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什么叫天府之国啊? > 第二十八章:老干爹辣酱的美味和辣椒的来源

第二十八章:老干爹辣酱的美味和辣椒的来源

    明明来的时候还是其乐融融的,

    怎么现在就变成了这样呢?

    朱允炆当然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顺利成章的,

    他只能继续赖到朱椿头上了。

    但无论如何,

    饭还是要吃的。

    纵使朱允炆看朱椿再不爽,还是乖乖的坐到了饭桌前,

    等待着开饭。

    相比于其他君主的过分在乎礼仪尊卑,

    朱元璋就显得格外的大度了。

    无论是方孝孺这等无官无职之人,

    还是李景隆这样的勋贵子弟,

    又或是朱椿朱允炆这样的皇天贵胄,

    都可以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老十一啊,有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啊?”

    朱椿点了点头,回答道:

    “当然有!”

    说罢就让手下将准备好的饭菜全部都端了上来。

    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引得众人食指大动,

    但最吸引众人目光的,

    还是那瓶红色包装的奇怪酱料。

    “这是何物?为何用琉璃,哦不,是玻璃装着?”

    朱元璋指了一指那瓶酱料,

    疑惑的问道。

    朱椿闻言一笑,

    回答道:“这是儿臣和手下厨师们一齐调制出来的下饭酱料。”

    “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老干爹。”

    “老干爹?好古怪的名字。”

    李景隆眉头一挑。

    “好不好吃,大家吃过就知道了。”

    “这样吧,我先来。”

    说罢,朱椿就将老干爹的盖子拧开,

    一道奇异的香味传了出来。

    混合着浓郁的辣味,

    让人忍不住使劲嗅闻了起来。

    一旁的李景隆勾着脑袋,

    看向了飘出香味的玻璃罐子,

    想要看看这罐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

    居然有这么香。

    朱椿见状也不解释,而是拿起一旁早就准备好的勺子,

    挖了一勺辣椒出来,

    均匀的涂抹在一旁的白面馒头上,

    随后一口咬下去,

    幸福的神色充斥在了他的面庞上。

    久久没有散去。

    一旁的李景隆见状,

    也有学有样的将一勺老干爹辣酱挖出,

    涂抹在白面馒头上,

    一口咬了下去。

    顿时,

    一股香辣的口感在他的口中爆开。

    瞬间充斥了他的整个口腔。

    李景隆在口中细细的咀嚼着,

    每一次的咀嚼,

    口中的辣酱都会爆发出新一阵的香辣感觉,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

    李景隆的额头上就出现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就连呼吸也不自觉的急促了几分。

    一旁的朱允炆看见了李景隆头上的汗,

    眼神忧虑,

    关切的问道:

    “景隆你没事吧?这玩意是不是很难吃?”

    “我看你都出汗了,实在不行就吐出来吧?”

    “蜀王殿下不会怪罪你的!”

    李景隆却摇着头,吞下口中的食物,

    又挖了一勺抹在馒头上,

    继续咬了一大口,

    待到这口也被咽下去,

    李景隆这才空出嘴来,

    大喊了一声:

    “爽!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爽的东西!”

    “又香又辣!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不行,我得再多吃一点!”

    看见这一幕,

    朱允炆愣住了,

    刚才他的关心在李景隆此刻的表现面前,

    就好像小丑一般,

    不仅多余,还很好笑。

    一旁的朱元璋看见李景隆的表现,

    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他也有模有样的将一勺酱料抹在馒头上,

    随后一大口咬下。

    顿时,朱元璋的双目瞪的溜圆!

    就像是见到什么此生难得一见的奇景一番,

    随后便大口的咀嚼起来,

    脸上充斥着满意的笑容。

    朱允炆和方孝孺看着众人享受的神情,

    最终也没忍住,

    吃下了沾着老干爹的馒头。

    顿时,整个房间内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在坐的无不面红耳赤,

    细密的汗珠一个个出现在众人的额头上。

    待到朱元璋连吃了四五个馒头后,

    他这才喘了口气,

    摸了摸很久没有这么鼓的肚子,

    有些慵懒的靠在了椅背之上。

    要知道,朱元璋很少露出这么惬意的姿态,

    但今晚的老干爹辣酱,

    却让他成功放松了下来。

    “老十一,说说,你这老干爹怎么做出来的。”

    朱元璋闭着眼,回味着嘴中还没消散的香味,询问道。

    “老干爹的关键是何物,父皇应该品出来了吧。”

    朱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香!还有辣!这两个味道都很突出!”

    朱元璋砸吧着嘴,懒洋洋的回复到。

    “没错,就是这个辣字!”

    “这就是老干爹味道之所以这么好的原因。”

    朱椿解释道。

    “以往的蜀地从来都只有花椒一物,”

    “虽然也有辣的风味,但是麻的滋味的比例却更重一些。”

    “但儿臣就藩蜀地后,却从一些西域来到胡商那里,弄到了一种新的椒。”

    朱元璋来了兴趣,询问道:

    “哦,是什么椒啊?”

    “胡人将其称为胡椒,番椒,儿臣觉得不好听,”

    “就将其取名辣椒。”

    “而这辣椒,也正是这老干爹风味如此独特的原因。”

    朱元璋点了点头:

    “不错,这老干爹辣酱风味如此出色,”

    “涂上它,不仅连白面馒头的味道都能如此出色。”

    “吃下后更有暖身驱寒的功效,”

    “真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朱元璋出身寒苦,

    自然考虑的就不只有食物风味问题。

    老干爹辣酱不仅味道一绝,

    更是下饭的利器,

    还能驱寒取暖,

    对于那些天天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

    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好物。

    就是这价格...

    想到这里,

    朱元璋又开口询问道:

    “老十一啊,你这老干爹辣酱,价格应该不便宜吧?”

    “我看它装在玻璃罐子里,价格应该不是老百姓消费的起的吧?”

    朱椿见状摇了摇头,

    回答道:

    “别的儿臣不敢承认,但这老干爹辣酱的价格,必定会变成人人都消费的起的。”

    “即便现在价格虽然不低,但其实主要是因为一种原因的限制。”

    朱元璋一听来了兴致,睁开微眯的双眼,

    看向了朱椿:

    “哦?是什么原因?”

    “辣椒的数量。”

    朱椿回答道。

    “辣椒那是儿臣就藩后不久从胡商手中得到,故而数量稀少,”

    “而胡商则是从弗朗机人的手中得到。”

    “据他们所说,那是一名叫做哥伦布的人,从东方的大陆上搜寻而来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