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谎言节目:自曝穿越者,震惊世界 > 第19章 人性冰冷!假传诏书,胡亥继位!(求鲜花,评价票!)

第19章 人性冰冷!假传诏书,胡亥继位!(求鲜花,评价票!)

    胡编滥造!

    所有人心里的想法都一样。

    相比较上一期,讲述大秦时的天纵奇才,这一次的楚轩虽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塑造出一个扶苏的形象,但整体的脉络混乱不堪,毫无逻辑可言。

    【江郎才尽!】

    【应该是准备的时间太短了!】

    【第一期结束,到第二期开始录制,顶多就一个星期的时间,肯定不能细细打磨。】

    【偏偏节目组还加大难度,楚神这一轮悬了。】

    从头到尾。

    都透着一股子仓促。

    像是情急之下,匆匆赶制出来的作品,远远没有嬴政出场时惊艳。

    没办法。

    赛制如此。

    只能说楚轩空有才华,却没有提前准备好。

    “你也没想到,自己的第一期,会这么轰动吧。”

    “所以…并未准备后面的故事…”

    魏守拙无奈的摇了摇头。

    难免有些惋惜。

    可以找出来的漏洞提多了,他甚至不知应该从何提起。

    “卓老师,您来?”

    听见旁人的话。

    卓浩然轻咳两声,轻飘飘的询问:“按你所说,扶苏是秦始皇培养的继承人,那后者为何又最宠爱胡亥?还有,明明扶苏更加优秀,胡亥一无是处,为何又是胡亥登基为皇?”

    “请给我们一个解释。”

    这也是观众想问的。

    弹幕区,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形式。

    就连王冰都替楚轩捏了把汗。

    那年轻人几乎被逼到死角,要是不能自圆其说,等待他的就只有含恨淘汰,但要是能破局,就能将情况反转,让情节变的更加跌宕起伏。

    往前走一步,荣誉加身!

    后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

    “很简单,始皇帝对公子扶苏严苛,是想把帝国交到他手中。”

    “甘罗、蒙恬和王离,都是他为扶苏所准备的幕僚。”

    “溺爱胡亥,只是因为他的小儿子,不用继承庞大的国家。”

    逻辑没出错。

    评委们听的越发认真,不愿错过一个字。

    想要知道…

    后面究竟发生什么事,才让扶苏错过皇位,让偌大的皇朝,竟二世而亡。

    “始皇执政时期,欣赏大臣赵高。”

    “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

    “赵高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还不止一次在犯罪的情况下,靠巧言令色逃过一死。”

    卓浩然、魏守拙等人绷紧身子。

    他们不懂写作。

    但出于对历史典故的了解,基本可以判断出,岔子就出现在赵高的身上。

    “公元前210年十月,始皇在第五次中途病倒。”

    “他清楚大限已至,所以决定立储,首选自然就是注定成为贤能君王的扶苏,旋即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诏书,托付给蒙恬。”

    “可赵高却私自扣押遗诏。”

    “他是胡亥的人,又与扶苏不合,一旦后者继承帝位,他的职位即将不保,反倒胡亥年幼无知,一旦登顶皇位,更容易控制。”

    说到一半。

    魏守拙等人都微张着嘴,说不出话。

    都能想象到,扶苏未来的悲惨结局。

    尽管他们清楚,这故事是假的,是谎言,但还是控制不住心境,会被带入进去,为扶苏而难过。

    【奸臣当道!】

    【始皇帝英明一世,但还是临终前看错了人!】

    【这就是二世而亡的原因吧!】

    【我就知道,永远可以相信楚神!】

    “转折很精彩,但你还是没解释清楚。”

    卓浩然微微蹙眉。

    似是看穿楚轩想要转移话题的计谋,再度把话题拉回正轨:“秦朝大臣并非只有赵高一人,始皇驾崩后,他又如何骗过其他人?”

    “公子扶苏虽镇守边关,但麾下三十万军队,又有蒙恬辅佐!想要夺回皇位,不难!”

    他打定主意。

    要把楚轩拽下神坛。

    从节目录制的开始,就没打算给楚轩留面子,每一次开口,击中的都是楚轩要害。

    ……

    “七月丙寅,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

    “胡亥找到第一权臣李斯,合谋篡位之事。”

    “后者从上蔡布衣走到今之人臣之极,期间艰难可想而知,所以一旦得手,绝不会轻易言弃,每个人在权力面前都无比贪婪。”

    “扶苏若上位,丞相势必会换成蒙恬,何来李斯的荣华富贵?”

    帝王家,向来冰冷无情。

    楚轩的语速越来越快。

    全场都感受到了,当时双方斗智斗勇的紧迫。

    几分钟的时间。

    却将人性中的冷酷、无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李斯和赵高假拟圣旨,立胡亥为太子!”

    “以不忠不孝之罪名,令扶苏与蒙恬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