,越众而出。

    她蓬头垢面的,脸部还有着一块面积不小的烧伤,而且身材瘦小。

    和其余女子丰腴的身材不同,她这副身材在大唐中,就比较普通了。

    她抬头,看向李珙,低着头,声音细若蚊声:

    “奴....奴家想留在岛上....”

    李珙给了一个鼓励的微笑,打量了眼前的女子几眼。

    按照这个时代的审美观,这女子算是比较丑的了。

    既不丰腴脸上还有伤疤,按照这个时代的审美,实在是没什么美感。

    不过,要是放在后世,不看脸光看身材的话,就是一个十足的美人。

    “告诉本王,你叫什么名字?”

    “禀告殿下,奴家叫赵兰儿。”她又用只有她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小声呢喃:“奴家身体清白,并没有.....”

    可惜李珙没有听到。

    “本王记住你了。”

    “其她人呢?”

    然后他再次询问有没有愿意留下的女子,结果全部都愿意留下来。

    看来她们也自知即使回到家中,也会被人看轻,不如留下来。

    “从今以后,赵兰儿就是你们的长官!”

    “你们要听从赵兰儿的命令!”

    “如果本王发现谁敢捣乱,休怪本王不留情。”

    “好了,都下去吧!”

    众女子连忙拜下,缓缓退去了。

    等她们都离开了,李珙便不再管这些事了。

    等他安定下来,有时间了,再给她们一些工作,比如做做女工之类的,能养活自己就行。

    李珙说道:“走,去看看咱们的战利品。”

    剑一兴奋道:“殿下,这边来。”

    穿过一片农田,两人来到了一座广场上。

    此时,广场上堆满了各种物资,不仅有粮食,还有一些古董字画。

    他上前查看,发现还有不少来自天竺的香料。

    “将一半的粮食都运回去,金银财宝之类也全部带走。”

    “古董字画也都带走。”

    剑一认真记下,等李珙说完了,他立即安排人运送物资。

    现在又多出了一百条渔船,运送这些物资绰绰有余。

    临走之际。

    李珙望着这三座岛屿,打算给岛屿起个名字。

    三座岛屿中,最北边那座海盗居住的岛屿面积最大,足有上百平方公里。

    而另外两座岛屿,则只有其三分之一大小。

    李珙说道:“剑一,你觉得最北边的岛屿应该叫什么名字?”

    剑一沉思片刻,道:“殿下觉得应该叫什么,那就应该叫什么。”

    “哈哈,那就叫巨鲸岛吧!”

    “殿下好文采。”

    “另外两座岛屿,那女子居住的岛屿就叫女人岛,最后一座岛屿叫渔岛,专门给渔夫居住!”

    “殿下圣明,文采斐然。”

    “那是自然,本王肚子里的墨水,不是你们能比的,好了,也该回去了。对了,剑二带一半神剑卫留下,守护三岛。”

    “是!”

    渔船满载而归。

    去时二十艘破船,回来的时候,多了百条崭新的渔船。

    每一艘渔船上都装满了货物。

    粮食共有一千石,除去留在岛上的五百石之外。

    还有五百石被装到了船上,打算运回琼州城去。

    五百石的粮食,也就是五万斤。

    应该能暂时解决琼州城粮食不够的问题了。

    一想到这里,他就感觉离谱。

    区区海盗竟能掠夺这么多粮食,看来这大唐全国上下,都已经弥漫腐朽之气。

    军队、文官、武将等开始腐朽。

    这是衰败之相。

    两年后,安史之乱爆发,盛唐表面繁华的景象,仿佛泡沫铸就,轰然倒塌。

    等平定安史之乱后,大唐也彻底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李氏皇族的政令难出长安,变成和春秋时期的东周差不多的局面。

    等到黄巢起义,皇帝弃城逃跑,大明宫在起义军的一把火下,烧成了灰烬。

    大唐也从此彻底衰败下去,再过几年便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看来,由小及大,可见大唐已是外强中干,衰败是迟早的事。

    “殿下,到岸了!”

    “下船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