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凤冠五行 > 第87章 再进山

第87章 再进山

    三国时期,南玉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水北调,源起南玉淅川。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

    南玉市物产丰富,猕猴桃、方城丹参、赊店老酒、南玉烙画、黄石砚、桐柏玉叶、南召板栗、西峡香菇、南玉黄牛、南玉玉器………,数不胜数。

    所以如果您诸位帅哥美女到南玉市旅游,一定会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南玉盆地群山环绕,是我国腹心地带,北面伏牛山,东面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

    我们去的方城缺口位于南玉盆底的东北边缘,有ot五界一口ot之称。

    是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南玉盆地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的分界线,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

    五条自然界的分界线纵横交织,形成方城最为神奇的自然景观,堪称壮观!

    我们在方城东北部一个叫读书镇的地方上山,上山之后天色已经大亮,众人站在山顶欣赏着方城美景,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气。我们决定在这里休息片刻,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早晨,远方的山峦山峰峻峭,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稍作休息后我们按照冥风给我的方向往西出发,因为方城缺口是伏牛山脉最东边的终点,所以往西没错。

    冥风的信息是我们必须先找到“方城缺口”,然后往西边走,大约百十里地,进入伏牛山脉深处的原始森林,然后在此还需找到有另一个隐藏的“缺口”,至于能不能顺利找到入口就不得而知了。

    一行九人除了“专家”岁数大点,其他人都是年轻人,一点都不拖泥带水,都快速在林中穿梭。

    “喂,顾问先生,您说我们多久能到目的地?”喜哥忽然问道。

    “这个嘛,如果是我一个人的话,一天……”

    “什么?”

    “我靠,一天?”

    “忒能吹了吧?一天走一百里?还是在山上?

    “切…”

    众人不可置信,都一脸不屑。

    我也觉得不可能,这踏马可是在山上,目前来说还算有路可以走,往前会越来越难。

    虽然不是寒冬,但中原地带的山中早上穿着棉袄都冻的筛糠,到了中午你光屁股还要热死,这就是山里的气候,一个字,“怪哉”。

    众人一阵唏嘘,专家不怒反笑。

    只见专家笑着甩了甩头:“我是说一天是不可能的,嘿嘿”。

    众人更加不屑一顾了。

    “这不废话嘛”

    “啧,怎么一点幽默感没有啊你们?爬山涉水最重要的是什么?气氛!懂吗?”

    “不要总想着急行,分散注意力更有助于前进,这样精神上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对于野外冒险有很大的好处,你们懂什么啊,切…”。

    专家无时无刻不忘装杯。

    不过我觉得这是这货从见面以来说的最靠谱的一段话。

    “正所谓:“尘世有衰荣,山林何……”

    “哎呦,卧槽……”

    只见“专家”摇头晃脑正在吟诗时,脚下一不留神竟然踏空,一个趔趄歪倒在地。

    “哈哈哈哈…”

    众人幸灾乐祸着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专家竟也大笑起来,我也真是服了这人的心态。

    众人急行赶路,苦中作乐,倒也没感到疲惫。洪爷的装备就是不一般,轻便保暖还防剐蹭,早上山里湿气大,我们衣服的外面都湿漉漉的。

    就这么走了大约走了大约三四个多小时,众人来到一处山涧。山涧中有一条小溪,溪水不深,清澈见底。小溪边儿上还有薄冰,众人纷纷来到溪边,用手捧起水来喝。

    “哇,好甜啊!”有人赞叹道。

    “这水可比矿泉水好喝多了。”另一人附和道。

    专家也来到溪边,他看了看溪水,说道:“这水应该没有受到污染,可以直接饮用。不过大家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喝生水,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众人听了专家的话,大家觉得靠谱,纷纷拿出水壶,灌满了清水。因为水太重,带的多了耽误行程,所以我们基本都是压缩食物和少量罐头。

    我们原地休息,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休息片刻后,队伍继续前行。

    就这么走到了天黑,专家说以我们的行进速度至少走了十公里山路。

    大家都是明白人,在场的除了我之外几乎都是内行,狼娃从小在山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