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跟着闻公出场的就是城主夫人詹雁兰,身旁还坐着一个少女,赫然是阮兰月。他们乘坐的马车就没有闻公这样的霸气了,只有四匹独角白马,其中还有一头是在泰安镇缠上梅十三的白马。
那匹白马不同于身边的另外三匹,身上多了一条漆黑的绳索,另一头则牢牢的固定在马车上。白马在人群中感应到了梅十三的味道,朝着梅十三的方位就开始走了过去,逐渐有些偏离了轨道。
驾车的马夫见状,狠狠的抽了一鞭子。似乎那鞭子和束缚在身上的绳索有所联系,那绳索竟然收紧起来,白马轻哼一声,只能回正身位。
车上的城主夫人詹雁兰感觉到了异样道:
“不听话的畜牲,等活动结束再打三十鞭子!”
一旁的阮兰月听到,连忙着急起来,拉着自己的母亲的袖子求情道:
“娘!别责罚小白了,上次被打的五十鞭子,现在身上都还没好全呢!”
“月茹!让公主坐好!”詹雁兰眼尖瞥向公主身旁的侍女。
“是!夫人!公主快坐好,这可是活动大典,可千万别闹出什么幺蛾子啊!”
经过侍女的一番劝说,马车上的闹剧才得以停歇。
随即各方纷纷就位,等待这种盛典开始。
“各位来宾,欢迎各位前来参加我契水城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文武比试大会!”说话的正是坐在广场正中央椅子上的闻公,也不知其运用了什么功法,声音极为洪亮,每一句都有深入人心的听感。
“今年的规则有些许不同,此次大会取消文武间的限制,即参加文试的也可以参加武试,反之亦然。最终获胜者按文武两试的综合排名高低来区分,当然,奖励也随之全面翻倍。
获得第三名的将得到灵石五百块,契水商铺两间,三境武器一件。
第二名获得灵石八百块,契水商铺三间,四境武器一件。
第一名则获得灵石一千快,契水商铺五间,四境防具一件,以及小女阮兰月的八分之一许配权。
所以此次规模空前盛大,老夫邀请了各家各界人员前来!”
只见远处的天空,有成百上千个小点在逐渐放大。
“闻公,原来这次是你小女儿要许配了!怪不得邀请我们前来!”
“闻公!好久不见,许家拜见!”
“南门家拜见闻公!”
顿时天上的小点全部出现在广场特意留出的空地前,这里也摆放了众多华丽的椅子茶桌。显然这群人全是闻公邀请来参加的,众人纷纷入座,也有不少看似与闻公关系极为密切的人上前握手交谈。
“仙人!这些都是仙人啊!”
广场围观的群众都惊呼起来,唯独人群的梅十三师徒俩没有任何反应。
又折腾了一会儿,才结束这番招呼。
“既然如此,大会开始吧!”闻公宣布道。
“铿锵!”一声大铜锣敲响。
“第一天比试正式开始!全部选手入场,先进行文试!”大会主持人喊道。
“啊?还要进行文试吗?我可一点不会!不会这第一步就被淘汰了吧,我都还没打上呢。”听到此话的梅十三顿时头大起来,自己明明听那客栈掌柜说可以单独参加武试,才想着试试身手的。
至于文试方面自己可是一点不会的啊!虽然从小父母也请过教书先生来给自己上过课,可就是对这方面不太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学领域上是资质愚钝。
谁能想到往往有的时候,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
“唉!你这不省心的徒弟,非要报名参加什么比试,这下好了吧!”白兴运无奈叹气道。
“来,这个东西拿着!”
白兴运从自己的随身空间中拿出了一个信纸叠成的纸鹤递给梅十三。
“这是信纸鹤,里面是我们云凉文学院文人的诗篇千篇记载,握在手心就能感受到了,但切记只能用三次,用完了就会失效了。”
梅十三接过这个信纸鹤,感叹道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东西存在。
“师父,你这是叫我作弊!”
白兴运当即一记爆栗就打下去了。
“你不想用就别用,还给我!等下你第一关都不过去,别说我是你师父,尽在外面给我丢人!”
梅十三吃痛的挠挠头,选择先收下再说,万一这第一关很简单的话,自己也可以不用这东西了。
当即文试的台上便站满了一千多个青少年的身影,大部分都是在十到十三四岁的样子。这些孩子都是各大家族的青年才俊,家族未来的希望。谁要是能在这次比试中获得第一名,将来得到契水城公主的许配权,当个驸马攀上闻公一家那就是飞黄腾达。日后家族也能节节高升了。
这次声势较大的家族中有适龄年纪的少年通通前来参加了,其中不乏一些普通人家的少年也来参加了,来碰碰运气。
“上桌,入座,开试!”
主持人,手一挥,上千个少年的身前便出现了一套桌椅。桌椅之上,一副纸笔,纸上赫然写着一副上联。
“浮曦步晨,悬月环素,朝朝暮暮总相循。”
梅十三看着自己眼前出现了座椅有些许吃惊,随后正坐下来,看着眼前的上联,脑袋有些发懵。
梅十三发懵的原因不是他不会,恰得是他正好会。
“是巧合吗?这对联,怎么这么像之前教书先生让我背诵的文章,里面正好有这一句!”
思绪回忆到过去,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避免成为文盲。梅长均柳芳芸夫妇专门花了重金在新唐镇的新唐院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教书先生名叫谷正平。
年幼的梅十三也是十分的懂事,上课听讲也是非常认真。但就是效果极为的不理想,似乎教授的东西根本学不会。无奈之下,教书先生只能让其背诵一些文章,虽然梅十三并不理解,但是死记硬背之下,还是学会了一些内容。
这句对联便是其中之一。
“浮曦步晨,悬月环素,朝朝暮暮总相循。晚霞漫天,落日披彩,年年岁岁惹沉醉。”
梅十三利索的把记忆当中的下联写了出来,写完之后便交了上去。梅十三答的并不算快,整个场子已经有四五十人交了答卷,看来文学造诣高的人绝对不少。
台下的白兴运见状有些惊奇起来,这么快就用上了信纸鹤了吗?在他的心里,还真是不信自己的徒弟是个文学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