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质子十年,率钢铁洪流归来 > 第五十一章 大唐灾年开始了!流民!

第五十一章 大唐灾年开始了!流民!

    时间过得很快。

    当李愔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份了。

    这段时间,李愔一直跟着系统签到,可以说是走遍了这片地方,而系统不争气的直接说是宣告开始更新签到点了。

    所以,李愔便回来了。

    等着系统更新好了,再出去。

    这段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奖励是不少,有些东西也很有用,比如,棉花,比如一些蔬菜,果树的种子。

    正好,七月距离入秋也快了,到时候可以栽种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成品粮食,这在李愔看来,就是尼玛系统随便糊弄自己的。

    签到奖励的粮食,李愔总觉得就是类似于谢谢惠顾一样。

    雁云城外。

    小马车走的不快,荡荡洋洋。

    李愔的车门全都打开了,迎着夏风,欣赏着景色,无比舒坦。

    “嗯?”

    忽然,李愔坐起来了。

    他望着远处。

    “沈炼,那些是什么人?”

    “怎么·····这么多人?”

    李愔指了指,问道。

    沈炼看过去:“陛下,属下也不清楚。”

    “走,过去瞧瞧。”李愔下令。

    远处,这群人就像是一条黑蛇,数量看上去很庞大,而且稀稀拉拉,蔓延的很远。

    马车快速行驶了过去。

    “是流民!”

    “陛下,全都是流民!”

    沈炼看清了,立马说道。

    李愔轻轻吸了口气,点点头,他知道,大唐,受灾了。

    贞观朝前两年,就好像是老天爷惩罚李世民一样,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

    这两年,也是大唐最困难的时候。

    李愔跳下车。

    人群中,不少人也都是望向了李愔。

    他们的眼眸中透露着饥饿,也透露着浓浓的疲累和茫然。

    但,他们不敢走上来。

    在这种陌生的地方,他们只是前来求生的流民,完全不敢得罪穿着华丽的李愔和沈炼。

    李愔负手而立。

    看着这支庞大的流民队伍,眉头微皱,但下一息,嘴角有了淡淡的微笑。

    雁云城的人口,并不多。

    似乎,用这些从大唐逃出来的流民补充下,还不错。

    人口这东西,没有那位君王不喜欢。

    特别是基础有些薄弱的大夏。

    “老丈,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李愔走到了一位老人前,让沈炼拿出来了一兜子牛肉干,递给了老丈和跟着他的小女孩。

    小女孩头发就跟是鸡窝一样。

    只是眸子还算灵动和清澈。

    不过这会有些害怕的望着李愔,躲在老人身后,不敢露头。

    老丈盯着牛肉干。

    狠狠的咽了下口水。

    “这位······这位公子。”

    “我们是从河东道跑出来的。”

    “今年我们那里大旱,还遇不到了蝗灾,赤地千里。”

    “我们在家活不下来了,只能逃荒。”

    这老丈说着,眼睛仍旧是盯着牛肉干,但,他没有伸手去拿。

    “河东道?”

    李愔点点头。

    “那你们找到地方了么?”

    他问道。

    “没有,如果找到地方了,还能在这里走?”

    “我们想要去梁国,可是梁国不要我们。他们那里虽然没有蝗灾,但是也旱,他们只能温饱,养不了我们。”

    “主要,也是怕我们里面有大唐士兵假扮的细作。”

    老人又舔了下干裂出血的嘴唇。

    周围的流民都停了下来,饥饿的眼神盯着李愔,他们眸子里一点感情都没有了。

    如果再找不到地方,再没有东西吃,他们真的要饿死了。

    “这位公子,你们是那里的?”

    “这周围,有没有能收留我们的城池?”

    老人问道,声音中有哀求。

    李愔朝北面指了指。

    “朝这里去,就要到突厥了。”

    “突厥人,不可能帮你们。”

    “你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朝东北方去,那里有座城池,叫雁云城。”

    “暂时是大夏王朝的都城。”

    “你们往哪走,能活。”

    李愔说道。

    “大夏?”

    “雁云城?”

    “那里就是大夏么?我们找到大夏了?”

    这老人有些激动,他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可,嘴里已经没有任何唾沫了。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老人连连道谢。

    “老丈,这些牛肉干拿着吧。”

    李愔说道。

    老丈这才接了过来,赶紧塞到了小姑娘的嘴里。

    周围,不少流民看着,眼睛都绿了。

    老丈想了下,分了分,把一些给了孩子。

    然后,流民队伍朝着雁云城的方向,重新进发。

    李愔拍拍手。

    “走吧。”

    “回城。”

    他登上了马车,吩咐道:“快些。”

    沈炼得令,马车很快就消失在远方。

    大唐的灾,就是大夏的运。

    李愔很明白,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夏的人口增长,可以说就依靠这一次流民了。

    说来,整个北疆的人口,本来就不多。

    因为这里只有雁云城外加梁国是汉人生活的地方。

    再往北,突厥人长得和汉人是不一样的,所以,那里几乎没有汉人生活的踪迹。

    而大隋和梁国为了自己的统治稳定,从来没有想过要吸引人口。

    人口自然是越来越少了。

    当然,时不时会有因为打仗什么原因导致的流民进入。

    可,过上一阵,安全了,大部人还是选择离去的。

    这里,终究没有大唐平稳。

    当然,这是以前。

    现在,不一样了。

    李愔要让他们,在这里扎根。

    有多少流民,李愔,全要!

    ·············

    【新人新书,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