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金瞳鉴宝师 > 第191章 精品率有些高了

第191章 精品率有些高了

    新出炉的一批曜变天目盏终于是冷却下来了。

    马观原第一个跑了过来,想要看看这些东西的水平怎么样。

    说实话,他对沈睿的选择有些怀疑。

    虽说这东西在倭国很贵,可是这也只是沈睿的一家之言,是不是真的,他也没有求证过。

    而且曜变天目盏的制法,除了闽省那一个厂子还有人会之外,沈睿又是从哪里学会的。

    随手拿起一个,马观原看了一下,就愣住了。

    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

    这个茶碗里有十个有着各种颜色的光圈,这光圈就是曜变,曜变越多,就代表烧得越成功,自然也就可以卖更多的钱。

    之前查的被拍卖的宋代曜变天目盏,就有十二个曜变,那是绝对的极品中的极品。

    结果没想到他随手一拿,第一个就是十个曜变的,这绝对是精品了。

    马观原笑道:“我这运气可真好啊,第一个就拿了一个精品。”

    曹云灵说:“我这里也有十个曜变呢,睿哥,你看是不是精品?”

    马观原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啊。

    他马上凑了过来一看,真的有十个曜变。

    只是可惜,这个碗有汽泡,算是残次品。

    沈睿说:“这是残次品,砸了吧。”

    曹云灵可惜地说:“啊,这么好的碗还是残次品啊?”

    “你看这里,都是汽泡。”

    “你不要砸了吧,我拿回去收藏,这毕竟是我开炉拿的第一个碗。”

    “后面有更好更完美的,你在那里面选一个不好吗?”

    “不要,我就要这个。”

    沈睿点点头说:“行吧,你要就收好吧。”

    “谢谢睿哥。”

    说完,她来凑过来亲了沈睿一下。

    马观原笑道:“你们小两口要秀恩爱,去别的地方行吗?我们老家伙可受不了。”

    许武说:“是啊,这狗粮我们可是吃够了。”

    沈睿摇摇头,把自己手上的碗放到了一边。

    那里是合格的碗放的地方,不合适的一律砸了。

    马观原大吃一惊说:“什么?你这也是精品?”

    他凑过来一看,八个曜变,同时没有汽泡,釉色也完美。

    “怎么精品率这么高啊?”

    他们才看了前四个,结果就有两个是精品,这可是50的精品率了。

    要知道马观原自己烧的郎红,第一窑成功率才2,两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沈睿笑了一下,这当然不能比了,他有外挂,马观原可没有。

    马观原一开始是震惊,之后就有些麻木了。

    因为沈睿的精品率真的有些太高了,他第一窑烧了两百个,结果有二十个精品,精品率达到了10!

    比马观原的足足高了五倍,这个成就足以让马观原汗颜。

    马观原也不是第一次烧,事实上他烧了五次了,之前把北宋五大名窑都烧了出来。

    只是精品率一直很低,都是保持在1到2之间。

    结果现在跳出来一个10精品率的,他也感到好奇。

    “小沈啊,你这有什么诀窍,能教我一下吗?”

    马观原之所以这么肯定,就是因为这个机率真的太高了,如果只是3、4也就罢了,那可能只是他一时运气好。

    可是高了五倍,这就绝对不是运气了。

    沈睿笑了一下说:“这样吧,下一炉你烧郎红的时候,我帮你改进一下吧。”

    “多谢你了。”

    马观原说完,又抱怨道:“你小子,怎么不提前说你有绝招,早知道这样,我就不用浪费三窑的材料了。”

    沈睿淡淡地说:“如果没有事实摆在你面前,你会信我吗?”

    马观原不说话了,理还真是这个理。

    他是一个烧过好几次的老手,而沈睿只是一个新人。

    如果没有这一窑的事实摆在眼前,他才不会信沈睿说的话呢。

    马观原叹道:“我错了,以后你的话,不管是什么,我都听。”

    沈睿笑了一下说:“不用这么在意。”

    过了一天,马观原的第三炉出炉了,精品率还是和前面两炉一样,保持在2。

    这个速度,离他要五百件精品的数量差得实在是有些远。

    所以他认真地说:“小沈,这次你帮我改进一下,事成后,我分一百只精品郎红给你!”

    “那就多谢了。”

    现在精品郎红的卖价也在七八万一只,当然这是指新烧的,如果是清代的郎红,那可是要几十万一只的。

    马观原分沈睿一百只,那也有七八百万了。

    接下来重新准备烧郎红,在塑形这一步,沈睿没有出声,让工人做就是了。

    可是到了上釉这一步,沈睿说:“先不急着上釉,先进炉用两千度高温烧二十三分钟,然后拿出来再上釉!”

    “啊?哪有这样的操作?”

    “你就信我的,试这么一炉!”

    马观原想起之前他说过的话,不管沈睿说什么,他都会信。

    于是他咬咬牙,同意了沈睿的做法。

    工人把塑好形的泥胎送进沪子里,烧了一会,再拿出来,这已经成了陶器了。

    当然因为还没有烧透,只是外表陶化,内部还是泥。

    “接下来就是上釉。”

    一个工人画了一会,吃惊地说:“真的啊,这样上釉可太方便了,不会弄坏泥胎!”

    因为之前上釉的时候,还是泥,力气大一点就会坏掉,而这种烧了之后再上,只要不往地上摔,怎么用力都没关系。

    这样可以画得更好,同时损坏的机率也大大的降低。

    马观原眼前一亮,问道:“这个手法可以放在所有瓷器上面吗?”

    “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哥窑可以,汝窑、粉彩这些都不行,珐琅彩可以,可是温度和时间都要重新调整。”

    许武说:“老板,你这办法要是传出去,会引起轰动的。”

    “是啊,这可是把几百年的烧瓷技术进行了一个大大的改革!”

    沈睿笑了一下说:“别人相学的话,可是要交学费的。而且我想别人也不一定愿意学!”

    “这到是,这种新技术毕竟有风险,而成功的瓷厂肯定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管他的,我们先用了再说。”

    两天之后,用上了新技术烧的郎红终于是出炉了,然后把马观原乐开了花,因为精品率也提高到了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