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长生九万年,被天道曝光了 > 第十二章 大明盛世,第七名,千古一第!

第十二章 大明盛世,第七名,千古一第!

    “轰隆隆……”

    半空上,雷鸣万钧,金光涌动间,天道赐赏:

    【朱元璋法纪严明,天道赐下奖励】

    【大明皇帝朱元璋获得一百五十年修为、寿命。】

    【大明朝臣百官获得一百年修为、寿命。】

    【大明百姓子民获得五十年修为、寿命。】

    【大明国运风调雨顺一年之期。】

    奉天殿中,群情鼎沸。

    “一百五十年?”

    朱元璋浑身微微发颤,欣喜若狂。

    他低头注视着自己满是枯瘦和老茧的双手,手上的皱纹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犹如一双壮年汉子的粗犷大手般。

    布满皱纹的脸庞亦是产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脸颊的皱纹和眼角的褶皱全都缓缓消去,整个人容光焕发。

    顷刻间,朱元璋犹如回到征战沙场的意气风发之年!

    “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

    “朕,还能再为大明奉献一百五十载!”

    朱元璋喜极而泣,百感交集。

    他出身贫凡,打小就认定“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这些年做任何事情,都追求问心无愧,哪怕再苦再累,都没有半句怨言。

    他不曾认为坐上龙椅是为了享尽荣华富贵。

    之所以起义,最大的原因就是恨透了帝王家的贪图享乐,而今自己称帝,自是要守住本心,为国为民。

    苍天不负有心人,哪怕出身贫寒,天道亦酬勤!

    如今,自己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苦尽甘来!

    “陛下圣明!”

    “大明万世昌隆!”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群情激昂,齐齐叩拜。

    虽然朱元璋的出身并非帝王家,在许些名门望族的眼力没有“龙气”,但是这些年来,朱元璋的精明强干大家都有目共睹,皆是心服口服。

    无论是天道酬勤,还是天命所归。

    朱元璋得老天爷钦点,已再无任何人再会质疑!

    与此同时,大明疆土之上,各种天灾地灾逐渐消停,哪怕是乌泱泱的蝗群,也烟消云散。

    大明子民纷纷朝奉天殿的方向跪拜,连连磕头。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齐齐高呼,不少人激动得泪流满面。

    大明有如此皇帝,足矣!

    ................

    大元,茫茫草原之上。

    忽必烈一看上榜的又是中原王朝,顿时震怒。

    “岂有此理,老天爷瞎了眼啊!”

    “中原群雄割据,哪个能与吾相比?此些乌烟瘴气之辈凭什么能得天道认可!简直不可理喻!”

    忽必烈怒目瞪圆,暴跳如雷。

    他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天道如此赏赐中原诸国,大元的铁蹄还如何前踏?

    莫非,自己此生将无望踏足中原?

    “天道不公!天道不公!”

    “老天爷怎能只眷顾中原?”

    忽必烈面目狰狞,死死地盯着天空上的紫金榜单,心里忐忑不安。

    下一位上榜的会是谁?

    自己何时才能上榜?

    哪怕不是自己,也万万不能再是中原的帝王啊!

    否则,九州强大起来。

    大元彻底无希望!

    就在此时。

    “轰隆隆……”

    天空上雷惊电绕,风起云涌。

    巨大的紫金榜单芒万丈,天道盘点再出:

    【九州十大帝王榜单。】

    【第七名,秦始皇,嬴政。】

    电闪雷鸣间,缓缓浮现出一行烫金字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开创大一统,首个王朝帝王,千古一帝!】

    大秦,咸阳宫。

    “寡人,竟然只排第七?”

    秦始皇嬴政眉头微皱,面色微微黯然。

    心中思绪五味杂陈,既有些许得天道认可的兴奋感,但兴奋之余,又稍稍有点遗憾和失望的神色。

    因为在他心里,早已笃定自己肯定能上榜。

    以自己的功绩伟业和执政能力,得天道钦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而且,理应是榜首!

    万万没想到,居然只位列第七。

    果不其然。

    在秦始皇嬴政的排名公布后,当即引起轩然大波。

    整个九州大地之上,诧异声和惊疑声四起。

    “大秦的嬴政竟然只在第七?”

    “这……未免有些低了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如此帝王,居然只排在第七?”

    “天底下论丰功伟绩,有几人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

    一时间,诸多人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议论纷纷。

    相较于前几位,秦始皇嬴政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

    哪怕并非大秦人士,在听到“秦始皇嬴政”的名号时,亦如雷贯耳。

    秦始皇嬴政的威慑在整个九州的疆域上堪称屈指可数,无论是民间还是江湖,甚至是各大王朝,任谁提及大秦时,皆会为之一振。

    放眼整个九州,哪朝不惧大秦?

    大秦战车所到之处,皆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