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开局王炸在手,群芳俯首! > 第42章 从不学无术,到妙手偶得!

第42章 从不学无术,到妙手偶得!

    现在,倪八想要“借鉴”的这首诗,便成于《红楼梦》之后!

    也就是说,这个红楼时空的人,是不可能见过这首诗的!

    就如同忠顺王府的明珠郡主,她或许读过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大名著,却绝对没有读过金大侠的十四部神作!

    而且,倪八想要“借鉴”的这首诗,很符合现在的时局,显得他是有感而发!

    在众目睽睽之下,倪八停在了一面雪白的墙壁下,大叫一声:“小的们,给本将军磨墨!”

    立即有士兵拿出砚台,开始研墨。

    等到墨汗研好了,倪八拿起了毛笔,沾了墨汁,先在墙壁上,写下了“无题”二字。

    顿时,一些学子便叫了起来:“唐人李义山善作无题之诗,难道他要步人后尘吗?”

    话中对倪八颇有讥讽之意。

    在这些文人学子们看来,倪八不过就是一介武夫,想要在“士林园”附庸风雅,只会是自取其辱!

    倪八运笔如飞,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七绝: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倪八写完之后,掷笔于地,向众人抱拳,说了三个字:“献丑了!”

    顿时,现场鸦雀无声!

    在场的人,除了服侍倪八的那几个士兵,都是有文化的人!

    他们一下子便看出了倪八这首诗的分量!

    并不是这首诗,有着多么高的艺术成就。

    而是这首诗,太应景了!太符合当前的时局了!

    也太符合倪八的身份了!

    因为倪八,就算是平安帝“不拘一格”提拔的人才!

    那些在场的文人学子们,原本都对倪八抱着深深的敌意,认为倪八不学无术却飞黄腾达,他们满腹才学却无用武之地!他们之所以不得志,就是因为倪八这样的人,占据了本属于他们的位置!

    现在,倪八仅凭这一首诗,就让那些在场的文人学子们改变了看法!

    第一个看法,他们不再认为倪八不学无术了,而是认为倪八的诗才,他们自愧不如!

    第二个看法,他们不再认为是倪八挡了他们的上升之路,而是认为那些世袭的勋贵们,占据了本属于他们的位置!

    在场的忠顺亲王一派的官员,看到倪八写出了这样的诗句,皆是喜形于色!其中一名官员捻须微笑:“陆放翁有诗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首诗,实在是倪将军妙手偶得的神作!”

    至于在场的“四王八公”一派的官员,则是难以掩饰脸上的惊慌!他们心中都很清楚:随着倪八的这首诗传开了,他们散布的那些关于倪八的流言蜚语,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经过了短暂的震惊和沉默之后,现场的学子文人们,就热烈地议论起来!他们先是高度评价了倪八的这首诗,随即他们就抱怨世袭的勋贵们,占据了朝廷太多的资源,堵住了寒门学子们上升的空间。然后,他们就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了以“四王八公”为代表的勋贵集团,甚至秦可卿那豪华的葬礼都被搬弄了出来,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更是被评头评足……

    皇宫中,平安帝正在与忠顺亲王密议。

    忽然,门外响起了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的声音:“皇上,奴才有急事禀报。”

    夏守忠可是平安帝的心腹,因此,平安帝立即传见。

    夏守忠进来之后,平安帝立即说:“有什么事,直说就是了。”

    很显然,平安帝这么说,是告诉夏守忠:不必避讳忠顺亲王。

    夏守忠说:“禀报陛下,禀报忠顺王爷殿下:不久前,倪八会同一些官员,其中几名官员,还与贾府走得很近,一齐来到了‘士林园’中。”

    平安帝和忠顺亲王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想:“倪八从小没有读多少书,进入‘士林园’,不是自取其辱吗?”

    夏守忠说了下去:“在‘士林园’里,有许多文人和学子。倪八当着他们的面,当着随行的官员们的面,当场写下了一首《无题》诗。”

    平安帝和忠顺亲王一齐惊呼:“他竟然还会写诗?”

    然后,平安帝急不可耐地向夏守忠说:“把倪八写的诗,背一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