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大明,我义兄是朱元璋 > 第五章 带路

第五章 带路

    “先生先生,好多高楼啊……”

    进了城,小竹先是看着四周鳞次栉比的房屋,看着宽敞的街道,铺到远处的青石板路,那些烫金的商行招牌和高悬的幌子。

    小丫鬟有些怯生生的,毕竟是乡下人进城啊。

    但脸上和眼眸都满是笑意。

    “没查路引啊先生,咱们混进来了。”

    看着雀跃的小丫鬟,田兴摸了摸腰间的铁牌,笑道:“是啊,运气好。”

    摸了摸小竹的头,田兴又道:“继续走,还有不少路呢。”

    这可是南京城,现在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城。

    罗马早毁于蛮族。

    君士坦丁堡多次被围攻,荣光不再。

    巴格达被蒙古人所毁。

    波斯人的辉煌早就褪色。

    阿三……从来不是什么一统大王朝,也没有辉煌的都城。

    至于真腊,暹罗,倭国,朝鲜……他们又如何能与大明的都城相比?

    外郭就方圆百里,钟山,清凉山,幕府山,光是大山就有好几座在外郭城里。

    还有玄武湖,莫愁湖两个大湖。

    还有秦淮河等河流穿城而过。

    又依傍长江。

    湖光山色尽在城中。

    前有江,后有山。

    真的是龙蟠虎踞的形胜之地。

    也怪不得南朝列朝都在此立都。

    大明,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在南京立都的大一统王朝。

    当然,不久之后,靖难成功的朱棣就把国都迁到北京去了。

    又是一个败笔。

    ……

    “轰隆隆……”

    鼓楼方向传来了鼓声。

    大明和宋元不同,又是恢复了宵禁政策。

    七点钟响第一通鼓,无事闲逛的就得赶紧往家赶了。

    八点钟第三通鼓响,还没到家的行人,遇到查宵禁的就倒霉了。

    抓起来,盘问清楚。

    良民第二天挨通训放回家。

    要是有小偷小摸前科的,就得枷号拘禁了。

    好在,田兴和小竹在头通鼓响前后,就是赶到了目的地。

    走通济门大街,过观星桥,抵棉鞋营。

    左侧是大街和小巷密布的居民区。

    右侧就是鼎鼎大名的教坊司。

    田兴也是惊叹,很多楼宇修到十几二十多米高,楼高数层,悬挂灯笼。

    灯火通明,在夜晚时犹如点点繁星。

    空气中弥漫着金粉味道。

    丝竹管弦之声悠悠传来。

    此地繁荣,可是持续了二百多年。

    这样的胜景,不要说山里,就算县城州府也是看不到。

    不愧是人口已经过百万的大明京师。

    “先生,您要找的魏家到了。”

    一个半老老汉躬身一礼,笑着指了指前方巷口的一幢宅院,说道:“就是这家,小老儿不会带错路的。”

    没错,南京城现在就有职业带路人了……

    在手机导航没出现之前,大城市总会有人在要道前等候,举个牌,上书两字:带路。

    田兴在后世时就雇过不少次,没想到这一世在大明,也得雇。

    “十个大钱,老先生收好。”

    田兴呵呵一笑,将十枚铜子交给老头。

    对方谢了再谢,欢天喜地的走了。

    田兴没在意,只是看着眼前三间三架的大门。

    黑油泥漆的大门,锡制门环,标准的六品官员门宅配置。

    朱元璋真是个设定狂,从人们的衣着,礼仪,到家里屋子能盖多高,大门用什么颜色,门环的材料,都是做了极为详细的规定。

    大门紧闭,侧门也关了。

    毕竟都宵禁了。

    小竹上前敲门。

    片刻后,一个中年男子开了侧门,先是一脸狐疑,扫了田兴和小竹一眼,接着便是道:“乱敲什么?这什么时候了,今晚老爷不见客了。”

    这家伙,先是打量,然后态度极为傲慢无礼。

    显然是先确定了一下田兴的身份,然后才这么无礼。

    “我叫田兴。”

    田兴扫了这个奴仆一眼,沉声道:“你替我回禀一下,你家主人要是说不见,我转身就走。”

    田兴并未发怒。

    但眼神凛然有威,扫的那个奴仆感觉脸上被刺了一下,楞了一会儿后,便是关了门,转身向内而行。

    “狗眼看人低……”

    小竹不愤,轻声嘀咕了一句。

    田兴没出声,但也是觉得,姐夫和姐姐家的家教,似乎是不怎么好。

    没过一会,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接着门便是打开了。

    一个中年妇人急急的冲出来。

    看到田兴后,妇人眼圈立刻红了。

    “小弟!”

    田兴刚要行礼,却是被妇人一把抱住了。

    ……

    与此同时。

    大功坊,魏国公府内。

    这座府邸,原本是座道观。

    后来是朱元璋的吴王府。

    然后赐给徐达,改为魏国公府。

    其后经过多次增建,成为南京城排名第一的园林建筑。

    后世还有些遗迹残存。

    此时此刻,刚从北平回南京修养的徐达,却是罕有的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