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 第二十六章:戚家军的恐怖,鞭尸朱允炆(2/5)

第二十六章:戚家军的恐怖,鞭尸朱允炆(2/5)

    .....

    “这些后世之人,未免也太不知好歹了,这般宝物竟然就这样任由损毁?!”

    朱棣有些不满地冷哼一声。

    这永乐大典怎么说也是未来的他花费那么多心血编纂出来的。

    而且这做题空间也是说了。

    重要程度几乎不弱于传国玉玺。

    结果最后居然因为战乱遭受了损毁,实在是让他有些不爽。

    朱标等人也是愤愤不平。

    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书籍,就这么被损毁。

    怎么不让人可惜?

    “这个所谓的战乱,应该就是明末的那段时间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不过那是原来的历史,咱绝不会让他再次发生在大明。”

    “等回去之后,咱就把这个解缙找出来,给咱编撰一个洪武大典。”

    朱棣:.......好吧,永乐大典就变成洪武大典了。

    第四个选项。

    【D、嘉靖年间,大量倭寇沿袭大明,倭寇首领以瓜邻岛以据点大举进犯,深入大明一州之地,大明将士节节败退之时,戚家军临危受命,五千戚家军于深夜抢滩登陆,斩杀倭寇三千余,俘虏两万余,一战定乾坤】

    【此战役令倭寇闻风丧胆,大量东瀛武士殒命瓜邻岛,至此倭寇侵扰沿海的事件大大减少,但同时也为丰臣秀吉一统东瀛提供了侧面帮助】

    .......

    看着解析,冯胜瞪大了眼睛:“五千斩杀三千,俘虏两万,嘶~”

    “这戚家军,好厉害啊!”

    大明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少。

    但是能够以五千斩杀三千,俘虏两万的战力,除了开国的洪都之战外,也算得上是绝无仅有。

    倭寇可不是一些杂鱼。

    大部分的倭寇都是东瀛武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明朝统称为弗朗机人),以及一部分索马里海盗。

    论战斗能力,个个都称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

    所以在如今大明的主要敌人还是北元时,应付倭寇的唯一办法就只能够是封闭海关。

    “这戚家军最厉害的,乃是鸳鸯阵。”

    “鸳鸯阵?”

    冯胜不解。

    蓝玉说道:“上一次答题的时候,这答题空间便是告诉了我们戚家军,所以出去之后,便是开始秘密筹划。”

    戚家军已经开始在大明训练了?

    冯胜一喜,这种强悍的军队,绝对会让大明如虎添翼。

    不过蓝玉却是给他泼了冷水:“没用的,经过一个月训练的戚家军,战斗能力甚至还比不上同等数量的寻常大兵。”

    鸳鸯阵一般是八到十二人,可面对同样人数的大兵时,直接就会被冲散。

    根本没有任何战斗能力!

    看着答题解析,蓝玉心中也是非常疑惑。

    为什么这戚家军明明战斗力这么恐怖,他们就训练不出来呢?

    “或许这戚家军还有其他的秘密,只是咱不得而知。”

    朱元璋微微叹气。

    原本还对戚家军抱有很大的期望,可训练出来之后才发现,完全不起作用。

    也不知道这戚家军,到底还有什么秘密。

    这个问题他们想不明白。

    但是朱允熥却是知道为什么!

    “按照寻常方法组建的戚家军,当然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戚家军作为封建王朝特种部队的巅峰之作,怎么能够用训练普通士兵的方法去训练戚家军呢!”

    “哪怕是当初的戚继光,为了戚家军也是费尽心神,甚至仅仅只兵源选取,都跑了足足半个大明,用了无数场失败才成功找到的。”

    朱允熥摇了摇头。

    特种部队的理念早就已经深入华夏数千年了。

    最早的特种部队。

    还得是魏武卒,秦锐士的战国时代。

    不过这种特种部队还仅仅局限在刺杀,探索情报等。

    而戚家军作为特种部队。

    却是被戚继光训练成了直面战场的恐怖存在。

    面对倭寇的战争,戚家军的胜率是——百分之百!

    没错,从来没有输过。

    哪怕是被倭寇偷袭,埋伏,或者陷入绝境。

    戚家军永远都能够反败为胜。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恐怖之处!

    朱允熥的目光看向下一个题目。

    脸色变得有些诡异。

    “这是要给我那个便宜兄长朱允炆鞭尸呢?”

    家宴上已经够惨了。

    结果又被抓了出来。

    朱允熥对天发誓,这题目是系统自动抽取的。

    和自己可没有关系。

    ......

    【第二题:以下哪一事件直接导致明朝靖难之役的发生】

    【A、建文帝削藩B、湘王朱柏自杀C、锦衣卫被废D、丞相制度废除】

    众人的目光看向天空的题目。

    下意识地,朱元璋的眉头便是皱了起来。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会是哪一个?”

    看来靖难之役对明朝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然做题空间也不会出现这么多和靖难有关的题目。

    李善长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第三个答案和第四个答案可以排除。”

    丞相制度已经被废除这么久了,还是洪武时期废除的。

    和所谓的靖难,应该是不会有关系的。

    至于说锦衣卫制度。

    明眼人都知道,锦衣卫是朱元璋用来监督官吏的,和靖难联系起来实在有些勉强。

    朱元璋微微点头。

    看着第一个选项和第二个选项,忍不住眼睛一眯。

    建文帝削藩?

    自己之所以要犯天下之大不韪,重启藩王制度。

    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们过好日子!

    可是建文这小犊子居然要削藩?

    朱元璋的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怒气。

    至于第二个选择......

    到底是什么,能够逼得自己的儿子自杀??

    一个很不好的念头,从朱元璋的脑子里面闪过。

    他的脸色骤然一变!

    难道?!

    不可能啊!

    允炆虽然是有些呆呆的,但是熟读圣贤之书。

    怎么可能如此绝情?!

    “仙,仙人,这个题目咱选第一个。”

    朱元璋用颤抖的声音说着。

    【叮,恭喜回答正确】

    【是否查看解析?】

    众人松了一口气。

    第二题又答对了!

    不过此时朱元璋脸上完全没有任何兴奋之色,只是静静地看着天空上的文字。

    查看解析之前。

    他有些不敢看。

    因为此刻,他真的害怕,自己会看到和自己心目中猜测出来的那个答案!

    拳头不知不觉攥紧了,用力的指骨发白。

    允炆孙儿,你可千万,千万别让皇爷爷失望啊。

    朱元璋在心中不断地念叨着。

    半晌之后。

    他才是缓缓开口:“查看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