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日,就在西元击杀罗刹国,两万火枪兵的两天之后。
虽然这件事情是既定事实,但是西元那边却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添油加醋了一些,找了十几个精通罗刹国语言的西域土著,每日都在罗刹国驻地附近进行宣扬。
这件事情发生的本来就很玄幻,又被添油加醋了这么多,罗刹国那边是一点也不相信的。但毕竟火枪兵的陨灭是事实,为了安抚人心。
罗刹国的主将卢兹勃涅夫,只好每日巡营,向麾下士兵鼓舞士气,并反复强调这是东方人的诡计,让他们不要相信。并处置了一些乱嚼舌根的士兵,以示警惕。
见到两天时间过去了,罗刹国那边,什么特殊的情况都没有发生,西元这边也很是沮丧。
按照他们这边的计划,本来是要打击一下敌方士气的,这下看来,估计打击敌方士气这件事情,是没有什么作用了。
故而,左圩垸这两天,又开始召集麾下将领,商量接下来的行动了。
西元这边的将领们放弃了,可诸葛宪却不是一个那么轻易放弃的人。
就在八月十七日的这天深夜,诸葛宪使用玉虚门下的土遁之术,来到了距离西元大营的三百里之外,掐了一个指诀,口中念叨了一会儿。
不一时,只见天空之上,突然华光一闪而逝,却是玉虚门下十二金仙的太乙真人。
见到来人,诸葛宪先是恭敬的,朝着太乙真人施了一礼,这才把自己的目的说了一下:
“师兄,上一次请广成子师兄,去请九天应元真君降下雷霆,以至于让他受伤,师弟心中惶恐,不好再叨劳于他。
故而这次,师弟召师兄过来,是希望请师兄往东海上的四方岛一行,向福神昊天,借他的伴身灵宝昊天镜一用。待事成之后,我们定有重谢。”
在听到了诸葛宪的话以后,太乙真人的眉头猛然一紧,自上古封神量劫之时,他们玉虚宫门下,与天庭的关系本来就不太好。
尤其是门下的三代弟子中,哪咤三太子与二郎神杨戬,更是与昊天玉帝之间多有龃龉。
虽然如今昊天被削去了四御的帝位,但是他准圣的修为却没有被削掉。自己这贸然前去,定会遭到他的讽刺与冷眼。
想他太乙好歹也是自上古时期,就存活下来的道德之士,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别人尊称一声上仙,这遭冷眼、讽刺的事情,他实在抹不开脸过去啊。
见到太乙真人为难,诸葛宪心中有感,遂言道:
“那昊天被削去帝位以后,香火供奉在这百年的时间里大受打击,如今可不比上古那般,仙灵之气浓郁无比。如今的仙人想要修行,人族的香火供奉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他答应我们借昊天镜一用,待我功成之时,我可许他在我西元境内,享受百家灵庙的香火供奉,日日不减,岁岁不辍。
除此以外,等祖龙统一天下之日,我可让祖龙以人族共 祖的名义,赐封他为我人族大帝,我想这些条件总可以让他心动一二吧!”
