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这个草包实在是愚不可及,
也难怪会被燕王朱棣干掉,
纯纯的作死。
但凡那个位置上坐一头只会哼哼的猪,
朱棣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想到这里,朱椿狠狠的剐了一眼朱允炆,随后站起身,
走了出去。
现在事情还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即便他不能改变朱元璋这个固执的老头,
也必须在东南沿海早做准备。
希望一切顺利吧。
朱椿抬头看着路边亮起的路灯,想到了他派到东南沿海的那几位助理,
心中有些感慨。
在他身后,吃饱喝足的一行人也陆续从旅店内走出,
被明亮的路灯吸引了注意力。
“老十一,你这电灯竟然如此明亮?”
“我看只有元宵节的应天府才能和你这一比啊!”
朱元璋似乎早就忘了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
看着明亮到有些刺眼的灯光,不由得感叹道。
“父皇过奖了,这路灯,我蜀地不说全部都有,”
“但至少这成都府内,大大小小的街巷却是无一遗漏。”
“父皇可要看看?”
朱元璋点了点头,
“正好走走路,消消食,带路吧,老十一。”
说罢便跟在朱椿的身后,踏上了水泥街道。
一路上的灯光明亮,让众人都有些不太适应,
在别的地方,
即便是最繁华的应天府,
除了青楼酒楼之外的地方,也大部分都是一片漆黑,
也就大户人家门口会挂上几盏灯笼来提供照明。
哪里像成都府内一样,
说是亮如白昼都不过分。
走着走着,
一旁的朱允炆冷不丁说道:
“蜀王殿下,你这路灯,造价应该不菲吧?”
“这成都府内大大小小的街道小巷都架设了路灯,”
“想必百姓们都十分高兴吧。”
一旁的方孝孺也应和道:
“就是不知道这造灯用的大笔的金钱支出,又是从哪里来呢?”
这两人一唱一和,
阴阳怪气,
就差没指名道姓说他蜀王盘剥百姓来装饰门面了。
但意外的是,朱椿的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
他回过头一脸戏谑的看着二人,
说道:
“既然都到这里来了,不如直接问问当地的百姓如何?”
“若是我实话实说,就怕有些人认为我胡言乱语哦。”
“这大晚上的,哪里来的人......”
朱允炆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前方的拐角传来了熙熙攘攘的人声。
听这声势,似乎说话的人还不少?
果然,
在朱椿带着众人转过拐角之后,
一大群的人围在了街边,有说有笑,
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喏,这么多的人,你们随便问呗。”
朱椿指了指前方的人群,
“总不可能,全部都是我安排的演员吧?”
此话一出,
算是彻底把朱允炆和方孝孺待会不认账的借口堵死了。
看着站在原地不动弹的二人,朱椿笑了一笑,
随后上前拍了拍一个站在街边拿着许多套圈的男人,
询问道:
“老乡,你知道这电灯都是谁造的不?”
那拿着套圈男人仔细打量了一下朱椿的穿着打扮,
发现价格不菲,
便立刻直起腰来,
满脸堆笑的回答道:
“知道知道!当然知道!这路灯啊,全是蜀王殿下造的哩!”
“蜀王殿下啊,那可是顶好的人!”
说完这男人还比了比大拇指。
见状朱允炆也忍不住了,上前一步,追问道:
“那这个蜀王,哪来的那么多钱造的路灯呢?”
男人见状奇怪的看了一眼朱允炆,随后回答道:
“那俺咋知道,反正俺没出钱,那就是蜀王殿下出的呗。”
“你确定?”
朱允炆再度追问道。
此刻他的脸面已经有些挂不住了,
眼前的男人每说一句话,就像是对朱允炆他自己的讥讽。
“反正俺们这里的人都是这么说的,这修路灯多花钱啊!”
“这灯这么亮,又这么好看,就是把俺们卖了,”
“俺们也凑不齐这个钱。”
“你说对不,公子?”
朱允炆闻言,只能尴尬的点了点头。
这男人并没有看出朱允炆的窘迫,
而是继续拉着朱允炆掰扯:
“反正啊,咱蜀地谁都可能是坏人。”
“就这蜀王殿下啊,绝对不可能是坏人!”
朱椿闻言哈哈一笑,问道:
“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呢?我寻思大家都是两只胳膊两条腿,”
“蜀王殿下也没哪里比我们多出一个部件啊?”
男人闻言摇了摇头,
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
“一看公子你就不怎么出门,这蜀王殿下啊,”
“脑子灵活的很!”
“不仅能给俺们修路灯,”
“还告诉俺们,晚上可以开夜市赚钱补贴家用!”
朱元璋一听夜市这次,也凑到前面来了:
“夜市,那是什么?”
“你看老人家,这就是你不懂了吧?”
抓着套圈的男人很是自来熟,
站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讲道:
“这夜市啊,就是晚上的小市场。”
“只不过卖的东西不一样,”
“很受大家伙欢迎哩!”
“像俺这种只会种田的,本来这个时辰早就躺在床上困觉了,”
“多亏有这路灯,”
“才能跑出来再赚点小钱!”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随后扫视了男人几眼,
询问道:
“你也是开夜市的?那你身上怎么什么都没有?”
“不带东西也能卖?”
男人一听朱元璋似乎有消费的欲望,笑的更开心了,
他把套在胳膊上的套团拿了下来,
在路灯下举起展示给了众人。
“这是啥?套圈?你就卖这个的?”
李景隆看着男人的动作,有些无语,
这玩意有谁会买啊。
“害,这位公子这就不懂了吧,虽然俺卖的是套圈,”
“但是,俺这套圈有额外奖品啊!”
“奖品,什么额外奖品?”
李景隆追问道。
“看那边,那边就是俺的摊位。”
顺着男人指着的方向,
众人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草席,
草席旁站着一个笑容有些拘谨的妇人,
正在那一丝不苟的看管着草席上的物件。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