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炸毁御书房,皇爷让我监国 > 016:皇爷爷,你这皇帝不称职呀!(求鲜花!求评价!)

016:皇爷爷,你这皇帝不称职呀!(求鲜花!求评价!)

    朱元璋气得牙痒。

    别看朱允熥小小年纪,即使是朱元璋也没让他吃过亏!

    不过呢。

    这孙儿胡闹归胡闹,本事确实大。

    朱元璋牙痒之余,也喜欢得不得了!

    他瞅了一眼朱标:“你说熥儿,咋就一点都不像你呢?”

    “而且也不像咱!”

    “反而像是老四家的崽子!”

    朱允熥总是让朱元璋想到朱棣。

    但朱棣只知道闯祸愣冲,没朱允熥那么多花心眼。

    朱标无奈道:“父皇。老四家的孩子,可比熥儿乖巧多了。”

    朱元璋冷冷道:“等老四回来,我抽他几顿。”

    “杀鸡儆猴给这皮猴看!”

    他冲朱允熥恶狠狠做了一番表情,故意吓唬孙儿。

    “你那个万夫不当之勇的四叔。在咱面前,也乖得跟鸡崽一样,你还不老实点?”

    朱允熥翻了白眼。

    他又伸出小手:“奖励奖励!”

    这副让人拿捏不得的萌态,让朱元璋摇头叉腰大笑,然后举起孙儿,往天上抛了抛。

    “熥儿!”

    “你的脑袋瓜到底实在怎么长的?”

    “先是新火药,又是沥青。”

    “你是老天赐给咱,让咱得以诛灭元寇的小福星么?”

    “咋发明的玩意,各个都是战事重器呢?!”

    在朱元璋心中,已经畅想出一条直达漠北核心的宽展马路了。

    而周围全是蒙骑元兵的尸骸和血水!

    他心中更是惋惜,若是马路能早半年铺开,老马也不会自刎了!

    只见朱允熥又翻了一个白眼:

    “谁是马路,只能用在战争上?”

    “修马路,岂止是单单为了打仗?”

    一旁的朱标听得不解。

    “这马路,除了兵事上的后勤外,还有其他妙用么?”

    “熥儿,给为父好好讲讲。”

    朱元璋也将朱允熥小心翼翼放下。

    他蹲下来,认真询问道:“这马路,还有比兵事后勤更重要的作用么?”

    “当然了!”

    朱允熥趁这个机会,给朱元璋灌输“交通”的重要性:

    他反问道:

    “皇爷爷,你可是皇帝。怎么能将如此关乎皇权的要紧事情,如此懈怠呢?”

    “你这皇帝,当得不够称职哦!”

    又被孙儿教育了……

    一旁锦衣卫、太监,听得是头脑发懵。

    这朱三皇孙绝了。

    竟然在教育朱元璋如何做皇帝!?

    这种旷古奇事,恐怕只能在朱允熥身上见到了。

    而有心人,也暗自思量:

    “皇上能对三皇孙这般的宠爱和容忍。”

    “必然有皇上的深意在其中!”

    朱元璋也不管这些。

    他更好奇朱允熥所说的“关乎皇权如此要紧”的事,究竟是什么!

    朱元璋对权力的敏感性,无人可及!

    他温言哄道:“唉!乖孙儿!”

    “你爷爷咱,是饿着肚皮长大的。长身体的时候没吃好,脑子就是不灵光。”

    “你是吃肉喝蜜长大的,脑瓜子当然要比皇爷爷聪明啦!”

    “快给爷爷好好讲讲。”

    “讲好了,奖励加倍!”

    朱允熥眼前一亮。

    他一直想让朱元璋封他藩王,让他能够有自主权,不受掣肘,得以远征南洋,占据新大陆!开拓属于汉人的日不落王朝!

