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准备好了吗?”
“如果准备好了,那就开始下一题吧。”
年轻的数学老师看向方孝孺,说道。
“不必了,后面的题目,我也一并认输。”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无论是朱椿还是小学生们亦或是朱允炆,
他们都没有想到方孝孺就这样认输了。
朱允炆更是怒不可遏的看向方孝孺,
怒喝到:“方先生,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你认输,输的可不是这一局,而是输掉的我大明读书人的脸面!”
“难道你要承认,我大明的文字不如那西域传来的阿拉伯数字吗?!”
方孝孺听着朱允炆的斥责,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如果有可能,那他也不愿意投降。
但水平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
他要是在梗着脖子硬上,
那无非还是重复上一题的惨状,
再次被教室里的小学生们羞辱而已。
士可杀,不可辱!
方孝孺宁可面对千军万马被乱蹄践踏,
也不愿意再去面对刚才的脸面全无的情况。
读书人的脸皮,很奇妙吧?
但这就是大明特有的文官文化。
大臣们以壮烈的牺牲为荣,视脸面超过一切,
更有言官以挑衅皇帝被当庭打死为荣耀。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像唐代的魏征一般留下铮臣的美名
从而流传千古了。
当然皇帝也不是傻子,一般打个半死泄泄气也就算了。
当然,这种情况无疑是病态的,完全是一种极端的自利主义,
所以当情况愈演愈烈时,许多文官已经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严重的影响了朝政的正常施行。
很显然,方孝孺就走在了时代前沿,
为后面的文臣做出了自己的表率。
不就是缩头乌龟吗?谁不会啊?!
看着方孝孺面对黑板一言不发,
朱允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赛前豪言壮语的是你,
赛后吭哧瘪肚默不作声的也是你。
这不是赤裸裸的把大明的读书人的脸面往地上丢吗?!
看着草草结束的比试和愤怒的朱允炆,
朱椿幽幽的声音又突然冒出:
“皇太孙殿下,看你那么着急,要不然,你来?”
“不,我不来。”
朱允炆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先前的高考模拟题就吃过一次亏了,
想让他再上一次当?
没门!
朱椿计划没能得逞,也没什么失望之情,
今天的收获已经超出预料了。
这下面几十个坐着的小喇叭今晚一回家,
不到明天,全成都府都知道了。
不出三天,怕是四川全境都知道了。
一个大儒,被不到十岁的小学生击败了。
传出去,看热闹的人哪会细究其中的原因?
他们只知道,蜀王殿下开设的新式学塾之中,
教出来的孩子都聪慧无比,
各个都是小甘罗,击败来挑战的大儒轻而易举。
这样一来,那些抵触新式教育体系的家长们也会有所松动,
开始考虑将孩子送往新式学塾进行学习。
而那些已经在学塾里学习的,
更是会加大对孩子的投入。
如此一来,简直是秦始皇摸电门。
赢麻了!
正当朱椿陷入对未来的美好幻想时,
朱允炆那难听的声音又冒了出来。
“就算方先生认输了,”
“天下的读书人也不会认可你这所谓的阿拉伯数字,”
“还有你这误人子弟的所谓新式学塾。”
“按照你这种教育方法!”
“蜀地怕是再无崛起的希望!”
“只会有人人玩弄数字的悲惨景象!”
“长此以往!怕是不出十年,朝堂上的四川官员就会断代!”
“超过三十年,朝堂上的四川官员就会完全消失!”
“这不仅是你蜀地的悲哀,更是我大明的损失!”
这一番话说下来,
可谓是荡气回肠,
就连自闭状态的方孝孺都调转过脑袋,
看着满脸冷峻之色的朱允炆,
连连点头。
朱椿倒是不意外朱允炆的说法,
对于这种传统读书人的老套观念,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两年前他就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新式教育,
那时候受到的阻力,
可比眼下朱允炆轻飘飘的几句话多的多。
但眼下朱允炆可不只是朱允炆,
他是大明的皇太孙,
旁边站着的是大明的天子。
若是朱椿此刻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保不齐朱元璋为了以后大明朝堂的安稳,
和自己皇太孙的统治顺利,
就会出手整治蜀地当地的新式学塾。
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
朱椿除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
再无其他的办法。
毕竟名义上,他这个蜀王,
终究还是朱元璋给的,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违逆。
所以原本无所谓朱允炆狗叫的朱椿,
必须狠狠的回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