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
祖大寿目光一闪,原本他也对民间有这种传言,感到心中难安,毕竟传播的实在太广泛了。
哪怕,他没有亲眼见到过洪武年间的朱标穿越至此。
可天天围绕着这些传说中,也感到心中有一股压力。
毕竟古代人就是信奉鬼神一说!
但现在。
他听到多铎这么说,下意识的附和:“对!主子说的没错。”
“那些愚民无知,当然是比不上清军的骁勇。”
他也在心里也说服了自己。
“哪来的什么明太祖之子朱标,这可是崇祯年间,一定是有人故意以讹传讹,引起恐慌罢了!”
多铎见他脸色有些阴晴不定,似乎被吓到似的,不免冷笑道:“只有你们这些汉人迷信,都跟个傻子似的。”
“也不知道是怎么建立起王朝的。”
祖大寿听着他不停的贬低,也只能尴尬的陪笑。
多铎对此并不在意。
他十分自信说道:“不过,属于你们汉人的朝廷即将过去!”
“什么朱标之类的,明天全部都将死于我们的马蹄之下!”
后面又是一阵满人的嗷嗷叫声!
似乎他们现在就已经在欢呼胜利了。
...
洪武年间。
下了早朝之后,朱元璋来到书房,却总是静不下心来。
这都过去了这两个月之久了!
他心里更加的担忧朱标。
“现在都后悔,为什么当初要执意留下,倒不如跟着朱标他们一起去,还能够放心一些。”
就在他胡思乱想,静不下心批奏折的时候。
外面传来的太监的通报声,说是刘伯温来了。
朱元璋立即召见。
接着。
一个满头银发,道骨仙风的老者走了进来,正是刘伯温,手里还捧着一本奏折。
朱元璋瞬间收起了心里的想法。
刘伯温将他的奏折呈了上来。
“皇上,这是对各皇子皇孙的辈份排字,请过目!”
朱元璋缓过神来,长舒了一口气,接了过来。
所谓皇家皇子皇孙的辈分排字。就是特有的排字辈。
是朱元璋规定下来的,他的后代,名字第一个字就是辈分,第二个字可以任意取。最前面再加上朱家姓!
这样一来好处就是。
不会到了后面的哪一代,会出现有两个人的名字重名,而且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哪一辈的。
朱元璋规定的排字辈,甚至可以算入‘第五大发明’。
之前这件事他交给了博学多识的刘伯温去办。
现在总算呈交上来了。
首先是朱标的那一栏。
“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
朱元璋读出来之后也是不住的点头,笑着道:“伯温啊,要不说你的文采高,这辈分排的不错!”
“不错!”
刘伯温笑着拱了拱手:“谢陛下。”
朱元璋赞赏完之后,目光随之又扫到了朱棣的那一栏。
“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
看到这里。
朱元璋神色一顿。
总觉得见到这几个字,似乎有什么脑海中的记忆突然浮现,却有隐隐的没有完全想起来。
再次读了一遍。
他才注意到,最后这两个字。
“常由...常由......”
“朱由...朱由......”
他嘴里嘟囔着,却始终还差点儿记起来。
刘伯温有点搞不明白,朱元璋到底想的是什么,但也深知他的脾气,不敢多问。
朱元璋念叨了半天,就是觉得这最后两个字很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便只好先让刘伯温下去了。
这一上午。
朱元璋都心思不定,始终想着这件事儿。
......
终于,他突然间想起来了。
“咱记起来了!”
“朱由检...朱由检!”
“对呀!”
“之前在标儿用神仙手段,知道大明亡国之君的名字,不就叫朱由检吗?”
说到这里。
他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因为......
“朱由检这名字,为什么会排在老四的家谱之中?”
朱元璋浑身一阵,不可置信的说道:“难不成,老四他造反了?”
震惊之后便是盛怒。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把手里的族谱,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气的站起来,来回的走来走去。
“好一个老四!”
“逆子!逆子!!”
这消息对他来说太突然,也太难以接受了。
他一时之间,除了愤怒,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马皇后的声音。
她走进来说道,“大老远的就听到你的声音,又在发什么火?”
“上次御医说了你肝火旺,让你少发火。”
马皇后关心的说道。
可这会儿的朱元璋哪里听得进去啊。
本来就心情暴躁,怒火冲天,看到马皇后进来,更加愤怒。
指着马皇后说道:“瞧瞧你给咱生的好儿子!”
“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玩意儿出来!”
.................分割线...............
唉…数据实在是太低迷了。
作者写的也很难受!!
本来想一天8-10更,早点上架的,
但是数据不行,说看的人少,所以只能更新稍微慢一点,等人数涨起来再爆更。
目前只能存稿了!
如果还有在看的读者大大,请多多支持啊,投数据投评价票,作者都看到的!!!
或者评论区留言鼓励一下,给小作者一点信心!
只要有数据,有鼓励,哪怕一个人、两个人……作者都咔咔的更新!!日更10章不是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