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夫子考校

    林向明的一声惊呼,把那边两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吴夫子当即不满的训斥一声:“咋咋呼呼的做什么?”

    “还有什么读书人的样子?”

    林向明赶紧道歉道:“夫子,我、我失礼了。”

    一阵脚步声响起,林青山走到林向明的跟前,低声说:“向明怎么了?”

    林向明抬头,对着他扯了扯嘴角。

    林青山顺着他的视线往右一看,顿时冷哼一声。

    他不认得赵景,但是认出了赵有天。

    说起来,这次的荒唐婚事,林青山一开始还是不知情的。

    他听说赵景是个读书人,虽然生病了,但是病也慢慢在好了。

    打听清楚之后,才给自己的女儿定下了这门亲事。

    想不到林文婷却对这次的婚事,抵触至极。

    说赵家村明说了娶她是要冲喜的,说什么也不肯嫁过去。

    最后,更是私下让林安安代嫁了过去。

    后来出嫁那天,所有人走后。

    看到林文婷还在家中,林青山才明白过来。

    但是事已至此,他也能头一铁,一条黑路走到底了。

    后面赵家村来人的时候,林青山看到赵家村的人不想声张,当时心中高兴的不得了。

    虽然最终因为赵有天态度强硬,返还了二两银子的聘礼,但是也保全了自己一家的名声。

    此时的他,看到赵有天,再看看他旁边高大俊朗的青年。

    林青山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赵有天自然也认出了林青山。

    两个人对对方,都没什么好气。

    赵有天不想赵景在夫子面前落了失礼,因此并没有说话。

    林青山则直接拉着林向明说:“还杵在这里做什么?”

    “赶紧过去正经给夫子赔礼道歉。”

    林向明低着头,被林青山拉走了。

    吴夫子问起,林青山赶紧答,说是看到一个熟人,一时高兴才会这样。

    或许知道旁边有人,吴夫子训斥的声音小了许多。

    但是林向明还是觉得一张脸火辣火辣的。

    上次赵景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了脸,导致这次自己一见到他,条件反射的叫了一声。

    结果又在夫子面前丢了一次脸。

    这人还和自己是一个书院的......

    林向明握紧了手中拳头,垂头听着陈夫子的训斥。

    ......

    很快,陈夫子到了。

    赵有天赶紧拉着赵景站起来,让赵景给先生弯腰作揖。

    赵景规规矩矩的说:“学生赵景,拜见先生。”

    陈夫子看他态度端正,也不为难他。

    只“嗯”了一声,让他起身到旁边坐下,随后自己走到上首坐下。

    等到赵景抬起头的时候,他微微吃了一惊。

    是那个写对联的年轻人!

    “你是我的学生?”

    赵景面上带着一点笑容,恭敬的回答说:“是的,先生。”

    “学生去岁在一间私塾开蒙后,得以进入县学,拜了先生为师。”

    “但是在县学读了没多久,后来因为家中高堂离世,身体抱恙,不得已,才在家中修养了一年。”

    陈夫子听到他的话,绞尽脑汁的回想。

    印象中好像确实有这么一个学生。

    但是在自己班上并不出彩,以至于读了一段时间,自己都没能太记住这个人。

    要早知道这个学生这么有天分,他必定当时就开始着重培养他!

    但是赵景口中所说,他刚拜入县学不久,就因为家中的事情暂时休学了。

    这么一想,难道这个人的学识,还在起步阶段?

    启蒙完成后,一般都是开始通读四书五经。

    要做对联,那基本是在后面的事情了。

    那副惊艳自己的对联,莫非只是他随便做出来的?

    随随便便就能做出这么一副对联。

    嘶~

    这么说来,这个人难道还是个神童?

    陈夫子心中想了不少,但是面上却不显。

    陈夫子淡淡的说:“你家中遭逢变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索性你能走出来,重新回到书院。”

    “那日后便要戒急戒燥,一心想学,考取功名。”

    “也好光宗耀祖,不辜负你族人对你的期望。”

    赵景自然应下。

    陈夫子看他举止有礼,回答也算得体,心中对这个学生也还算满意。

    只是赵景的学识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倒是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

    要再让赵景回到自己的班上,理所应当要考校一番他的学问。

    陈夫子略微思索了一阵,才沉吟道:“你在家中一年,可有每日读书写字?”

    赵景睁着眼睛讲大话,淡定的说:“回先生的话,学生不敢懈怠。”

    陈夫子点点头,又问:“都学了些什么?”

    赵景早已经在记忆中翻出来了原主的学习进度,他这次只在这进度上,略略加了一点。

    这样也不算突兀。

    他眼眸微垂,只答道:“学生上县学时间不久,学的不多,只一本《四书章句》反复诵读。”

    “因为是在守孝,也就每日都翻读一遍《孝经》。”

    陈夫子一听,额角一跳。

    只通读了四书?还每天翻《孝经》?

    孝顺是孝顺了,但是这一年不就白白耽搁了?

    陈夫子也不知道该怎么问了。

    这对联的事情,他估计也是赵景在这一方面特别有天赋而已。

    但是考试又不是单考写对子。

    旁边竖着耳朵听到的林向明,也是心中一喜。

    这才通读四书,那明年岁初的童生试肯定参加不了。

    只要自己明年过了童生试,这样自己就能一直压着这个人一头了!

    林向明这么一想着,顿时情绪又高涨了起来。

    就算你攀附了一些权贵又怎么样?

    读书人,可是用成绩说话的!

    陈夫子此时也心中热情稍却,也没什么考察赵景的冲动了。

    他随意的说:“既然你读了这么久的四书,那把四书背一遍吧。”

    赵景面上仍然带着淡定,自然的点点头,说:“如此,那学生就从《论语》开始背。”

    之前赵景就跟赵有天说过,他是不怕夫子考核的。

    这份自信,自然是因为他拥有超强的记忆力。

    陈夫子原本也只是随意考考。

    却想不到,赵景从《学而第一》开始,原文与注释掺杂着开始背。

    他语句通顺自然,连背了几章,都不见半点错漏。

    陈夫子不禁稍稍坐起,挥手叫停,问道:“背的这般流利,你都通读了《论语》?”

    赵景微微一笑,谦虚的说:“学生每日努力,从不敢懈怠,还请先生考校。”

    赵有天坐在一旁,看着陈夫子和站在面前的赵景,紧张的吞了吞口水。

    陈夫子眯了眯眼,随口念道:“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赵景自然的接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

    陈夫子越是问,身姿坐的越是直。

    一连考问了十几句,赵景都一一接了下来。

    其间都只稍稍停顿,很快就语句通顺的念了下去。

    到后面,陈夫子几乎半边屁股坐到了椅子边上。

    他声音猝然提高,问道:“舜不告而娶,何也?”

    赵景为不可查的挑了挑眉。

    好家伙,从《论语》到了《孟子》?

    但是他还是自然的接了下来。

    “孟子曰:告则布得娶......”

    陈夫子的问题,一题急似一题。

    最后,陈夫子整个人都抓着手中的茶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赵景站在对面,从容的接下他所有的问题。

    啪!

    一声轻响。

    陈夫子手中的茶杯,重重的落到了桌子上。

    “你......你花了一年时间,自己在家中,就能背的这般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