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立马传令河间王,让他必须把这件事查的水落石出。”
“必须要清楚这股势力到底是谁!”
“必须要弄清楚辽东城到底怎么回事!”
“必须要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必须!!!”
良久后,李世民低声喝道。
这件事,绝对不是小事。
他一连用了数个‘必须’!
他们能如此轻易的攻取下辽东城,那么就能轻易的拿下大唐重镇。
若是一直搞不清楚对方的虚实,万一对方对大唐下手,他们会瞬间被动。
众人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刚才的喜悦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们眉头紧锁。
脑海中,全都是辽东城的模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李靖等人匆匆散去了,目光,全都投射向了辽东城。
李世民坐于甘露殿中,拿出来地图,一直盯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长孙皇后端着莲子粥亲自走了过来。
“陛下,听说晚上你都没有用膳。”
“这怎么能行。”
“这是我亲手熬的莲子粥,你尝一点吧。”
长孙皇后把莲子粥放到了李世民桌前。
李世民轻轻吐了口气。
抬头,看了眼长孙皇后。
可眉宇间的愁闷,仍旧没有解开。
“陛下,不用担心了。”
“辽东那边的事情,还暂时不会波及到我大唐。”
“再说了,高句丽有乙支文德和渊盖苏文两人在,肯定会立马发兵收付辽东城的。”
“我们,静观其变就好。”
长孙皇后开解。
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她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
李世民叹了口气,点点头。
“主要是这群人太过于神秘。”
“以往,从未出现过他们的踪迹,现在,直接占领了辽东城,估计不仅仅是朕,突厥那边,肯定也都在担忧。”
“这样的势力,令人感到心里害怕啊。”
“谁能想到,大唐,突厥,高句丽三者之间,竟还有一股如此庞大的实力。”
“任谁都不会安心啊。”
李世民轻声道。
长孙皇后颔首,她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报!”
“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李君羡又匆匆行来。
李世民有些疲累的看了他一眼:“何事?”
李君羡没有开口。
“直说便可。”
“皇后又不是外人。”
李世民皱了下眉。
李君羡这才慌忙从袖子里拿出来一封书信,恭敬的放到了李世民面前的案桌上。
“陛下,突厥那边,来信了。”
突厥的信?
李世民原本有些疲倦的身躯骤然坐的笔直。
满脸凝重。
一手拿起了那封信。
“突厥给我寄信干什么?”
“难不成,也是因为辽东?”
李世民猜测。
他打开。
可当看了两行之后,脸色却骤然一变,无比凝重。
眼神也是瞬间犀利起来。
“陛下,何事?”
长孙皇后见状,急忙问道。
“你自己看看吧。”
“是·······是李愔。”
他说道。
声音有些颤抖。
这个名字,他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
自从李愔走后,皇城内外,没有人当着他的面提起过,更没有任何人提过数月前的渭水河畔。
他李世民,也不愿意再回忆这段很不好的画面。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突厥竟然为了李愔,专门给他修书一封。
说是李愔聪慧,天资聪明,也是极具人格魅力,短短时间,身边已经汇聚了不少追随者。
战力不俗。
便是突厥王庭的狼卫都要避其锋芒。
每日每夜,都会遥望长安的方向,似乎,有朝一日想要杀回长安!
李世民的眼神有些凶狠。
杀回长安?
他敢!
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有什么人格魅力,又能聪慧到什么地方去!
还汇聚了不少追随者。
笑话!
真的是笑话!
可,颉利可汗给自己寄这封信是有何用意?
难道说,就是单纯的恶心自己一下?
但,想来想去,似乎真的是只有这一个解释,那就是恶心自己一下。
还战力不俗!
可笑!
这家伙,是在炫耀他手里拿着大唐的质子。
该死的!
李世民双拳紧攥。
长孙皇后脸色也是微微变了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陛下,不用担忧。”
“这封信,应就是颉利可汗故意······故意想朝你炫耀。”
“他就是要气你。”
“不用上当。”
长孙皇后也是如此说道。
打死她也不信,一个五岁的孩子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更别说,草原上的那些突厥人,一个个心高气嗷的厉害,怎么可能会追随一个大唐的质子呐?
傻子都不信。
如此没有任何营养的信笺,只有恶心人一种作用。
“哼!”
“突厥!”
“朕迟早灭了他们。”
李世民用力的拍了下桌子。
长孙皇后赶紧安慰。
李君羡自然也是听到了两人的讨论,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他还以为是突厥又出现什么战事了呐。
不是战事就好。
六皇子·······还要杀回长安?
除非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彻底投降突厥,借助突厥的手,不然,八辈子他也不可能以自己的力量杀回来啊。
只能说,梦想很不错。
但,现实无比残酷。
“肯定会的陛下!”长孙皇后急忙附和。
可李世民又长长叹了口气。
目光,重新落在了辽东城上。
“不过,难啊。”
“猴年马月,呵。”
“还是先解决高句丽吧。”
李世民摇摇头,他的手指轻轻点着辽东城的位置。
“这里,到底是什么人啊。”
················
【ps:今天起来,手指都有些疼,昨天用劲用猛了,不过,小弟这就会熟悉这个节奏,争取每日十更!或者接近十更!小弟绝对用尽最大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