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山山,你们在做什么呢?”
这时,刚好邓宁夫妇回来了。
甜甜跑过去抱住邓宁的大腿,撒娇地说:“爹爹,这个大哥哥欺负我。”
邓宁说:“知道了,我替你揍他。”
刘桥以为邓宁只是哄着邓甜,不会真的揍他。
邓宁却来真的,直接拿起木棍,对准刘桥的大腿先来了两棍。
“啊,邓宁大哥,你怎么真的打人?”
“这还能开玩笑吗?”
邓宁拿着木棍追,刘桥满院子跑,邓甜笑得咯咯响。
这一笑,邓甜似乎忘记了铜铃的事。
邓宁终于停下来追刘桥,他把刘桥拉向一边,问:“你来找我干吗?”
刘桥说:“是这样的,邓宁大哥,我需要借你的哨子用一下。”
“借哨子干吗?”邓宁警觉道,他可不会让刘桥伤害他的两个孩子。
刘桥看着邓宁的神情,就知道是他误会了,说:“邓宁大哥,别误会,我借哨子是用来打开阳湖的门。”
“是谁告诉你的?”
邓宁一听,他的神色变了又变,刘桥不知道邓宁是不是有什么事,但他清楚要把实情说出来,才有可能借到哨子。
刘桥真诚地说:“是一个小孩告诉我的,年纪和邓山差不多大。”
邓宁好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对刘桥说:“你等我一下。”
刘桥感到很奇怪。
邓宁急忙把邓夫人叫到身边,说:“有情况,你跟我进来。”
他们夫妻进入了房间,邓宁在柜子里找了一个包裹出来,他打开,拿出一张纸条。
“你拿这个出来干吗?”邓夫人问道。
“有情况了,我再确认一下。”
邓宁拿着纸条,看了看上面的内容,说:“刚刚刘桥说要借我的哨子打开阳湖,他还说是一个小孩告诉他的,小孩与邓山差不多大,说不定那个小孩就是上面说的要找的人。”
邓夫人也赶紧拿过纸条确认,当初他们捡到邓山和邓甜时,旁边就放着一个包裹,包裹里有一些衣物和哨子、纸条。
纸条上写着,有三个孩子是一起的,现在只有两个在这里,还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在哪里,希望捡到这两个孩子的人把另一个找到。唯一的线索就是另一个孩子知道哨子的用途。
按照纸条上所写的内容,刘桥说的那个孩子,肯定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邓夫人很激动,急忙出来,拉着刘桥的手说:“刘兄弟,你说的那个孩子在哪?我们要去见他。”
刘桥不明所以,说:“那哨子……”
“放心,只要找到那个孩子,我就把哨子借给你。”
邓宁走出来说道。
刘桥高兴地说:“好,那我们出发。”
邓宁和邓夫人赶紧收拾东西。
邓夫人问邓宁:“我们要带两个小孩去吗?”
邓宁思考了一会儿,说:“带过去吧,既然他们是一起的,带过去,正好容易相认。”
邓夫人觉得很有道理。
不久,大家就随着刘桥出发。
现在多了好几个人,还有小孩子,他们前往阳湖的速度慢了下来。
这次来到阳湖,刘桥他花了两天半的时间。
刘桥兴冲冲地找那个少年郎,可发现少年郎并不在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