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既然不解,也就开口问道:
“你既然去过大同府,那你来说说小十三的工厂产量为何这么恐怖?”
按照朱元璋的理解。
工厂产量是有上限的,要想产量变高,那就需要更多的工人!
像朱桂一天能产三万斤生铁的铁厂,朱元璋以前闻所未闻!
难道是朱桂雇佣了数万名工人?
可仅仅只是一个铁厂就有数万名工人的话,那其他工厂人数加起来,岂不是说朱桂的工业区里有数十万工人?
朱元璋只是想了想,就愈发觉得不可思议了!
面对朱元璋的问题。
汤和脸上露出神秘莫测的笑容,继而颇为感慨道:
“因为工厂用的是机械自动化的力量,所以产能才如此恐怖!”
这话一出。
朱元璋和朱标都满脸莫名其妙!
机械自动化的力量?
这是啥啊?
以父子两的知识水平,根本理解不了这几个字的含义!
好在汤和发现两人的疑惑神色。
于是汤和笑道:
“陛下可能听不懂,其实我也搞不懂,大明恐怕只有代王知道机械自动化什么意思,毕竟这个词就是代王说的。”
朱元璋听着微微点头。
自己不懂倒是没啥。
毕竟自朱桂上任封地以来,捣鼓出的很多东西,朱元璋都看不懂。
“你还是先说说你在那个工业区里的见闻吧,咱很想听听。”
朱元璋听不懂概念化的东西,也就退而求次,想着汤和说说所见所闻。
“好。”
汤和闻言点头。
他回想起在工业区里看见的东西,不禁心潮澎湃。
在思索片刻组织语言后,汤和便沉声开口道:
“我当时一进入工业区后,就看到了超过十辆铁轨蒸汽机火车!”
“他们都在为工业区里的厂房运输各种材料!”
朱元璋闻言神色一愣!
一个小小工业区,居然有着超过十辆蒸汽机火车?!
可自己身为大明皇帝,居然还没坐过火车,实在是遗憾!
“然后我就去了工业区的铁厂!”
“那铁厂用的是高炉炼铁,炉子高达十丈以上,炉子里面有着数丈宽的大锅,我当时去的时候,这锅全是铁水!”
汤和继续说着工业区的见闻,回想起当日所见时,汤和颇为激动说道。
“嘶——!”
“数丈宽的大锅里全是铁水?!”
朱元璋倒吸凉气,这场景纵然他是皇帝,也从未见过!
甚至因为汤和说的话,朱元璋仿佛也置身于铁厂中,浑身都燥热起来。
“嗯,里面全是铁水!”
汤和重重点头,而后再度介绍道:
“代王殿下运用了全新的炼焦方式,让煤炭足以将铁矿融化成铁水!”
“而且这高炉炼铁,也是一种全新的炼铁方式,能让产出的生铁硬度远超其他方式炼制的生铁。”
朱元璋脸上露出恍然神色!
怪不得汤和刚才说朱桂铁厂的生铁比其他厂子的生铁好。
原来炼焦和炼铁的方式都是新的!
所以产出的生铁质量更好!
不出意料的话,这些全新的炼制方法,也是朱桂自己琢磨出来的!
但还有一个问题!
汤和所描述的情况,依然没有说明工厂产量恐怖的原因!
这样想着,朱元璋也就问道:
“质量出众的原因清楚了,可小十三的工业区产量出众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咱还是不懂,而且想搞明白!”
朱标闻言,也立刻竖起耳朵在听。
父子两都清楚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能改变大明国运的技术发明!
汤和思索再三后,给出答复道:
“是因为蒸汽机!”
“比如炼铁的高炉,就是依靠蒸汽机带动的机械力量,所以才有恐怖产量!”
听着汤和这番与刚才差不多,都是比较意识流的回答。
朱元璋和朱标还是不理解!
蒸汽机不是供暖的吗?怎么带动的机械力量?
而且这个机械力量,是怎么带动的恐怖产量?
两人根本就听不懂!
看着两人困惑的样子。
汤和倒也不意外。
别说是这两人没进去工业区的人不懂机械化其中的逻辑缘由。
就连汤和这个去过工业区的人,也是似懂非懂,琢磨不透其中的原因。
但汤和突然想到一件事。
这件事说出来后,想来朱元璋父子两人一定能明白机械化代表着什么!
汤和也就继续解释道:
“陛下可能不明白这个机械自动化有什么意义,那我给陛下举个例子。”
“在工业区的机械自动化之下,整个工业区之内,只有不到一万名工人!”
这话一出。
如同惊雷落地!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闻言,惊讶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你说什么?!”
“整个工业区不到一万名工人?!”
朱元璋人都傻了,失声问道。
一天能生产三万斤生铁、二十万斤煤炭,五十万斤水泥的工业区。
居然只有不到一万名工人?!
可根据朱元璋所知。
三万斤生铁如果要铁匠去炼的话,至少需要一万五千名铁匠!
可这工业区弄了一堆工厂,居然一共也不到一万名工人?!
这是每个人工人都会分身术?要不然他们怎么做到的?!
想到这里。
朱元璋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是机械自动化!
是机械帮他们做到的!
直到这时,朱元璋才稍稍明白机械自动化的恐怖之处!
朱元璋不禁开始试想。
如果机械自动化的力量在大明推广!
那各行各业的效率将会飞速增长!
也就是说,朱桂的这个发明创造,又为大明立下一个巨大的功劳!
“小十三做得好啊!”
朱元璋震惊之余,感慨说道。
这会的朱元璋脸上满是兴奋神色!
朱元璋作为老父亲,有一个儿子能有这般通天的本事,让他欣慰无比!
同时朱元璋也想着亲自去大同府看看,去亲眼瞧瞧这机械自动化的力量!
汤和看着兴奋的朱元璋。
他想到朱桂说大同府财政已经没钱了,也就想着帮衬一手。
汤和便面露惋惜道:
“不过可惜了。”
朱元璋一愣:
“这么好的事,可惜什么?”
眼见朱元璋有了兴趣,汤和便趁热打铁的继续说道:
“我在可惜代王殿下。”
“代王殿下为了建造工业区投入巨大,如今大同府的财政已经没钱了。”
朱元璋面色有着异样。
当初他就觉得这工业区的建造会把大同府的财政搞崩,现在看果然如此。
汤和继续想着为朱桂要钱,接连感叹道:
“代王殿下是个好孩子啊!”
“我观代王殿下是一心一意为大明!可惜我手上没钱,帮不了代王殿下!”
朱元璋也颇为认同这话。
他能感觉到,朱桂建造工业区,搞铁厂,不止是为了赚钱。
而是意在提升大明的军事实力!
这等赤胆忠心,可不能辜负了!
于是朱元璋看着汤和笑骂道:
“你说了这一堆,不就是想要咱拨款救救小十三嘛?”
“那好,既然小十三又搞出了新东西,那咱就援助小十三五十万两银子!”
“就当是赏赐了!”
汤和老脸立刻露出笑容,拱手道:“陛下圣明!”
这时,站在一边旁听的朱标。
此刻却露出古怪面色。
因为今天一早,朱标就收到关于朱桂的消息,他可是赚一大笔钱!
那可是难以想象的数目!
也就是说,这两老头担心朱桂没钱,完全是不存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