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冰霜界外北方十万里,有一处高山,此山之上,有一个亭子,名为风波亭,这山,我们也就习惯性的称其为风波山。风波山上,有十万野魂,虽然修为大多只是筑基,但是在统帅的带领下,就算是元婴魂修,也无法对他们进行灭杀。”
听到风波亭三个字,苏林的脑海中当即浮现出武穆的英姿,正在这时,吴子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这统帅,名叫武穆,率领麾下鬼修,维持这一方平安。随同武穆守山的,还有其子,单名一个云字,又名应祥。这应祥虽然统兵本事一般,却极为好战,曾经以结丹初期修为,击杀了结丹后期强者。这父子二人,占据风波山,保护了十万野魂平安。”
苏林自然知道武穆的往事,那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话语当即浮现脑海,如果能将即忠心耿耿,又有大帅之才的武穆招到麾下,自己自然不会吝惜两粒凝魂珠。凝魂珠一共只有一百零八颗,如今,已经用去了五粒,剩下那些,只有盖世奇才,才有资格使用。
苏林问道:“吴将军,你和那武穆可曾有过交往?”
吴子点了点头:“我和他也打过交道,那时,我在野外游荡,无意中闯进了风波山范围,正好遇到武穆练兵,我见他练兵方法巧妙,便有意与他交流,于是在风波山上,住了几个月。”
“虽然武穆极力邀请我留在山上,但我知道,如果我上了山,也只能当他的副手,我的夙愿,是单独统帅一军,所以,我拒绝了他的好意,离开了风波山。”
苏林暗想,以吴子的才能,也确实不会甘心居于武穆之下。
吴起从身上取出一对大锤,说道:“我曾经答应送给武穆之子应祥一对大锤,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这对锤,却是我跟随主公之前,无意在野外获得,名为擂鼓瓮金锤,我看很适合他使用,主公持此锤去找武穆,我想,以武穆的性格,他不会放弃这个重生的机会。”
苏林接过双锤,掂量了一下,这对锤沉重无比,锤身上,透露出浓郁的血腥之气,可见不知道有多少亡魂死在了锤下。
苏林将双锤收好,又问道:“除了这武穆,你可知道是否还有其他人选?”
吴起又想了许久,说道:“还有二人,依我看都是大才。一人名为韩淮阴,他聚集了数十万鬼修,在一处名为临淄的山谷修行,自称为齐王。我曾与他一起探讨过带兵之道,以我看来,韩淮阴的统兵才能,绝对不在我之下。”
听到汉初三杰韩淮阴的名字,苏林内心大喜,这可是史上最好的统帅,可惜没有得到善终,如果能将他收服,在接下来的战事之中,一定能所向披靡。
至于韩淮阴是否愿意跟随自己,苏林觉得,这还真不算是什么问题。身为野魂,本就不容于天地,整日在野外飘荡。如今,自己能够给他重回阳间,统领大军的机会,只要不是智力低下,就不会拒绝,要是谁说韩淮阴的智力不足,那有问题的肯定是其自己。
苏林忙问道:“韩淮阴所在的临淄,具体方位在哪里?”
“临淄位于幽冥界东,大约十万里之外,我也只记得大概方位,不过,韩淮阴在临淄的名声极大,只要靠近临淄,一问齐王,应该是人尽皆知。”
苏林暗暗记下韩淮阴所在的位置,又听吴子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大才,应该能够入主公法眼。其人复姓诸葛,人们都称呼他为卧龙先生。”
听到卧龙的大名,苏林一下子站了起来,在苏林的故乡,几乎无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这卧龙先生并非冤死,如何也没有进入轮回呢?
吴子见苏林有些激动,知道主公应该是听说过卧龙的名字,这也难怪,自己曾经和卧龙先生交谈过三日三夜,对他的见识,很是折服。
吴起说道:“诸葛先生就住在距离风波山不远的五丈原,他即不依附于武穆,又不与其他势力交往,每日只是自我修行,常常叹息‘汉室衰微,于心不甘。’”
苏林听了,内心一动,这卧龙先生没有入轮回,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心有羁绊,阴差阳错之下,流入到了阴间界野外。
吴起继续说道:“卧龙先生的统兵能力,应该在我之下,但也不会相差太远,但是在处理内政,出谋划策这方面,我就远不及他。并且,卧龙先生善于布置各种阵法,主公,你不知道,野外之魂,步步都是危机,除非是依附于其他势力,单独的孤魂,很难生存。这卧龙先生,极具慧眼,他将住处,安置在风波山附近,借助武穆的名声,降低了很多风险,并且在所住庭院周围数里,布下阵法,等闲之人,根本无法靠近。”
苏林自然知道卧龙的本事,历朝历代,都盛传着他的事迹,可以说是臣子们的楷模。如今,既然知道了他的消息,苏林暗想,自己就算是学那刘皇叔,三顾茅庐,也要将诸葛先生带走。
苏林知道,诸葛先生并非是甘于平凡之人,如今困守五丈原,也是出于无奈。一个野魂,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在这修真界,还是修真界的阴间,又能有什么出路呢。
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唯一的办法,就是跟随苏林,重返阳间,在星域战争中,崭露头角。苏林暗想,要是能够得到诸葛卧龙的帮助,再加上其他统帅带兵,自己这一路远征,必然会所向披靡。
不过,人才还是不够,回去之后,面临着分兵,吴子、武安君、伍员等人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一旦分兵,这些人很有可能会被丰裕和阴飞扬要走,就算他们不说,自己也不放心让他们二人统兵,毕竟,此二人和自己一样,自身修为不错,却不是带兵之才。
不仅要把吴子、武安君放走,如果自己这一次阴间之行,有足够的收获,那就还要多给他们几个人才,三路远征,一路都不能出问题,这是苏林分兵的底线。
苏林看了看吴子,说道:“这几个大才,都是极好,吴将军,你可还有其他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