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静茹忙着给总部、129师、386旅及第16团、新二团、独立团空投装备物资的时候,辽纵主力执行总部的“向386旅靠拢”的总战略,分别向北、向西派出了两个多兵种合成营攻击前进。
根据总部的指示精神,又尝到了铁矿山资源的甜头,北线多兵种合成3营的目标是夺取资源重镇平定矿区。
西线合成2营的任务是打穿敌占区,向386旅靠拢,将辽纵的根据地与386旅的根据地联成一片。
西线的攻击路线有两条,其一是完成攻占武乡、沁州后,向西北继续攻占西汤镇、上店镇、平安县后与386旅第16团(原新一团)、新二团会师,其二是攻占沁州后,向西攻占郭村镇、郭道镇、冷泉镇等沿途据点,往介休方向与386旅第18团会师,完成总部的战略任务。
当然,这两线的作战目标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三二天就能完成的,甚至根据敌情的变化,还会有所调整。
再说两线的攻击,也不是一味地只求进攻速度,还要注意巩固所光复的地区。
辽纵的要求是将所光复的敌占区发展成稳固的根据地,因此,两线的部队都必须稳扎稳打,边光复,边巩固,边发展。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性的战略工程,艰巨而伟大,想速成是不可能的,是持久战!
在常规状态下,这样发展或许是极稳的。
但对有金手指的卓静茹来说,还是按照这种常规发展,那卓静茹也就不叫卓静茹了,辽纵还叫辽纵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了金手指,辽纵可以稍稍超常规一点地发展、战斗,甚至有了辽纵的武器、装备、资源的支持,386旅、129师乃至整个八路军都可以超常规发展。
这也就是卓静茹在贯彻总部的“向386旅靠拢”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还分出一支部队向北发展,目的就是就近攻占资源重镇平定矿区,有了海量的资源支撑,辽纵的兵工厂及其他民用工厂,就能生产出海量的武器、装备、物资,除支撑辽纵的作战需要外,还可加大力度支援386旅、129师乃至整个八路军。
同时,有了海量的资源,系统也能解锁更多的超时空的先进武器、装备,光脑小雅和工业母机也有更多的能量补充与储备,可以改良改造设计制造更多的优良的武器装备,设计出更多更先进的生产线,从而增强辽纵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整个根据地的实力,更早地在根据地实现工业化,从整体上提高华国的抗战力量。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卓静茹肯定是要想法实现的。
抗战是长期的,速胜论是不可取的。
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加速局部的胜利,减少华国人民的痛苦,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当然,卓静茹不是一个理想派,而是一个行动派。
她的想法不能说,但却可以做!
因此,她行动起来了。
将给总部、129师、386旅、第16团、独立团、新二团的最后一批装备武器空投完成后,辽纵司令部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事会议,主要是对司令部的主要负责人再次进行了分工。
经过卓静茹提议,大家讨论一致通过,分工如下:
司令员卓静茹,率特种大队、特务团重装营(副团长魏大勇随行)前往西线主持多兵种合成2营的作战。
副司令员蔡闻桦,率狙击大队、特务团手枪营前往北线主持多兵种合成3营作战。
副司令员唐中华率工兵大队、多兵种合成1营负责晋城铁矿山矿区的建设和生产。
第一政委李文英坐镇辽纵总部,负责整个辽纵的司政后的工作。
政委马惠玲,分管建设兵团、庆城兵工企业、民用企业、及辽纵群工工作。
副政委童朝生,协助李文英,分管辽纵指挥部职能部门。
副政委李伦,协助政委马惠玲,分管辽纵司令部机关。
参谋长冷雪,协助司令员卓静茹,随西线部队行动。
副参谋长尤冬诚,协助副司令员蔡闻桦,随北线部队行动。
副参谋长夏蓉,协助唐中华。
当然,分工是分工,但分工不分家。
有事,大家还是要合作一起干的,再说,凭现在辽纵的通讯发达程度,真有事,也就是个电话会议或网络会议就可以解决的。
司令部除了大功率电台,步话机,还有大型图文同步显示平台,每个指挥员都佩带有通讯腕表,信息传递既方便又迅速,许多事,也就是动动手指头的事,方面得很。
会议一结束,卓静茹、冷雪、魏大勇、冷泉就率领特务团重装营、特种大队出发前往沁州武乡。
此时,多兵种合成2营已攻占武乡,正在武乡休整。
沁州紧挨着晋原,是倭军第6师团的防区,驻守在沁州的是第6师团步兵第36旅团,旅团长禾火无健少将,是江宁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辽纵合成2营刚开进沁州时,第36旅团所属的步兵第23联队还在盘龙、墨镫一线与辽纵合成2营过了几招,但也就“三板斧”,“三板斧”过后,在合成2营的多兵种重装炮火打击下,便溃不成军,第23联队几乎被打残。
倭军旅团长禾火无健向师团长町尻量基请求战术指导无果的情况下,只得收缩兵力,命令第23联队残部向武乡、沁州一线转进。
合成2营在盘龙、墨镫稍事休整补充,便乘胜追击,迫使倭军第23联队放弃武乡,退缩沁州。
合成2营一股作气,追至沁州城下,与倭军第6师团第36旅团对峙起来。
并非合2营攻不下沁州城,而是因为鬼子龟缩在城内,合2营的重装炮火无情,强攻对城内各种建筑破坏力过大,这眼看都要光复沁州了,这城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作为人民的子弟兵——八路军当然要爱护了,能减少损失,为什么不呢?