    而他却不知道。

    朱元璋永远不可能让他封番了……

    朱允熥细细讲解道:“皇爷爷,你试想一下。”

    “若是咱将马路,普及整个大明朝。”

    “让马路,将每个城镇、每个村子,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而统一的交通网络。”

    “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朱元璋呆了呆。

    他开始想象。

    然后打了一个寒噤:太奢侈了。

    然后又摇摇头,皱眉道:“不妥!”

    “马路只需将大城连通便是,就足够了!”

    “村子、城镇这种小地方,要什么马路?太费银两了,不值当!”

    大明朝刚开国,穷呀!

    朱元璋觉得朱允熥的设想,有些幼稚了,不切实际。

    给村子、城镇通个什么马路?

    这不是白瞎银两么?虚耗人力物力!

    而且。

    朱元璋终究受到了封建儒家的思想影响。

    认为大兴土木,绝对就是劳民伤财!百害无一利!

    见皇爷爷断然否定此事。

    朱允熥笑了:

    “皇爷爷,所以说呀。”

    “你这皇帝,不称职!”

    朱标都不禁翻了翻白眼。

    若别人胆敢这么说,早就被父皇砍头了。也就你这皮猴还敢跳腾。

    “咱怎么就不称职了!”

    朱元璋一瞪眼。

    “就因为咱不给村子,铺马路?这算个屁道理?!”

    他可就不服气了。

    这孙儿咋变卦了?

    此前还说他是最硬的皇帝。

    现在又说他这皇帝不称职!

    朱元璋心里骂道:臭小子!我还想将你培养成合格的皇帝呢?你反倒要教我当皇帝了?果然还是小娃娃,想得太嫩了!把“皇帝”想的太简单了!

    朱允熥笑了笑。

    他凝视朱元璋的眼睛,

    道出了古代皇权的致命软肋!

    “皇爷爷……”

    “你知道什么叫做‘皇权不下县’么?”

    轰——

    朱元璋心中响起一道惊雷。

    他猛然站起来,身体摇摆了一下,面色惊异非常。

    吓得朱标以为老爹咋了呢。

    锦衣卫也都惊呆了:三皇孙念恶咒了是吗?皇上咋那么大的反应。

    只听朱允熥慢悠悠地念叨:

    “皇权不下县。”

    “县下皆自治。”

    “自治皆宗族。”

    这三句话。

    就仿佛重锤,一字一字敲在朱元璋心上,让他手脚冰凉。

    朱元璋是顶尖级的绝代君主,对权力的领悟,超乎凡人。

    他听懂了。

    所以骇然无比:

    “难怪孙儿说我不称职……”

    “的确!咱怎么没想到这点要害呢?”

    自古以来,封建皇权的笼罩范围,都是有极限的!

    皇帝的权势,再如何滔天。

    也管不到县城以下的地方!

    整个大明,其星罗棋布的县、镇、村,

    皆有当地的地主、宗族、士绅、豪强把持着!

    这些地主、宗族、士绅、豪强,才是当地统治的地头蛇!

    而大明九成以上的百姓,全部分布于广袤的县、镇、村之中。

    这就相当于:

    这些地主、宗族、士绅、豪强。

    把控了大明整整九成的百姓!

    这就是“皇权不下县”!

    他朱元璋,只是明面上的皇帝。

    而大明九成的权力,实际在县城之下的“土皇帝”手中攥着!

    想到这里。

    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

    有种大梦方醒的感觉。

    他死死盯着朱允熥。

    这种封建王朝的死局,到底该如何破除?!

    却见朱允熥依然笑着:

    “为什么会‘皇权不下县’呢?”

    “因为‘天高皇帝远’。”

    “为什么会‘天高皇帝远’呢?”

    “因为广大的县、镇、村,地处偏僻,交通困难。”

    他循循善诱,慢慢推导。

    朱元璋的呼吸越发急促,双目越发明亮!

    而朱允熥的最后一段,彻底让他震撼到全身发麻。

    “所以说。”

    “交通严重关乎到大明皇权范围。”

    “大明的马路,通到何处。”

    “皇爷爷的皇权,就能征服到何处!”

    ……

    求鲜花!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