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睿哼着轻快的小曲,脚步似带着风,回到了家中。
他手中的鱼篓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银光,仿佛装着的是一篓子珍宝。
“妈,我回来了!”李文睿刚踏入家门,就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屋子里回荡。
母亲文秀闻声从里屋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问道:“儿子,今天钓了多少鱼呀?”
李文睿满脸得意之色,将鱼篓递到母亲面前,还调皮地朝她眨了眨眼,那模样就像个等待夸奖的小孩子。
文秀接过鱼篓,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惊喜地说道:“哟,都是河鱼呢,还不少,这得有一斤多吧,儿子你可真能干!”
她边说边竖起大拇指,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对儿子的赞许。
李文睿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道:“妈,这不算啥,今天运气好。这河鱼可新鲜了,等会儿我来做饭,把这些鱼烧了,现吃味道才最好呢。”
文秀看着李文睿,眼中满是慈爱,笑着点了点头:“行,那你去做吧。
现在你做饭的次数多了,手艺也是越来越好了,妈都习惯吃你做的饭啦。”
李文睿自信地拍了拍胸脯,说:“妈,您就等着尝尝我的手艺吧,今天这鱼我保证烧得又香又嫩。”
说完,他接过鱼篓,朝厨房走去,走路的姿势轻松自在,嘴里依旧哼着那不成调的小曲,显然对即将大展厨艺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文秀看着李文睿的背影,眼中的幸福都要溢出来了,她轻声嘀咕道:“这孩子,真是长大了。”
随后便转身去忙自己的事,嘴角始终挂着一抹微笑,心里已经开始期待儿子做的鱼了。
李文睿在厨房忙活起来,他站在水池边,看着鱼篓里那些活蹦乱跳的河鱼,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些河鱼虽然美味,可每一条都不大,处理起来还真有些麻烦呢。
母亲文秀听到动静走了过来,关心地说:“儿子,这鱼这么小,不好弄吧,妈来帮你。”
李文睿抬起头,笑着朝母亲摆了摆手:“妈,不用啦,您去忙您的,看店去吧,这儿我能搞定。”
文秀还是有些不放心,叮嘱道:“那你小心点啊,别伤到手。”
李文睿点点头:“知道啦,妈。”
李文睿看着这些新鲜的河鱼,心里琢磨着做法。
这种新鲜的河鱼,红烧或者香煎都很不错。
他咂了咂嘴,自言自语道:“还是红烧吧,我最喜欢吃红烧的啦。”
突然,李文睿想起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梗,说的是父母好像从不挑食,孩子挑食就会被父母念叨,以前他觉得是孩子的问题,可后来才明白,是因为父母买菜的时候就不会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啊。
想到这儿,李文睿不禁笑了笑,看来这做饭还是得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
他开始处理鱼,手法虽说不上娴熟,但也有模有样。
他先把鱼一条条从鱼篓里捞出来,小鱼在他手中挣扎着,溅起的水珠洒在他脸上。
李文睿嘟囔着:“小家伙,别闹。”
他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鱼肚,把内脏清理干净,然后放在水龙头下仔细冲洗。
在这个过程中,他眼神专注认真,额头上渐渐冒出了一些汗珠。
处理完鱼后,李文睿开始准备其他配菜。
他琢磨着,中午有河鱼了,再烧个辣椒鸡蛋吧,再弄一个素菜,打个汤就行了。
他拿起几个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鸡蛋液流进碗里,金黄诱人。
接着他又切起了辣椒,菜刀在案板上有节奏地响着,“咚咚咚”,辣椒的清香很快在厨房里弥漫开来。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响起了炒菜的声音。
李文睿先把红烧鱼下锅,热油和鱼接触的瞬间,“嗞啦”一声,油烟顿时升腾起来。
他熟练地翻炒着鱼,接着依次加入各种调料,厨房里很快就弥漫着红烧鱼那诱人的香味。
随后,他又开始炒辣椒鸡蛋,动作行云流水一般。
最后,他烧了个简单的素菜汤。
很快,午饭就弄好了。
李文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满意地看着餐桌上的饭菜,大声喊道:“妈,吃饭啦!”
就在这时,李文睿的老爸哼着小曲,晃晃悠悠地从外面回来了,看样子是刚打完牌。
一进屋,他就闻到了那诱人的鱼香,眼睛一下子就被餐桌上的红烧河鱼吸引住了。
“哟,今天有河鱼啊?哪儿来的?”老爸好奇地问母亲。
母亲文秀笑着回答:“你儿子钓的,厉害吧!”
