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之前,田兴亲自下厨,和面,醒面,然后做手擀面。
用肉汤下面。
红烧大排放在面上。
加茶叶蛋。
配几根小青菜。
这可是田兴当年在河北学的安徽牛肉板面,相当正宗。
虽说没辣椒,但田兴也加了茱萸和花椒,味道也够了。
冒着热气的面条刚端上桌,有人敲门。
小竹嘟着小嘴跑去开门,田兴也迎了出来。
现在知道他住所的多半是需要他亲迎的存在。
果然……一脸灰败的老朱和朱标站在门前。
爷俩都是失魂落魄的样子。
“兄弟……”
老朱大步上前,但又欲言又止。
“小竹,你留在厨房吃,过一会端三碗面到厢房来。”
待三人到堂房对坐,朱元璋奇道:“兄弟,你这是猜到了咱要来?”
田兴笑道:“这么大事,兄长必定要查清楚,查清楚了,以兄长的性格,定要找人商量来解决此事……所以我多擀了几碗面,想来兄长和太子殿下都还没有用晚饭。”
老朱一脸沉痛之色,点头道:“是还没有吃,还没有那心思!”
接着便是对田兴道:“兄弟,宝钞现在一年发六百万贯,朝廷倚重甚深,近来缺钱缺的厉害,原本想增发,以兄弟看来,增发之事如何?”
朱元璋虽然不懂金融财政。
但今天的事,也是叫他感受到了明显的危机!
宝钞已经贬值一半。
要是再增发……
而下午田兴不动声色的模样,也是令老朱隐隐明白,田兴对宝钞贬值的事并不意外!
原本老朱还有些不服。
这十来年咱老朱没有义弟帮助,不也干的挺好?
义弟一来,咱就抓瞎了?
不料折腾一下午,先后召见户部尚书,又令锦衣卫调查全城。
朱老已经完全确认,宝钞贬值是全方位贬值,而且不局限于京城。
整个大明境内,除了一些边远地方外,基本上宝钞都是贬值一半价值左右!
老朱彻底慌了!
“既然兄长问,那我就将对宝钞之事的思索,与兄长探讨一番。”
田兴说的很客气。
但越说下去,对面的老朱两父子就越是抓耳挠腮。
宝钞的前身,是来源于唐朝的飞钱。
宋的交子。
飞钱,交子,宝钞,都是因为唐宋时经济急剧发展,除了绢,布有货币功能外,流通的钱只有铜钱……金银可以当钱用,但不是主流货币。
不论是铜钱还是绢布,粮食,想要完成千里外的大宗交易,转运起来太困难了。
几千贯钱就有过千斤重了,要是几万贯规模的交易,得带几十辆马车拉着钱出发,这太荒唐了。
飞钱,交子,宝钞,因此而生。
但历朝的上位者,看到纸币的功用后,只想着印涮出来就是钱,毫无节制,就造成了这些纸币毫无例外的迅速贬值。
严格来说,原本的这些纸币,只是一种交易凭证,并不能算是货币。没有准备金和相应机构,大量发行,贬值就是必然了。”
朱元璋和朱标,听的是目瞪口呆。
元朝的宝钞贬值,朱元璋是知道的。
只想着自己不会任由官吏胡来,对民间管制严格。
大明的宝钞就不会贬值。
待田兴把准备金与宝钞的对应,还有财政调节,蓄水池理论一一说明之后,朱元璋听的脑瓜疼,但大抵也是明白了,自己此前,大约就是一厢情愿!
现在发行六百万贯,宝钞就打对折。
要是千万贯,两千万贯……
宝钞会打三折,甚至一折。
直到成为废纸。
甚至连废纸也不如,废纸好歹还能擦屁股……宝钞可没有人敢。
老朱面色真是灰败之至……
朱标的情绪则是极为强烈。
震惊,无比震惊!
不管是那些号称名士的大儒。
还是户部的那些号称是专业的官僚和吏员。
哪个能把财政调节和货币发行,什么金本位,银本位,钱本位,宝钞和准备金说的如此清楚明白,一听就懂的?
什么央行,有锚印钞,货币调节……那就听不懂了!
眼前这位……真是神仙一般的人才!
怪不得父皇对这位田先生不光是敬,还有些畏。
怪不得够格和父皇以兄弟相称。
想想这十几年前,这位对父皇得天下,还真的一定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兄弟……”
半响过后,老朱一脸苦涩的道:“这宝钞,就真的不能增发?”
“不能!”
田兴断然道:“如果朝廷克制,只按现在的标准来发,宝钞还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大量增发,大幅度贬值不可避免。皇上,天下人不是傻子,不可以力欺之!”
朱元璋神色有些讪然,他还真想过要用皇权强行规定宝钞的价值。
但以田兴的说法,这等于是拿刀枪强抢百姓的钱财。
天下之大,一天的交易次数商业行为是以亿次来计数的。
得多少官吏兵丁看着,才能在民间确定宝钞的价值?
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