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供你上大学,你毕业后回家种地? > 第33章 老师,学生向你汇报!

第33章 老师,学生向你汇报!

    全国农业科技大会如期召开。

    李旭拿着邀请函进入会场。

    会场内,

    都是自全国各大研究所,著名高校的农业研究专家。

    在这里,最低也是教授级别的。

    农业研究的院士也随处可见。

    像李旭这么年轻的人。

    要么是教授随身带的助理、学生,要么就是会场的工作人员。

    “李旭,这里。”

    丁辉摆手。

    胡盛杰跟在他后面,朝李旭挤了挤眼睛。

    “老师。”

    李旭走过去。

    丁辉一脸欣慰的看着李旭,“你做的很好。”

    随后又解释道:“我昨天就到了,正想喊你一块儿吃个饭。但是被那一帮老家伙拽住了,硬生生没有走开,等今天开完会,我们师生好好的聊聊。”

    李旭点头:“好的,我马上订地方。”

    丁辉笑了笑:“你啊~这不仅会科研,而且会做人。”

    随后。

    丁辉拉着李旭:“走,我给你介绍介绍农业研究方面的前辈们。”

    “他们或许没有你取得的成就高,但是他们在各自研究的方面也都有所建树,为华夏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会议还没有开始。

    专家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丁辉领着李旭来到一个教授面前:“这位是华夏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赵开军教授,他带领研究所人员,研究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发掘与应用,是这次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人选。”

    丁辉又对赵开军说道:“这位是我的学生李旭。”

    赵开军哈哈一笑,主动伸过手,“听说了,听说了。最近你这位学生的风头可是一时无两。”

    李旭伸过手去:“赵教授,你好,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赵开军摇摇头:“对于别人我还敢指教,对于你,我只能说我们共同研究。”

    紧接着。

    丁辉又介绍下一位专家:“这位是研究小麦化防风抗倒伏增产关键技术应用的段留生教授,是鲁省农业大学的专家。”

    “段教授,你好。”

    李旭主动打招呼。

    “李同志,你好,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农业后继有人了。”段留生教授一脸欣慰的说道。

    ……

    丁辉一直介绍了几十个人。

    李旭也只是看了个眼熟。

    根本记不清。

    最后来到科学研究院院长沈宗岳院士面前:“沈院长,我把李旭带来了,圆满完成任务。”

    沈宗岳院士哈哈一笑:“我们的天才科学家终于来了,我们恭候你多时了。”

    李旭急忙谦虚的说道:“院长客气了,能过来参加会议是我的荣幸。”

    两人说了一些农业研究上的事情。

    李旭以扎实的功底赢得了沈宗岳认识的认可。

    大会很快就要召开了。

    沈宗岳院士要主持会议。

    “抱歉,我要去主席台了。”

    “李同志,一会需要你上台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另外还有一件事,我要提前说一声抱歉。”

    “因为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大多数农业研究人员已经提前半年准备好了材料和论文,也走完了流程,入选名单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

    “你研究的小白菜速生一号和西红柿甜蜜一号,当然有资格进入名单。但是你没有提前递材料,也没有论文支撑,今年是不行了。”

    “不过你放心,明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非你莫属。”

    沈宗岳院士是好意。

    按照李旭的贡献。

    他最有资格获奖,而且是一等奖。

    因为其他获奖的人选研究的都是小课题。

    虽然有成果,但成果不算大。

    而李旭的成果是跨时代的。

    但只要有人,就会有人情世故。

    农业领域同样如此。

    本来大家排排坐,分果果。

    已经定好了今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归属。

    现在突然空降一个李旭。

    把谁踢出来,然后把奖项让给李旭都不好。

    毕竟能获奖的人都是农业领域的专家。

    是一方大佬。

    人脉非常广。

    如果被踢出来。

    岂不是丢了面子?

    所以沈宗岳只能许诺让李旭明年得奖。

    李旭并不在意得不得奖,他笑了笑:“没事,我不在意的。”

    大会开始。

    农业科学院院长沈宗岳院士做了致辞。

    随后大会开始进行第一项。

    农业专家代表交流。

    一个个的农业专家上台阐述自己的科研成果。

    比如大豆光温适应性改良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西瓜优质分子育种技术与新品种选育;

    江淮流域辣椒种资源创制与新品种的选育;

    苹果优质种挖掘与新品种的选育应用。。

    ……

    没有划时代的技术。

    但每一项技术,都在原有的技术之上前进了一点点。

    也正是如此。

    人类才能一点点的进步。

    丁辉没有上台演讲。

    因为他的海水稻研究已经连续几年毫无进展了。

    上台也说不了什么。

    李旭作为资历最浅的年轻人。

    被排在了最后。

    到中午的时候,

    才轮到他上台。

    李旭上台之后。

    全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虽然李旭是最后一个上台,也是最年轻的。

    甚至是很多专家的孙子辈。

    但在场所有人都没有一个人,敢轻视李旭。

    因为他们心里知道。

    这一次虽然是他们得的奖。

    但真要论贡献。

    今年的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非李旭莫属。

    “他要讲小白菜速生一号和西红柿甜蜜一号的科研过程吗?”

    “希望能对我有所启发。”

    “他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就算有两个创新发明,但真要讲的时候或许会有错漏。到时候我们有责任指出来,算是提携后辈。”

    在场的专家们,小声的嘀咕。

    李旭来到演讲台上。

    看了一眼台下的专家们。

    神情自若。

    “各位老师,教授。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离不开各位前辈的提携,离不开我老师丁辉教授的教导。”

    “在各位前辈面前,我本不该班门弄斧。”

    “但是,我答应过我的老师丁辉教授,要帮他研究海水稻的种植技术。”

    “幸不辱命,我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今天我给各位前辈展示一下。”

    唰!

    李旭身后的大屏幕上。

    出现了一幅画面。

    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上,长满了一垄垄的水稻苗。

    黄土,白盐,绿苗。

    形成了一副震撼人心的画面。

    李旭看向会场中的丁辉:“老师,学生李旭向你汇报:我研究出了能够在重度盐碱地上生长的海水稻新品种。”

    “我给它命名为——超级海水稻1号!”

    丁辉:“???”

    沈宗岳院长:“???”

    全场所有农业科研人员:“????”

    哗!!!

    全场震惊!!!

    ………………

    PS:求一点鲜花,再求几张评价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