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东郡。
曹府府邸。
正厅之上,曹操位于上首位置。
下方,戏志才,荀彧,荀攸,曹仁,夏侯惇等一干心腹分散站立。
看着刚刚从关中传来的消息,曹操一脸震惊,久久未曾开口。
“曹公?”
“可是关中发生巨变?”
“莫非董卓内部出现内讧?”
说话的乃是戏志才,也是曹操如今最为器重之人。
戏志才这番猜测出口,在场之人均都露出一抹欣喜。
董卓可是如今关东诸侯的死敌,盘踞在关中,坐看天下诸侯争霸。
如果他的力量削弱,对曹操自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感受到在场之人热切的目光,曹操幽幽道:“关中发生了巨变!”
“吕布被斩,董卓被杀。”
“眼下皇帝东逃,日前已经过了函谷关,直奔洛阳而去。”
“嗯?”
在短暂的平静之后,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一抹笑意。
夏侯惇哈哈大笑:“董卓老贼终于被诛杀,真是快哉!”
“主公,不知道是谁斩杀的吕布,董卓?”
“既然朝中已经诛杀了董卓,皇帝为何要回洛阳?”
“如今的洛阳可是百废待兴。”
夏侯惇的这番问话,让在场之人多了几分凝重。
曹操凝重道:“林枫!”
“林枫?”
“此乃何人?”
“谁知道?”
众人面面相觑,在短暂的对视之后,竟然无一人听过林枫之名。
曹操补充道:“林枫盘踞在沈岭的黄巾余孽,以前岌岌无名,可是这几日关中巨变全都是他一手造成。”
“其非但将吕布,董卓先后诛杀,更在一日之内拿下长安城。”
“如今董卓已死,西凉军如一盘散沙。”
“长安,鹛邬,以及周围的几座城均都对林枫俯首称臣。”
“董卓麾下头号谋士李儒更是归顺于他,正赶赴函谷关,劝说徐荣归降。”
“董卓虽亡,可是其全盘力量被林枫接手。”
“此人怕是比董卓更为可怕啊。”
将关中探子探明的消息一一说明,在场之人脸上的笑意收敛。
“林枫?”
“一个岌岌无名之辈,竟然闹出如此大动静。”
“当真匪夷所思。”
曹操微微点头:“更有甚者,其入长安之势,天降祥瑞,有金龙窜入其体内。”
“长安城几十万军民对其敬若神明。”
“此人不除,必成祸患。”
“志才,文若,你们觉得咱们该如何办?”
荀彧沉默半晌,正色道:“迎奉皇帝,以皇帝之号,聚集大军,讨伐林枫。”
“夺取关中,我们可趁势扩大力量,以朝廷名义接手。”
“之后奉王命讨伐不臣,天下可安。”
“曹公之名更可青史留名,万世受到人的敬仰。”
曹操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意。
不过他并未草率决定,目光看向一侧的戏志才。
戏志才正色道:“文若所言不差,可组建联军,谁当为主?”
“皇帝虽在,可毕竟年幼,若如十八路军讨伐董卓那般,各怀鬼胎,函谷关根本不可能拿下。”
“号召群雄可,但不必合兵一处。”
“关中之地虽有崤函之固,可进攻并非只有一条路。”
“益州可北上出汉中,威胁天水!”
“荆州南郡可从武关,青泥隘口直逼蓝田。”
“这两路可都是皇室宗亲。”
“林枫举起造反,他们岂能无动于衷。”
“除此之外凉州武威的马腾韩遂,不是也自诩为大汉忠臣?”
“其从凉州发兵,内外并举,数路并处!”
“林枫首尾不得相顾,灭之轻而易举!!”
“河北袁绍,公孙瓒战事正在胶着中,不管谁吞了谁,都会成为北方霸主。”
“天下无一诸侯能与之对抗。”
“到时候就算有皇帝,无实力,能命令这两人?”
“不如趁着其未分高下,令其出兵函谷关。”
“只要不搞联军,互相牵制,破林枫如探囊取物!”
这番话说完,曹操眼中的精光四射。
荀彧与戏志才两人之谋都很不错,只是侧重点目的不同。
荀彧更多是为皇帝打算,揽诸侯于皇帝手中,进退自如,凭借着了林枫,让诸侯归心。
戏志才则是更多为曹操打算,让曹操坐观天下大局突变,从中谋利。
曹操也是聪明人,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深意?
他虽无自立之心,可眼下也觉不愿意将权利交给一个少年皇帝。
因此在短暂的考虑之后,曹操道:“奉皇帝乃是臣子分所应当之事,因此需要立刻行动。”
“只是讨伐林枫,不必与当初讨伐董卓一般。”
“人心否测,上次不就差点被这些人给坑死?”
“咱们自己的力量强大,这才最能靠得住。”
荀彧还要再说,可看到一旁的夏侯惇,曹仁等诸将纷纷开口,赞同。
到了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
不管如何,曹操总算答应迎接皇帝,朝廷也能够得到暂时的安全。
见荀彧没有反对,曹操暗中也松了口气。
他与荀彧志趣相投,自然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而心有隔阂。
荀彧给自己面子,这是最好的结果。
轻轻地舒口气,曹操目视着洛阳城的方向:“文若,子孝,你二人虽我去洛阳迎奉天子。”
“其余人等招兵买马,发展力量。”
“喏!!”
众人各自退散,下去准备,不必多言。
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曹操看向长安城的方向,喃喃自语。
“林枫!林枫?”
“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竟然能一招斩杀吕布,说出来连我都不敢相信。”
“不过匹夫之勇有何用?”
“公开造反,藐视皇权,得罪天下诸侯,此举岂能长久?”
“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几斤几两。”
此话说完,曹操的目光也更深邃了几分。
..........
ps:二更,求点数据大佬们!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