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大太监,从皇宫开始签到 > 第四十七章 两位公主因我而争宠!

第四十七章 两位公主因我而争宠!

    第四十七章两位公主因我而争宠!

    太极宫的两位公主,自小李玲儿就和李丽质不对付。

    明明李玲儿生得也是如花似玉,肌如白雪,眉目如画,惹人怜爱。

    但自李丽质一出生,父皇的眼里就只有李丽质了。

    李玲儿这么一想,心思就不再约束了。

    凭什么李丽质可以当众撩太监,她高阳公主就不行?

    是她这尊贵的公主身份不配吗!

    哼!

    小轩子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

    如此优质的小太监,

    连父皇都器重的,谁人不想要!

    “父皇~~~~”

    高阳公主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突然娇滴滴地开口,

    一下子把众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

    该说不说,

    高阳公主这声音细腻甜美,娇嗔一句,听得人酥麻入骨。

    江林轩脑子里不由得又想起来那个辩机和尚来。

    到底是和尚自制力不行,

    还是高阳公主的身子实在迷人。

    李二听见女儿唤他,

    便问:

    “怎么了?莫非高阳你也对小轩子的诗作也有想法?”

    虽然高阳公主是女儿之身,

    但唐朝比较开放,皇子和公主都能一同入学。

    李二刚才对魏王李泰的回答不是很满意,

    既然高阳公主也想发表一下意见,

    那就也听听无妨。

    儿子女儿,有一个争气的就好。

    李玲儿正了正那婀娜多姿的娇躯,有意无意地散发出自己独有的风情。

    “父皇,小轩子诗句所描绘的场景,是儿臣深居皇宫不曾见过的,也是弘文院里不曾教过的。”

    “儿臣觉得,小轩子今日是给我们上了一课,非常好。”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日后若有机会,儿臣愿和小轩子深入交流宫外的百姓生活。”

    李玲儿的回答谦逊自持,符合李二的心意。

    上位者,就是要爱惜人才,招揽人才。

    以人为鉴。

    李二满意地点点头,侧身对江林轩说:

    “小轩子,以后有机会和朕的公主交流交流。”

    “朕的公主们看起来也都是巾帼不让须眉之辈啊!”

    李玲儿得到父皇的称赞,十分欢喜。

    眼里带着星光,视线不由地投向江林轩。

    原来讨好小轩子,就能讨好父皇啊!

    江林轩恭敬不如从命。

    他望着此刻风情万种高阳公主,不禁一笑,随后沉声道:

    “小轩子遵命,日后有机会,一定和公主殿下深入交流。”

    李玲儿觉得小轩子那一刻,有意朝她笑的样子,帅气极了。

    李玲儿不由就神气起来,

    得意地看了看不远处的自己的妹妹李丽质。

    想到不到从李丽质手里抢东西的感觉,这么爽!

    这个太监她要定了!

    长乐公主从小哪里受过高阳的气?

    瞧李玲儿那嘚瑟的样子,李丽质当然忍不了。

    小轩子,你故意当做不认识本公主原来是因为她?

    哼哼哼!

    她也配!

    还把不把本公主放在眼里了!

    “父皇~~~”

    “儿臣也要小轩子教我写诗!”

    长乐公主李丽质也开始撒娇起来。

    那娇声能把人魂都勾出来。

    “孔夫子交的儿臣听不懂,儿臣还是看小轩子这诗通俗易懂,也顺口一些呢!”

    李玲儿顿时瞪大了双眼:“你你你!!!!”

    内心大骂李丽质不要脸!

    哪有这么直勾勾要人的!

    不讲女德!

    不要脸!

    李二见自己两个女儿争抢起来,不由大笑道。

    哈哈,果然真正的人才到哪里都很抢手啊!

    想起自己当初苦苦在观音婢面前抢人了,也不是那么丢人了。

    两女争一男的场面,让弘文馆里顿时一片其乐融融。

    有争吵也有欢乐。

    独独不欢乐的是角落里的李恪。

    本来想让那小轩子出糗的,没想法反而被他秀了一把。

    还让妹妹们都更喜欢他了,

    可恶!

    他是真想不通,一个太监,至于吗?

    为什么人人都围着他转?

    父皇喜欢他,皇妹一个两个也都喜欢他,

    气死了!

    不就是做了首诗吗?

    有那么厉害吗?

    那诗,在李恪看人不值一提。

    粗俗之做!

    哪有魏王李泰的高雅!

    李恪满腔的不平压制不住,但又不知如何在父皇面前挽回自己皇子的颜面。

    江林轩首先察觉到了某人的气息不对。

    这空气弥漫的嫉妒味道啊,他一闻就闻出来了。

    江林轩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性子。

    李恪既然给他挖坑了,他不得给他挖回去?

    不然他这满级的厂公天赋系统就是白给了。

    他低了低身子,凑到李二耳边,小声地提醒道:

    “皇上,小轩子看吴王殿下似乎有话要讲呢。”

    “哦?”

    李二这时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呢。

    泰儿一直沉迷于文学古书,对政事不热心他是知道的。

    但恪儿不是。

    继太子之后,恪儿是李二重点关注的对象。

    继续刚才的话题,问问恪儿是如何想的。

    “恪儿你对小轩子的诗作,有话要说吗?”

    李恪上前一步,做了一揖,正声道:“回父皇,儿臣确实是有不同看法。”

    “哦?讲来听听。”

    李恪这下正在气头上,生着一个小太监的气呢,当然不会说这诗的好。

    反而还要对着杠。

    李恪:“儿臣确实是有不同看法,儿臣以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百姓们的福报!”

    李二满头问号:“福报?”

    ————————————————————

    这几天小作者要支棱起来,努力更新了,

    求大佬们给一点支持哇!

    跪谢!

    求求鲜花求求评价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