太乙真人闻言,眉头这才一舒,有了诸葛宪的这些条件,他便可以前去四方岛一趟。
之所以这么麻烦的要借昊天镜一用,主要是这玩意儿有几个功能,是诸葛宪如今急需的。
一是这昊天镜的追溯能力,可以追溯某个地方,十天之内发生的所有事情;
二是可以对这些事情进行截取保存;
三就是可以作为像现代的投影仪一般,投放到半空之中,将截取的影像进行循环播放。
而太乙真人也不再迟疑,在辞别了诸葛宪以后,径直的便往东海而去。
八月二十一日。
罗刹国与西元对峙的前线,看着半空之中的那巨大影像,西元这边那自然是兴高采烈,罗刹那边却是如丧考妣。
在经过仔细思量了之后,罗刹主将卢兹勃涅夫,终于下定决心,在东边的阿穆大草原上,与西元进行最后的决战。
当即便派遣使者,写了一封决战之书,去往西元大营,面见西元主将左圩垸。
左圩垸正为决战之事焦头烂额的时候,突闻罗刹国派遣使者前来,要与他们进行决战。
随即大喜,就当着罗刹国使者的面,写了一封他的回书,正式在八月二十五日,于阿穆草原上,双方进行决战。
中间,双方主将调遣兵马之事,自不赘言。
且说时间快速来到了八月二十五日,西元与罗刹的双方兵马,正式在阿穆草原上摆开阵势。
双方甫一见面,罗刹那边当即出来一人,只见他身高几近两米,身形颇为雄壮,使一把宣花大斧,骑着一匹通体黝黑的西域烈马。
走将出来,用宣花大斧,遥指着西元那边说道:
“某乃罗刹大将乃文,尔等谁敢与我前来一战。”
听到敌方有将前来单挑,西元这边,当即就有人催马上前说道:
“某乃西元大将陈琪,特来战你。”
那陈琪使的是一杆长枪,师从昔日的枪中之王仝富升,如今两军阵前耍将起来,倒也是宛如灵蛇出洞,曼妙非常。
而那乃文的武艺倒是欠缺了一些,只因为他天生神力,又兼胯下之马的神勇,以前他随卢兹勃涅夫,征伐西牛贺州的时候,在罗刹国倒是斩敌颇多。
如今碰到了陈琪的武艺不俗,错马而过十几个回合过去了,乃文竟然落了下风。
而就在这个时候,只见那乃文突然拍了一下,身下马匹的后颈,在它的耳边说了一些什么。
此时正在西元军中观战的诸葛宪,顿时心中一惊:
“此马血脉之中竟然蕴含有一丝龙性,显然不是人间凡种,这陈琪恐怕要遭!”
正当诸葛宪心中念头转圜的时候,乃文与陈琪已经再次错马而过,只不过这次乃文的坐骑,却突然甩了一下自己的后腿,猛地向陈琪踢去。
此时陈琪也只不过刚刚错马转身,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掼下马来,此时已经转过身来的乃文。
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当即挥起手中的宣花大斧,将陈琪斩杀,斩了陈琪的头颅,悬于马侧。
再次向着西元挑战起来。
西元那边见乃文胜之不武,为了避免再次遭受到暗算,这次却是出阵两人,一名文洋,一名高恒。
高恒武艺略高一筹,作为主阵;文洋武艺略低那么一些,便为高恒压阵,以防不测。
见对方以多胜少,乃文却自不惧,当即快速的催马上去,与高恒斗了起来。
大约过了十几个回合,当乃文与高恒错马而过,高恒正防备着乃文的故技重施之时。
却不料那乃文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腰间掏出一物,朝着一边的文洋打了过去。
只听“砰”的一声!便是一阵烟雾升腾而起。
待那烟雾散了之后,却只见文洋的额头处,有一个血洞,此时早就已经倒地身亡。
众人仔细看去,却是见乃文手中拿着的,正是一柄精制的火铳枪。
那高恒与文洋本是同乡,又一起从军,十几年军旅生涯下来,早就已经情如兄弟。
今见文洋身死,顿时心境大乱,便拍马向乃文攻击了过去。
此时乃文早就已经重新填弹完成,见高恒向他攻击过来,心中也不慌张,再次举起来手中的火铳枪。
又是一声巨响,此时的高恒,也已经步了文洋的后尘。
此时正在观阵的左圩垸,见己方还未正式决战,就已经折了三员大将,心中顿时大怒,便转身问道:
“不知道谁敢上前,与我取下此人的首级?”
周围的将领,脸上满是羞愧之色,喏喏着不敢上前迎战。
还是这个时候,却听诸葛宪抱拳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去吧!”
