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长卿号令下,船上火力全开。
顿时把迎面来的两艘小船打成了筛子。
余下的四艘吓得慌忙逃窜。
就像李长卿预料的那样,打死他们都想不到这船上居然有堪比战场上阻拦先锋骑兵的火力。
小船上没有帆,但小船灵活,四艘船朝四个方向逃离,如同丧家之犬,吓得嗷嗷大叫。
卫队亲兵在船帮两侧补射了一轮,杀掉了一大半倭寇。
大船调整角度,继续朝东海的方向行驶。
约莫一个时辰后,正后方又追来数艘倭寇的船只。
显然是叫了援兵,换了稍大点的船来。
头前几个,穿着清一色的幕府武士服。
李长卿带着一群卫兵趴在船尾,只要倭寇进入攻击范围立刻射杀。
朱棣跟屁虫一样待在李长卿身边,摩拳擦掌。
李长卿听到他粗重的呼吸,不由撇了撇嘴,战争狂人是这样的,朱棣就是个标准的战争狂热分子。
瞧他那样,一碰上打仗眼神都变了,炯炯放光。
更是咬牙切齿,浑身用劲。
照例,李长卿打响了第一枪。
他的燧发枪射程远,这也是倭寇料想不到的。
弹丸从枪膛迸射而出,在空中扩散,有大半射空,但还是有不少打在了倭寇身上。
疼得那几个大吼大叫。
也不知是风力不够,还是船长故意放慢了速度。
大船稍稍慢了一些。
倭寇的船越来越近。
这边卫兵端着火铳一阵发射。
倭寇最左边那艘船,忽然跳起几人,用甩包扔过来几只火球粘在了船身上。
随后,最右侧一艘船上也扔过来几只火球。
顿时大船两侧着起了火。
朱棣气得哇哇大叫,恨不得跳下去吃了那群倭寇。
李长卿又打死了几个,看着倭寇仓惶逃去,脸色铁青的道:“狗日的东倭,老子要是留在大明非把你们灭国。”
按照倭寇的计划,起码要投射十几次火球,才有可能把这艘大船烧掉。
但这边火力实在太猛,在船队掩护下也只投了两次便顶不住了。
“打水,救火!”
李长卿来到二楼,绕着甲板转了一圈,发现火势越烧越旺,这东西类似燃烧瓶一样粘在船身上,也不知添加了什么,火性很烈。
一桶水浇上去,居然火不熄灭。
这船有些年头了,干巴巴的到处都是细碎的裂缝,给燃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也就片刻的工夫,左侧船帮浓烟滚滚,已经烧了一个窟窿。
显然小木桶打水的速度赶不上燃烧的速度,窟窿越烧越大。
等到半个时辰后把火扑灭,船帮内侧还在燃烧,只是没有明火,渗透性的在扩散。
忙活了半天,最终才把所有火源浇灭。
而船的两侧已经不像样子,各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大窟窿。
咔咔几声脆响之后,船头和船尾同时下坠了半尺。
船身肉眼可见的变了形。
船长一脸惊恐的来到李长卿身边,道:“李御史,得赶紧修船,这样下去怕是要走水了。”
李长卿眉头一皱:“怎么修?”
船长道:“中间定一根朝天杵,用滑轮绑住船头船尾,麻绳一扯就能让船身平复,正好咱们人多,有那个力量。”
“那就修吧。”
“可是咱们船上没有滑轮。”
“那你不是废话吗,还有什么办法?”
“办法就只有生拉硬拽,只能试一试了。”
“需要多久?”
“两天……也可能三五天。”
船长想了想,犹豫的道。
李长卿来到龙骨断折的地方看了看,裂缝一直延伸到下方,确实开始渗水了。
“两侧钉上木棍,开足马力不要停留。”
他不想停在原地修船,半天还能接受,真要拖个两三天,倭寇那边一召集,怕是又要一番恶战。
恶战倒也不怕,关键这商船和战船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不仅龙骨细,船帮也薄,面对一些零散的倭寇可以碾压甚至秒杀,但若是来一群大规模的,想脱身就难了。
带着这么一群皇子,实在不能冒险。
“李御史,咱们原地不动船身渗水量不大,若是动起来就不知道什么后果了,压力一来可能会灌进大量海水。”
船长一脸担心,又道:“而且龙骨虽然没有全断,可是保不齐走着走着就断了。”
“断了就钉上,总之不能停。所有人下到船舱,在高位打洞,把漏进来的水倒出去。”
“李御史,为什么要打洞?”船长有些着急,他是专业的,就怕遇见外行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