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 第十六章:朱允炆,当一次文抄公

第十六章:朱允炆,当一次文抄公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

    东宫深院。

    传来结结巴巴的背书声。

    那背书的小个子,正是朱允炆。

    他背得支支吾吾得,脸都涨红了。

    吕氏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这篇从政都背了这么久了,为何还是背不下来,再过三日便是家宴,若是皇爷爷问起你答不上来,该如何?”

    “娘......”

    朱允炆满脸失落。

    这副模样,看得吕氏又是一阵心疼。

    连忙将朱允炆揽入怀中,轻声安慰道:“允炆,不是为娘对你严苛,只是未来你想要登上那九五大位,就绝不能松懈啊。”

    “如今你大哥已死,那朱允熥又是一个废物,咱朱家的希望,可都在你身上了。”

    朱允炆满脸犹豫,不过最后还是坚定下来:“娘你放心,以后等我做了皇帝,一定会带领大明变得更好的。”

    吕氏脸上露出笑容:“孩儿你心中知道就好,不过此话万万不可在外人面前提起。”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是返回书房背书去了。

    看着自己儿子的背影,吕氏愈加欣慰。

    虽然自己的儿子有些愚笨和呆板,但是都无所谓。

    如今东宫之中只有朱允炆和一个被她养废了的朱允熥。

    未来的九五之位,不选择朱允炆还能够选谁?

    至于那朱允熥......

    虽然不知道那家伙今天到底是发了什么疯,但是吕氏也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哒哒~

    脚步声响起,回头看去正是这东宫之主朱标回来了。

    今天的朱标甚是兴奋。

    服用一颗洗髓丹,自己洗筋伐髓,不需要担心未来的病魔侵扰。

    随后他又是和父皇在宫中一同种植了土豆,红薯和玉米。

    一想到大明的百姓会因此吃饱饭,朱标就忍不住仰天大笑。

    子承父志。

    朱元璋如此爱护百姓,在耳濡目染之下,朱标自然更不会差。

    吕氏看见朱标,连忙露出一个甜甜的笑意:“夫君,今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眼尖的她注意到朱标身上似乎满是泥土。

    不免微微眉头一皱。

    这副模样,好像是刚刚干了农活回来。

    “今日有大喜事。”

    朱标哈哈一笑。

    手舞足蹈地便是将仙人赐给他们的红薯,土豆,还有玉米给吕氏介绍一遍,还与她说了今天在皇宫之中耕种的趣事。

    不过吕氏对这些事情完全不感兴趣。

    只是敷衍两句。

    “夫君,今日除了陪父皇耕种之外,你有没有问父皇三日后的家宴上会考校些什么内容?”

    吕氏有些急切地问道。

    相比种粮食这种下里巴人做的事情,她还是更关心朱允炆在皇爷爷心中的地位。

    看得朱标忍不住眉头一皱。

    我和你说红薯亩产六千斤,对大明天下会产生多么大的好处,你居然只关心三天后父皇怎么出题考校孙儿?

    吕氏能够混到今天,也是善于观察旁人情绪的人精。

    看见朱标有些不喜,连忙便是改口:“夫君,毕竟允炆未来最可能继承你的九五之位,若是不好好调教,那就有负大明了。”

    不说这个还好。

    一说这个,朱标的脸色更烂了。

    就那朱允炆那被老四以一藩之地,三年便是拉下皇位的猪脑子。

    还说什么有负大明?!

    我看让他登上九五之位,才是有负大明百姓吧?!

    “行了,你先下去准备晚膳吧。”

    朱标顿时寡然无味,背着手就走了。

    吕氏一愣。

    完全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说错了。

    她是太子妃,朱允炆就是朱标的嫡系长子。

    不就应该在朱标之后接任皇位吗?

    “难道那个狼崽子说的是真的?”

    想起之前朱允熥的话,难不成皇帝对朱允炆已经有些偏见了?

    顿时脸色一沉。

    “到底是谁在皇帝面前进了谗言?!”

    明明之前父皇还尤为喜爱自己的这个皇孙。

    现在怎么忽然就这样了?

    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

    因为做题空间,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在朱元璋和朱标的心中被打入了冷宫。

    .......

    在东宫之中闲逛。

    朱标莫名地便是走到了朱允熥的屋子前。

    ‘也不知道允熥最近如何?’

    一个想法从他的脑子里面冒了出来。

    常氏不仅是朱标的娃娃亲,更是青梅竹马成婚的。

    两人的感情可以说是情比金坚。

    而自从常氏因为生朱允熥难产而死,朱标便是对自己这个儿子有种莫名的愤怒,所以在朱允熥成长的过程中,也是下意识地将其疏远。

    不过如今从做题空间出来后,得知朱允炆不堪大任。

    朱标也是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放在自己第三子的身上。

    不管怎么说,也是常氏的孩子。

    经过这些年,朱标心中也是释怀了。

    门没关。

    朱标悄悄走进房门,只见书桌之前,烛火摇曳。

    朱允熥正坐在桌前提笔写字。

    “这么晚了,还在修习?”

    朱标微微一愣。

    吕氏一直将自己这孩儿描述成不学无术,心中顽劣之徒。

    可是面前的情形.....

    月光洒在朱允熥的身上,构成一副完美的画卷。

    原本印象中的那个顽劣的孩子,忽然之间.......

    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了!

    悄悄走过去。

    只见朱允熥在宣纸之上书写。

    白纸黑字都是凌厉无比,似在龙蛇狂舞。

    而再一看,又似乎有千沟万壑,藏匿在一张宣纸之中。

    “好字!”

    朱标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般字体,纵然是让那些老学究来恐怕也写不出。

    朱允熥这才抬起头来。

    其实他一早就听到朱标的脚步声了,只是故意没有理会。

    看着自己这个便宜老爹,只是淡然道:“父亲,这么晚了来这里作甚?”

    “无事,只是来看看你。”

    朱允熥的平淡没有打击朱标心中的火热,忍不住念出宣纸上所写的词赋

    “昆仑奧域,远览通幽,乾之清阳,坤以恒正。神州赤县,瀛海以环......香火不息,社稷鼎盛。中华儿女,凤翥龙骧;救亡图存,无往不胜.....”

    念着念着。

    朱标忽然觉得不对劲了。

    “孩儿,这词赋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自己也算是博览群书。

    可是搜刮脑子里的东西,却没有找到类似的词赋。

    朱允熥随意道:“今日闲暇之时所作,欲提名为强国赋,父亲大人见笑了。”

    这篇词赋距离真正的出世还得有几百年。

    不过自己既然穿越了,那就随手拿来用了。

    朱标瞪大了眼睛:“你作的?”

    这篇词赋算不上特别优秀,但也绝对超出寻常学者的水准。

    不论是立意,还是辞藻。

    都可以堪称上等之作。

    自己这孩儿不过十二三,竟然有如此才学?!

    可吕氏从未和他提起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