左圩垸见是诸葛宪,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是想起他乃是仙家子弟,应该不会有事情的,顿时心中安定了不少。
只见诸葛宪上阵了之后,右手中掐了一个指诀,口中念了一句什么。
而那乃文此时已经重新填弹结束,见还有人敢上前来与自己对战,不由得心中冷笑。
举起手中火铳,便向诸葛宪打了过去,待烟雾散去之后,却见诸葛宪啥事也没有,乃文心中顿时惊疑不定了起来。
乃文在那里怔神,可诸葛宪却不会给他任何反应的时间,顿时拍马上前,提起手中的禹王槊,猛地往前就是一扎。
只见禹王槊的槊尖,已经刺透了乃文的前身,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而诸葛宪毕竟身体素质,不是普通人可以比的,迅速捡起地下的火铳,快速填充,只半刻钟之间,就已经完成了十几次点射。
对面罗刹兵马那边,只见卢兹勃涅夫身边戍卫着的十几个将领,此时已经全部被诸葛宪用火铳枪射杀,而当卢兹勃涅夫,在见到诸葛宪再次填充完毕,向他瞄准过来的时候。顿时心中大惊,慌忙下令撤退。
左圩垸此时的心里早就已经乐开了花,自己这边只损失了三员大将,对方却损失了十几个,而且对方慌忙撤退,阵型早就已经开始散乱。
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迅速指挥麾下兵马,对罗刹那边进行衔尾追杀。
在这场小型决战结束以后,经双方统计,西元此战共折损大将三名,战死士卒一万五千余,伤两万多人。
而罗刹那边,却直接战死大将十七名,战死士卒八万多,伤六万余人,而这六万余人中,能够再次上阵杀敌者,已经不足半数。
等于说,只此一战,罗刹国就直接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兵马,可谓是惨败中的惨败。
…………
等卢兹勃涅夫率领着残兵败将,回到了自己的大营之中,在清点了伤亡人数之后,不由得心中悲愤,痛哭不已。
周围众将劝之无果,也深感无奈,遂有人向卢兹勃涅夫提建议道:
“如今事情已经这样,不如将军你还是派遣几名使者,回去向彼得大帝解释一下吧,一个是能够借此减除一些我等的罪过。
另外就是,将军你也可以借此向本邦之内求援,我罗刹国好歹也算是地域广大、人杰地灵,没准会有那么些个奇能异士,大破东方人也不一定呢!”
卢兹勃涅夫听罢,这才停止了哭泣,点头示意了一下,算是认可了此人的劝说。
九月初七日,罗刹国的国都安德鲁纳城之内。
彼得坐在大殿之上,就卢兹勃涅夫的求援之事,问询殿中臣子的建议。
那卢兹勃涅夫好歹也算是罗刹国里的宿将,久经战阵之事,连他都不能打败东方人,他们又有什么好办法呢?
所以在面对彼得的问话之际,一个个的低头不语。
彼得看着殿中臣子的样子,不由得心中大怒,拍了一下自己面前的金案,怒言道:
“我罗刹好歹也算是一方大域,扩土百万 里,怎么就找了你们这些人来当大臣呢?简直就是一群酒囊饭袋之徒!”
看着金殿之上怒不可遏的彼得,这些大臣更是不敢言语了。
过了许久之后,这才有一个人走了出来,对着彼得说道:
“伟大的皇帝陛下,此战失败也不尽然是卢兹勃涅夫的过错,听闻那些东方人,为了对付我们的兵马,可是请了一些他们的修仙者过来。
故而,臣建议,如果我们罗刹想要取胜,依靠寻常的办法,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唯一能够打败那些东方人的,就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我们也去请一些我们罗刹国的,奇能异士出来,去对付那些东方人中的修仙者。”
彼得听到他的话,刚开始的时候还挺高兴的,可是听到后来,就实在听不下去了,反问道:
“自我朝先祖范德文大帝,征服北俱芦洲之时,做了许多的错事,导致了我们罗刹的各地,每年都有大量的起义之事。
而我们罗刹国的奇能异士,大多数也都在这些起义军里面,就算我能够放下颜面,亲自向他们赔罪,他们也不一定接受啊!这样的话我们不是还没有办法,请来奇能异士去对付东方人的修仙者吗?”
只听那人继续说道:
“我的皇帝陛下呀,谁说要请他们了,臣作为我罗刹国的大祭司,为了我们罗刹的兴盛,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故而,臣愿意举行伟大的祭祀活动,邀请我们的主神下界,为我们伟大罗刹的崛起,来出一份力!”
彼得闻言,顿时大喜,说道:
“若是真的如你所言,待事成之后,本王愿意封你为我们罗刹国的国师,接受万人的朝拜和供奉。”
“既如此,那臣就先谢过陛下了!”
也不待彼得继续说话,这位大祭司挥舞了一下手中的权杖,顿时一阵白雾升腾而起,待白雾散去,大祭司已经不知所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