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 第38章:朱元璋的欣慰!老子拿三成还要看人家的脸色?

第38章:朱元璋的欣慰!老子拿三成还要看人家的脸色?

    不同于汤和期待回京后发生的事。

    其他几个藩王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似乎是在商议着什么事。

    其中晋王朱棡和秦王朱樉,脸上则是一幅得意洋洋的神情。

    此刻他们两人看向其他人的眼神。

    就仿佛在看手下败将一样!

    大同府的这些天,两人勤奋学习!

    虽然他们没能学会造火车,但他们认为学会了修建铁路的方法!

    所以两人决定联手!

    他们要在各自封地中,修建出远超朱桂封地的铁路线!

    “小十三不是要卷死我们吗?”

    “这次我们兄弟合作,反手把小十三给卷死!”

    晋王朱棡目光扫了不远处的朱桂,对旁边的秦王朱樉轻笑着说道。

    朱樉也燃起了斗志,沉声说道:

    “我们单打独斗的卷不过小十三,但只要我们联手,他一定不是对手!”

    朱棡闻言笑容更甚。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如今兄弟二人齐心,自认为一定能胜过朱桂一次,从而获得朱元璋赏赐!

    另一边。

    齐王朱榑找到燕王朱棣。

    “四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有没有学会造火车?或者学会修铁路?”

    齐王朱榑面有困惑问道。

    燕王朱棣摇了摇头:

    “一个都没有。”

    齐王朱榑闻言,面色变得绝望起来,因为他也一样没能学会。

    可朱榑想到前来这里的任务,是朱元璋要求他们学会这些的!

    如今要是一个都学不会。

    回去后恐怕会被朱元璋责罚!

    也就在齐王朱榑惴惴不安时。

    姚广孝开口说道:

    “齐王殿下也不必气馁,学不会很正常,因为摆在殿下眼前的是一个死局。”

    听到有人开口。

    朱榑立刻看向来人,发现说话的人是当日看穿煤炭不一般的姚广孝!

    朱桂就像看救命恩人的眼神看着姚广孝,连忙问道:

    “为何是必死之局?还请先生为小王解惑!”

    朱棣也看向姚广孝。

    他还是第一次听姚广孝说这话。

    面对两位藩王的疑惑,姚广孝直接给出结论道:

    “殿下们学不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不管是建铁路,还是修火车,都必须要和代王殿下合作才能成功。”

    朱榑听着一愣:

    “为何这么说?”

    他理解不了姚广孝这话。

    姚广孝不耐其烦解释道:

    “铁轨看着简单,就像是随意摆放在路上的,仿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实则铁轨本身就是最大的技术含量!”

    “寻常钢材去做铁轨的话,因为铁轨是露天的,风吹日晒可能会把铁轨损坏。”

    “其次铁轨上是要过火车的,铁轨硬度不达标的话,那很容易车毁人亡。”

    “现如今很明显,能造高质量铁轨的材质,只有代王那边有。”

    “所以我认为,必须要和代王合作。”

    听着姚广孝的分析。

    齐王朱榑和燕王朱棣都陷入沉思中。

    这话说的很明显了!

    朱桂就是独一无二的!

    想吃上铁路这碗饭,就必须和朱桂合作,否则别说吃饭,连口汤都喝不上!

    想到此处。

    两位藩王都是哑然失笑。

    他们没想到,身为兄长的他们,居然有一天会被十来岁的朱桂给拿捏住!

    “既然如此,那我们在离开之前,去找下小十三谈论合作的事?”

    燕王朱棣笑着对齐王朱榑说道。

    “好,那就走着。”

    齐王朱榑点头。

    于是二王也就亲自去找朱桂,并且说明了自己来意,他们想要合作!

    朱桂对有钱赚的事,自然是来者不拒,他也有信心在合作中占据主导权。

    “合作可以,但收益七三分成。”

    朱桂目光看着眼前两王,伸手大拇指和食指,笑着比出一个七字形。

    “七成?”

    “这不大好吧,我们这边毕竟还什么都没出,不好意思拿这么多。”

    齐王朱榑闻言,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在朱榑听来,这个七三分成,是朱桂三,他和朱棣加起来七。

    平均算下来,一人就是三成左右。

    朱棣听着,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

    面对朱榑说的话。

    朱桂只是笑吟吟的,一言不发。

    也就在朱榑不解准备再问时。

    姚广孝幽幽说道:

    “齐王殿下。”

    “代王殿下说的七三分成,是指他七成,剩下的三成是你和燕王殿下分。”

    一听这话。

    齐王朱榑脸上的神色陡然僵住。

    他刚才还以为是三王每个人三成左右,可怎么也没想到!

    居然是朱桂一人七成!

    他和朱棣两人分三成!

    朱桂继续说道:

    “姚广孝说的不错,我要七成。”

    “除此之外,我还要铁路的控制权。”

    齐王朱榑登时面色狂变。

    朱桂要七成加铁路控制权,那他和朱棣就没剩下多少了!

    几乎是可以说是跪着赚钱的!

    也就在齐王朱榑犹豫不决时。

    燕王朱棣拍板道:

    “好,成交!”

    不等齐王朱榑疑惑,燕王朱棣就对朱榑说道:

    “没有小十三,我们根本造不了铁路,他完全可以找其他任何人合作,而我们只能找他,你也同意吧。”

    听到朱棣这话,朱榑也不得不承认说的有道理,然后也就同意了合作。

    他们可以借用朱桂的技术搭建铁路,铁路控制权归朱桂,且收益七三分成!

    如此之后。

    前来考察的所有人都心满意足的离开。

    朱棡和朱樉带着胜利者的心态,以为自己学会了建造铁路。

    朱榑和朱棣则是因为谈好合作,也很满意。

    汤和因为能带着大同府的‘土特产’回帝都,也颇为满意。

    不过因为土特产带的比较多,所以汤和选择走水路回应天府。

    朱棣和朱榑则是选择乘坐火车。

    两人在上火车前,在大同车站发现大量商人,虽然有些奇怪,但没有在意。

    他们还不知道朱桂改革商税的事。

    一路无话

    汤和回到应天府。

    朱元璋也收到了消息。

    “汤和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船的货物?货物是钢铁和煤炭?”

    朱元璋坐在书房内,他收到锦衣卫的汇报,不由得神色微微一愣。

    汤和这是老糊涂了吗?

    钢铁和煤炭这种寻常之物带那么多干嘛?

    应天府又不是没有这些东西。

    不过当朱元璋看到汇报中说,这些东西是朱桂特意要求汤和带回来的。

    还让朱元璋颇为欣慰的!

    “看来小十三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这个老父亲!”

    朱元璋乐呵呵的想道。

    同时他也期待汤和早点回来,就可以和自己说说他这些天在大同府的见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