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地盘 > 一七五章初识梁布兴

一七五章初识梁布兴

    一七五章初识梁布兴

    书接上回!

    上文书讲到,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指挥大批日伪军,对岳扫北他们前堵后追,逼得他们走投无路,只得向苏方边境线移动。当他们冲下南峰山来至黄草岭后,进入了前来接应的苏军阵地。追击的三百多鬼子骑兵在苏军四挺重机枪的疯狂扫射下,损失惨重,仅余几十骑仓皇而逃。岳扫北他们被苏军士兵带入苏境,被软禁在了边境部队指挥部里。

    嘉仑生怕岳扫北返回垦荒区后,会干扰赤色国际在三江地区建立红地盘的计划,便授意崔可夫找个可靠的劳动营,将岳扫北及所有成员全部关到哪里去。

    自沙皇时期苦寒的西伯利亚便是沙俄的流放地,这里的劳动营自然也不少。崔可夫在这些劳动营里选来选去,还真找到了一个适合关押岳扫北他们的营地,伯力城郊的红河子劳动营。

    这所劳动营前身是个看守所,具有完备的警戒设施,且这所劳动营的管理者是个中国人。此人名叫刘汇川,早先流落苏俄在乌拉尔矿区做矿工。十月革命,乌拉尔矿区数千华工响应革命狂潮,拿起了枪组建了赤卫队,他也是其中一员。其后,这支由华工组成的部队,在与白俄匪军的战斗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刘汇川在一次战斗中腿部受重伤,即便伤愈也无法参加作战,于是乎战功卓著的他,便不得不离开心爱的部队,到伯力城红河子劳动营担任政治部主任。

    由于都是中国人,刘汇川对岳扫北他们异常热情,不但让人将劳动营里最好的床铺腾了出来,还特地亲自下厨为他们包了饺子。

    饺子不多,因此只能供给新来的中国同志食用。可是岳扫北发现在刘汇川身边有一个年级约四十来岁的俄国人,根本无视熙熙攘攘的众人,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眼前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上。

    刘汇川见岳扫北目光停留在吃相难看的白俄中年人身上,一笑,喊道:

    “老梁,你先别吃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个俺们的大英雄。”

    那白俄中年人抬起头,大胡子上还沾着一些残渣,将刚抓过热饺子的手伸向岳扫北,说道:

    “我叫梁布兴锲夫斯基,这里的中国朋友都叫我梁布兴,或梁不行。”

    梁布兴说出了中国朋友给自己起的雅号,刘汇川马上解释道:

    “老梁是个兵工学家,整天净爱鼓捣一些奇怪玩意。可是自从这家伙来这里一年多了,我没见到一个有用的好玩意。大家伙便依照他的名字,给他起了个绰号‘不行’。”

    岳扫北听闻在这里碰到一个兵工专家。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那他是为啥到这里来的呢?”

    刘汇川答道:

    “**、经济犯。”

    梁布兴似乎听懂了刘汇川与岳扫北的交谈内容,放下手里的半盘饺子,深处油腻的手指晃晃着狡辩道:

    “我没**,更不是经济犯。我只不过是在研发经费上没控制住,花的有些多而已。”

    刘汇川笑道:

    “你经费花了不少,一件实用的武器没搞出来。你说破大天,也不会有人相信你没中饱私囊!”

    梁布兴马上说道:

    “我研究的项目太多,当然需要大量经费。至于我的研究成果能否转化成产品,跟我们这些做研究的没关系。”

    一听这话,岳扫北摇头说道:

    “工业研究要立足于工业基础之上,研究出来的东西再高大上,到了工厂造不出来那不等于白瞎吗?”

    梁布兴说道:

    “我所有的设计成果无一具备划时代意义,比我师父设计的那些东西要强得多,可是就是得不到上头那些委员们的认可我有啥办法!”

    岳扫北突然想起丙寅反日游击队队员手里的自动步枪,问道:

    “此前在茂山突围战中丙寅反日游击队手里的自动步枪发挥了极大作用,不知道这枪是不是梁大工程师的杰作?”

    还未等梁兴布答话,刘汇川摇摇头说道:

    “这款枪与咱梁不行可没关系,那是他师傅费德洛夫教授的杰作。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款枪在苏军中也撤装了。”

    岳扫北说道:

    “此枪在茂山突围战中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丙寅反日游击队三五名队员,持此枪与四五十鬼子对射并不落下风。就算鬼子的轻机枪,也不能将其彻底压制住。这么好的一款枪为啥要撤装呢?”

    刘汇川答道:

    “此枪我用过,好是好,就是太娇贵,保养难不说,也不太适合恶劣环境。更重要的是此枪只能采用6。5毫米有阪弹,虽经过改进有了可用7。62毫米步枪弹的型号,但后坐力太大,士兵难以控制枪口不上扬。”

    梁布兴接过话头说道:

    “就因为如此我对此枪进行了修改,改用莫辛纳甘手枪弹,并取得了成功。可是依然没有得到军委会那帮人的认可!”

    莫辛纳甘左轮手枪用的是埋头弹,m1卡宾枪用的也是埋头弹。因此渴求一款类似于m1卡宾枪的岳扫北顿时来了兴趣,与梁布兴相约,明天去他的宿舍看看他的研究成果。

    岳扫北他们被拘押于苏联境内,嘉仑想借赤色国际之手在三江地区建立一块红地盘,以为两千多公里中苏边境的军事缓冲区,可是延吉的反日运动也引起了张毅庵的注意。

    很快负责暗中调查下江垦荒农场的李经天,出现在了张毅庵的小会客室里。

    将身子陷在宽大的意大利小牛皮沙发里的张毅庵,在听完李经天的汇报后。眉毛一扬说道:

    “你说这小子用鸟枪打垮了由日本人直接指挥的讨赤军?”

    李经天点点头说道:

    “他们率先在下江地区推行了合作社模式,这是一种能将众多小作坊集合到一起的有效加工合作模式。就因为有这种模式,他们才能在一个月之内造了六千多支打鸟用的铁砂枪。尽管这种枪并不能与亲日匪帮手里的日制武器相抗衡,但他们利用行之有效的防御体系还是抵御住了那些亲日匪帮的一次次袭击。”

    张毅庵问道:

    “听说这小子打着制造垦荒农具的旗号,在太平沟矿区建了一个兵工基地。”

    李经天似乎有意岳扫北遮掩,挠挠头,说道:

    “这事我还不清楚,听说太平沟里的金匪一直是只交赋不服管。是姓岳的那小子进到太平沟降服了那帮金匪。”

    张毅庵说道:

    “此事是兴东县知事程汝霖上报到张景惠哪里,由张景惠上报到我这里的。”

    李经天可是眼睫毛都是空的机灵人,听张毅庵这样一说当即明白了张景惠上报此事的意图,当即说道:

    “中原大战,蒋冯阎势均力敌。不知总司令有啥打算?”

    张毅庵冷笑:

    “中原大战,我东北边防军俨然成了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我若支持蒋,冯阎即败。我若响应冯阎,蒋必下野。局势何去何从,皆取决于咱爷们一句话。你没看到,这阵子阎冯蒋的代表云集奉天城,就等我这一句话呢。我呢偏不说这句话,先将这些人的油水榨干抽净再决断也不迟。”

    张毅庵不说李经天也猜想到了张毅庵的决定,试探的问道:

    “总司令是想帮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