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千年家族,从汉武帝下诏求贤开始 > 第10章 齐桓公五拜小臣,刘彻欲往潇湘馆!

第10章 齐桓公五拜小臣,刘彻欲往潇湘馆!

    粟恒说完。

    扑腾一声就跪倒在地,朝刘彻哀求劝谏道:“陛下,那潇湘馆那等肮脏低俗之地,您万万去不得啊,否则皇后娘娘,太后和太皇太后老人家,都不会放过奴才等人的。”

    “您如果想要见许先生,不如让奴才亲自前往潇湘馆将许先生请入宫中,到时陛下再与许先生详谈好了。”

    粟恒的行为,就像是一个信号。

    公车令和刘彻身边的护卫等人闻言,也纷纷跪倒在地,劝谏道:“还请陛下三思!”

    不是他们想要阻止刘彻。

    而是真的不敢让刘彻前往潇湘馆啊。

    否则这事情就像粟恒说的一样。

    一旦被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等人知晓。

    他们就算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事关大家小命,众人不急才怪了。

    刘彻这个时候也是左右为难。

    若是可以,他是真的想亲自前往潇湘馆拜访许言。

    甚至,他都准备好了效仿“齐桓公五拜小臣”之事迹,来表现自己对许言的看重了。

    齐桓公五拜小臣的典故,取自春秋时期齐恒公拜访小臣稷的故事。

    说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听说有一个叫小臣稷的是个难得的贤士,就带了随从上门去拜访,结果一天去了三次也没有见到小臣稷。

    随从就说:“您作为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国君,去见一个平民百姓,一天去了三次却未见到,就算了吧。”

    齐桓公说:“有才能的人一般都傲视爵位、俸禄,当然也会轻视他们的君主。君王如果轻视霸主,自然也会轻视有才能的人。可就算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我也不能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呀?”

    就这样,齐桓公去了五次才见到小臣稷。

    这事儿传遍诸侯国后,好多小国的国君都认为,“齐国国君能放下架子对待平民,对待我们这些小国国君肯定也是以礼相待呀。”

    于是互相联系一起来朝拜齐桓公,奠定了齐恒公成就春秋霸主的基础。

    不得不承认。

    相较于后世刘备的三顾茅庐。

    齐恒公的五拜小臣,更能突显出自己对人才的求贤若渴。

    当然,在西汉时期,也没有“三顾茅庐”的典故。

    武帝刘彻所能效仿的对象,也只有齐恒公了。

    只是刘彻怎么都没想到,被他视为国之大才的许言,会在离开公车署后,居住在女闾馆中。

    这就尴尬了。

    像女闾馆那种地方。

    他堂堂大汉天子能去吗?

    真要去了那种地方。

    别说后宫中的三个女人会如何了。

    单说大汉朝堂上的一众大臣们,也会炸翻天,用唾沫子把他给淹了。

    只是想到许言的强国三策,以及他在上书论策中对功名皇权的毫不在意态度。

    刘彻很快便有了决断,朝粟恒等人呵斥道:“住口,许先生何等大才,岂能轻视之?”

    “昔年,齐恒公求贤,能五拜一小臣,最终成就春秋霸主大业。”

    “许先生何等大才?”

    “难不成朕因为爱惜自己名声,就能对先生轻视怠慢?”

    “如此一来,朕又如何能求得真正大才?”

    “至于说,阿娇,母后,还有太皇太后那里......”

    刘彻说道这里,淡然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一众宫人和侍卫,淡声道:“到时朕自会亲自解释,尔等也无需担忧自己性命和责罚。”

    粟恒等人的担忧,刘彻自然能够理解。

    然而能理解归能理解。

    这并不代表刘彻心里没有想法和不喜。

    毕竟粟恒等作为刘彻身边的近臣,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刘彻应该如何,而是自己的安危和性命。

    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担当得起他的重用和信任?

    尤其是自己的贴身内侍粟恒。

    今日粟恒能为了自己的安危越俎代庖的呵斥东方朔,阻止刘彻前往潇湘馆。

    那么明日里,粟恒是不是也能为了自己的性命而违背他的命令,泄露他的行踪等等?

    作为天子,刘彻遇到这样的事情后,自然会深想。

    而一旦深想过后。

    他对粟恒等人的感官和信任,也就疏远了。

    因此,刘彻说完,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众人一眼,而是朝东方朔道:“今日已晚,不便前往潇湘馆拜访许先生,明日里一早,你前往皇宫见朕,到时再带朕前往潇湘馆拜见先生好了。”

    “至于尔等......”

    刘彻转头看了眼粟恒等人,面无表情道:“今日之事,务必要守口如瓶,朕不想再有其他任何一个人知晓,明白吗?”

    “还请陛下放心,今日之事,奴才(臣)定当守口如瓶,不会告知给任何一人。”

    面对刘彻冰冷饱含杀意的目光。

    无论是中常侍粟恒,还是公车令,亦或者东方朔等,纷纷承诺发誓道。

    听到众人保证。

    刘彻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很好,今日便到这里吧,尔等莫要忘了今日保证便好,若是有谁违背,那就莫要怪朕不念旧情了。”

    他说话间。

    目光扫过粟恒以及身边几个护卫。

    其中的警告之意不言而喻。

    末了还不忘让人给东方朔留下一块入宫的令牌。

    并再三嘱咐他。

    明日里一定要早早前往金马门听昭,随他一同前往拜访许言。

    如此过后。

    刘彻才带人离开,驱车返回了王宫。

    只剩下东方朔和公车令两人留在那里,各自陷入了沉思。

    【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给作者君一点写作动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