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我!洋品牌粉碎机! > 第3章 地表最强四缸发动机

第3章 地表最强四缸发动机

    好在郑浩大脑里自我衍生完善的汽车制造理论实践知识是足够的。

    加上便宜爹留下的这座还没完工的汽车制造厂里各种设备都是有的。

    郑浩就自己带人打造了一个模块化的汽车生产平台。

    然后就开始研发自己的发动机。

    这个时候,国人造车,很多时候都是从脚盆或者欧美国家购买他们成熟落后的技术和平台生产线拿来生产。

    像夏利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

    夏利车里装的发动机都是脚盆人比较落后的发动机,直接买现成的。

    就这拿到国内组装之后上市销售,就成了抢手的宝贝。

    想要自己打造一款成熟好用质量上乘的发动机,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不过,郑浩只用了一个月,他就制造出来一台堪称目前地表最强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的原型是参照的本茨那台著名的直列四缸发动机。

    不过,郑浩发现,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这台发动机显然比本茨那台直列四缸更强大一些。

    他的这台发动机经测试最大输出马力可达到427,最大扭矩更是冲到了542NM。

    而且,测试表明,这台机器的燃油经济性也相当强,理论最低油耗可以达到5.8升每百公里。

    这让郑浩信心大增。

    发动机造出来之后,汽车车壳子和底盘就好办了。

    只需要用料精良一些,然后按照设计图纸给一点点地冲压焊接出来即可。

    当然,这些都是技术活。

    尤其是车身和底盘,都要用最精良的特种钢。

    焊点也要保证足够坚固美观。

    车身和底盘用了十天时间搞定。

    对于郑浩来说,要想凸显这台车的豪车属性,那就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新技术,给人以足够的豪华感。

    本茨和宝马这类车就是靠堆新技术和内部装潢搞出来的。

    而要多使用新技术,那就需要使用到更多的电器元件,像车载雷达、车子大灯的高科技元素,车门电动自吸门锁一定要搞,还有无钥匙启动,电动收起后视镜,自动调节座椅,座椅按摩系统,座椅和扶手加热技术,这些都要逐步地搞上去。

    现在,对于郑浩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安排是中控大屏以及人机交互系统的设置。

    1998年的时候,即便是顶级豪车上也很少又中控液晶屏,中控位置很多都是密密麻麻的旋钮之类。

    加上这个时候液晶屏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车载屏幕非常的少。

    就连最喜欢用新技术的本茨车也只是在极个别的车型上有使用,而且还是很小的一块,还要用按钮来配合才能用。

    也正因此,郑浩认为,自己要想在造豪车这条路上一炮而红,那就需要把中控屏给搞出来。

    不仅要搞出来,还要可以触控,还要有简单的人机交互模式。

    比如,搞一个简单的人工智能,大屏开机之后,车里的人只要用语音就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播放音乐、拨打车载电话(作为豪车怎么能没有车载电话?)、讲故事、讲笑话。

    当然,这些音乐啊、故事啊笑话啊资源都是提前存在车载CPU里的。

    这也就是说,郑浩要搞一个车载电脑系统。

    而且,这个系统还要足够的稳定可靠。

    不能用着用着就出现各种问题。这个是最讨厌的,会把车子的品质给消磨掉很多。

    这个系统费了郑浩挺大精力。

    前世学的是汽车工程系统的他,可是没接触过编程,更对人工智能没一点了解。

    不过,好在他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

    前世还是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知识的。

    这些知识到郑浩这一世要用的时候,就开始在他大脑之中自动地衍生、发展、成熟,然后变成熟练的实践技能。

    就这么地,郑浩发现自己有了高超的编程天赋。

    他用了足足二十多天才开发出了一个车载电脑系统。他把这个系统取名为华威车载电脑系统。

    同时,他也已经准备把自己要造的车子定名为“华威”汽车。

    甚至,车子的logo他都想好了,就用一个花形绿叶标志,叶子摆成一个螺旋形的花瓣,一共7个花瓣,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渐变色。

    郑浩把logo都给在纸上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