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大明,我义兄是朱元璋 > 第十六章 婉拒

第十六章 婉拒

    “好兄弟,多少年没见了!”

    朱元璋虎目含泪,环抱着田兴!

    郭英在一旁嘿嘿笑,也是道:“老郭见过田先生!”

    朱标则是道:“小侄见过田叔父!”

    乱了,整个乱了。

    大明皇帝抱着自己。

    皇太子称自己为叔。

    武定侯郭英自称老郭,称先生,以弟子自居。

    整个乱套了。

    从这些小细节也是看的出来,老朱对田兴的敬慕真的是丝毫未变。

    “兄弟,此来就不要再走了,跟着为兄做些事业,如何?”

    兄弟二人抱见行礼之后,朱元璋才退兵几步,一挥袖子,悄然把眼泪给擦了。

    太过失态了。

    此前在朱元璋给田兴的信里,老朱明确表示,田兴到京,明朝事业,想帮就帮,不想帮也是无所谓。

    兄弟来享福就行。

    当时的大明,北方整个辽东未收复,山西和陕西有王保保和李思奇。

    元顺帝盘踞漠南,窥探北平。

    南方的西南未定,云贵未定。

    残元实力极强,可以说比宋朝时的契丹还强的多。

    朱元璋也是因此忧心忡忡。

    也是想请田兴出山帮忙。

    但当时的田兴,自家知自家事。

    除了一些穿越者的见识,在军政武略上,他真的帮不上太多。

    反损了自己此前营造的形象。

    只能婉拒。

    还有,朱元璋也是担心大明内部。

    天下初定,勋贵势力形成。

    权贵会不会渔肉百姓,肆意妄为。

    特别是……

    大明的建立和别的王朝不同。

    别的王朝,大抵会分为多少个利益集团,彼此制衡。

    而大明,只有一个淮西集团,文武两道,对别的势力集团完全是碾压的状态!

    所以老朱内心相当不安!

    就感觉自己坐在火山口上一样。

    请田兴来,也是想有个信的过,能力强的兄弟,帮着一起坐镇稳住朝局。

    就象徐达一样。

    但田兴也是托人带话。

    残元不足为惧,次第可平。

    内部徐徐调治,无需过多担心。

    现在一晃十来年下来,大局已定。

    但朱元璋内心的不安反而与日俱增。

    中枢,地方,很多地方朱元璋感觉自己没理清楚。

    看到田兴这般激动,也是朱元璋想在田兴身上找到解决隐患的办法。

    很多隐患,朱元璋其实是看到了。

    但他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也是为大明急剧的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大一统王朝中,象隋这种奇葩不谈,汉初至文景之至,汉武之强,中间是发展了几十年。

    唐是贞观打基础,真正强是在开元,天宝。

    宋是太祖太宗,真宗过渡,仁宗时文治和财赋收入达到顶峰。

    而大明,洪武反而是实力最强的一朝。

    永乐别看折腾的厉害,但朱棣这小子用的是老子打下的家底,永乐后期就折腾不动,仁宣年间先后放弃奴儿干,哈密卫,缅甸,安南,全面收缩。

    因为国力撑不住了。

    接下来就是土木之变。

    军力急剧衰退。

    财政开始反复破产,一直是苟延残喘的状态。

    宗藩制度破产。

    文官一家独大。

    只能推出太监制衡。

    老朱此时能看到一些隐忧,但他解决不了。

    或者说,他自以为解决了。

    比如权臣问题,取士问题,宗藩,财政,军队……

    太多了!

    田兴此来,就是要助这义兄一把!

    看着一脸诚挚的朱元璋,田兴笑道:“静极思动,此次小弟前来就是为了相助兄长,再做一番事业。”

    “哈哈哈……”朱元璋仰天大笑,状极欢喜。

    郭英当然是陪笑。

    朱标也是笑,但眼眸深处也有隐忧。

    怕什么来什么啊。

    这位田叔父,此来朝中,怕是要搅动一番风雨了。

    老朱笑了一起,把田兴拉到墙边角落,小声道:“兄弟,按民间说法,你的功劳和咱的关系,该封一字并肩王,咱觉得你也够格封个亲王,咱封你为亲王,太师,坐镇京师帮咱一起调理大明朝政,你看怎么样?”

    朱标隔着一些距离,但隐隐也是听到了。

    朱标感觉头顶一阵天雷滚滚。

    脸色发白,想拦,又不敢。

    这朝局要大变了啊!

    田兴也是笑了。

    老朱……够意思。

    亲王,太师,基本上是爵位和文官的顶峰,没有更高了。

    除非就是剑履上殿,赐黄钺,加九锡那套。

    那就是造反权臣的标配了。

    老朱说话时,田兴又收到提示。

    一波积分到手。

    而且情绪是欢喜,敬爱等正面情绪。

    说明老朱不是试探。

    对亲弟弟也就这样了吧?

    事实上老朱亲侄儿朱文正这一脉,也就是封了个郡王……

    田兴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

    不可能不感动。

    老朱算是上来就王炸。

    但……

    田兴还是打算拒绝。

    原因不解释。

    “兄长,这样太急了。”

    田兴笑道:“小弟虽是一直关注朝局,研究大明走向,但毕竟一直身处局外,骤然登高位,一则天下惊疑,二来对小弟也不好,容易出错。若有可能,小弟还是想做当年在军中之事,教书育人,研究国政,若有所得,就与兄长商议,这样慢慢立功受恩,徐徐为之,对大明和小弟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