另外,强势突入,势必要与鬼子展开巷战,这样无法发挥合2营的装甲优势,造成不必要的战损。
从盘、镫一线与第23联队的作战经验来看,第23联队并不是败在正面对抗上,而是败在撤退逃亡的路上,鬼子的两条小短腿,怎么跑得过坦克和装甲车呢?第23联队真正在正面战场上被消灭的还没有在逃跑过程中被消灭的多。
所以刘二彪在兵临城下时,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将沁州城北、东、南三面围住,独独留下西门让鬼子逃,围三缺一的战术,他还是知道的。
被困在城内的禾火无健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固守待援?
登上城楼一看,哎呀玛呀,北、东、南三面被“土八路”的密密麻麻战车围得水泄不通,“土八路”什么时候这么“洋派”起来了?这还是那支缺枪少弹的“三枪八路”吗?跟眼前这支“土八路”比起来,大倭国皇军也好意思说人家“土”?
难怪第23联队与人家一接触就溃不成军,不是皇军的不厉害,而是土八路的太能打了啊,换上自己也只有逃的份,谁会头铁地硬刚啊?
城外的阵地已全面失守,西门虽然看似宁宁静静,但谁知道“土八路”,不,是“洋八路”埋伏了多少重兵在等着他呢?
作为一个华国通的倭军高级将领,禾火无健哪里会不懂“围三缺一”的战术?
可是,不跑,那就是等死,跑,那又能跑得过八路的战车吗?
禾火无健真是太难了,心里不禁一股怨气涌了上来,之前给师团长町尻量基请求战术指导的电报迟迟不见回复,回旅团部直接越级给筱冢将军请求空中支援。
筱冢将军倒是及时回了电,空中支援马上到。
结果左等又等,根本连个飞机的影子都没见到。
去电责问,反被筱冢将军回了一通痛骂的电文。
搞得禾火无健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咋回事呢?
原来禾火无健确实冤枉了筱冢将军,筱冢义男接到禾火无健请求空中支援的电报,确实命令航空第2飞行集团司令官雅阁精名少将,派飞机支援沁州第36旅团作战。
奈何,航空第2飞行集团的轰炸机中队才从晋原机场起飞,就被合2营的作战支援连的XTCH核动力与超导太阳能高空无人侦察机侦得,信息同步反馈回防空连,防空连的雷达车也同步侦察到倭军12架轰炸机的飞行信息,防空连立即起飞4架XTC挂载微型导弹无人机进行拦截,同时,防空连的6辆XTC红旗导弹发射车也做好了发射准备。
毫无悬念,小鬼子的轰炸机,对上超时空的XTC微型挂载导弹无人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直接在晋原上空就无声无息地爆炸解体了。
所以才会有禾火无健遭到了筱冢义男痛骂的一幕,禾火无健也是很无辜,好不好?
合2营坦克、装甲战车、各种指挥车、补给车、炊事车林林总总334辆,高低远近布防在沁州城外,鬼子的特高课等情报部门,也不是睁眼瞎,多多少少、真真假假还是搜集到一些情报的,或夸张、或隐瞒,通过各种不同的系统传给筱冢义男,筱冢义男一时也分不清哪一份情报是真实的,哪一份是夸张无厘头的,总之,无论真假,情报上都说这支刚刚崛起的原新一团敌后武工队现已扩编为辽州独立纵队的八路军很厉害,非常厉害,大倭国皇军滴不是其对手!
“八嘎!特高课的马鹿通通的是饭桶!”
筱冢义男被这些真假情报搞得是一个头两个大,忍不住乱发了一通脾气,办公桌上的文具、摆件,一时通通都遭了无妄之灾。
是夜,卓静茹、冷雪率特种兵大队、特务团重装营一千多名官兵赶到了沁州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