老爸一听,满脸惊喜地看向李文睿,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儿子,真不错啊!这鱼看着就好吃。”
李文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挠头说:“爸,您快尝尝。”
老爸迫不及待地坐下,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轻轻咀嚼了几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边点头一边含糊不清地称赞道:
“嗯,味道真不错!这鱼可真鲜啊,儿子手艺有长进。”
他那满意的神情溢于言表。
母亲也夹了一块鱼尝了尝,眼中露出惊喜的神色:“是啊,儿子,这鱼烧得真好吃,比我做的都好呢。”
她微笑着看向李文睿,眼神里满是慈爱。
李文睿听了父母的夸奖,心里乐开了花。
他也夹了一块鱼放进嘴里,鱼肉入口即化,鲜美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不禁在心里暗暗赞叹。
他心想:“这鱼味道这么好,有食材新鲜的加持,这道菜的水平估计都快有三级了吧。
这也正常,毕竟好的食材是做出美味的关键,那些真正好的饭店,用的食材基本都是市面上最好的,不然怎么能做出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呢。”
李文睿看着父母吃得开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睛都笑得眯成了缝。
他高兴地说:“爸妈,你们喜欢吃就好,多吃点。”
说着,他又给父母各夹了一块鱼。
一家三口吃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一盘子红烧小河鱼就被吃得精光,他们还都有些意犹未尽呢。
这鱼真是又嫩又鲜美,每一口都让人陶醉。
李文睿一边回味着鱼的味道,一边琢磨着:“我假期反正也没什么事,以后早上锻炼完了,可以去河边钓钓鱼。
等太阳大了就回来,这又能放松身心,还能赚钱呢。
这些河鱼可真好卖,拿到路边随便哪家饭馆都能轻松卖掉,虽说价格没有今天大叔给的那么高,一般也就二三十块,但这也不便宜啦。”
想到这儿,李文睿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以后悠闲又有收获的钓鱼时光,眼神中透露出期待。
他舔了舔嘴唇,似乎还在留恋鱼的味道,同时下定决心要多去钓鱼。
吃完饭后,李文睿感觉浑身黏糊糊的,便起身往楼上走去。
早上钓鱼出了不少汗,做饭时又沾了一身油烟,吃饭时热出的汗更是让他难受。
他一边走,一边嘟囔着:“得好好洗个澡,这一身味儿。”
洗漱完毕后,李文睿躺在床上,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他觉得这假期第一天过得可真不错,身心得到了放松,还赚了钱,又吃到了美味的河鱼,真是充实。
他嘴角微微上扬,带着满足的笑容,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准备醒来后再去完成作业和写。
而在周立伟家,情况则有些不同。
中午,周立伟空着手回到家,刚一进门,他老妈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老妈看着他两手空空,皱起眉头问道:“儿子,你这是怎么了?不会一条鱼都没钓上来吧?”
周立伟心里“咯噔”一下,不过他不敢迟疑,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二十块钱,递向老妈,笑嘻嘻地说:
“妈,我和李文睿一起钓的鱼,我的那份卖掉了,赚了二十块呢!”
他说话的时候,眼神有些闪躲,但还是努力装出一副坦然的样子。
周立伟老妈看到递过来的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哟,儿子,你居然会赚钱啦?这可真是头一遭啊!”
不过,她还是有些怀疑,眉头微微皱起,盯着周立伟的眼睛问道:“这个真的是你钓鱼换来的?”
周立伟因为这钱确实是卖鱼所得,所以强装镇定,抬高声音回答:“当然是啊,妈,我还能骗您不成?”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衣角,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周立伟老妈看着儿子的表情,还是觉得有些狐疑。
她凑近周立伟闻了闻,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传了过来,心里便明白了几分。
再想想这孩子平时身上也没什么钱,现在一下子拿出二十块,看来应该是真的卖鱼赚的。
她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伸手摸了摸周立伟的头,夸赞道:“儿子,真不错!都会赚钱啦,比你爸强。”
周立伟听了夸奖,心里松了口气,嘿嘿笑着。
老妈接着说:“快去洗洗,等下吃饭。”
说完,就把那二十块钱收了起来。
周立伟有些无奈,但也不敢反抗,应了一声便往卫生间走去。
等他离开后,老妈还在嘀咕:“这孩子,可不能让他手里有钱,不然肯定乱花,还是我帮他保管吧。”
周立伟来到卫生间,关上门后,长舒了一口气。
他靠着门,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然后,他快速地脱下鞋子,从鞋垫下面拿出那三十块钱。
那三十块钱因为在鞋里放着,已经有些发臭,但周立伟可顾不上这些。
他拿起钱,兴奋地在脸上蹭了蹭,还猛亲了几口,嘴里嘟囔着:“宝贝啊,可差点就保不住你们了。”
他坐在马桶上,眼睛放光,心里盘算着:“这三十块该怎么花呢?买零食?买玩具?还是买新的游戏卡呢?哎呀,想想就激动。”
他一边想,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那笑声在小小的卫生间里回荡,满是对拥有这笔“私房钱”的喜悦。
另一边,老师们也迎来了假期。
当老师的好处在这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充足的假期着实令人羡慕。
然而,假期对他们来说,也并非完全是放松的时间。
他们大多把试卷带回了家批改,此时桌上堆满了试卷。
他们得趁着假期把试卷批改完呢,初三的老师就更辛苦了,不仅要批改试卷,还得提前一天返校,将所有成绩汇总,这样新学期开始时,成绩就能第一时间公布了。
五班的各科老师都在忙碌着。
他们都察觉到了李文睿近期的巨大变化,这孩子就像突然开窍了一般。
所以,批改试卷的时候,老师们不是提前把李文睿的试卷挑出来,就是专门先批改他的。
每改一道题,老师们的脸上就多一分欣慰。
当看完整个试卷后,老师们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彼此交流着:
“这李文睿真不错啊!照这个情况,这次年级单科第一非他莫属了,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呀!”
不过,在批改其他同学试卷的时候,情况就复杂多了。
有些成绩好的同学的试卷,会让老师看得连连点头,笑容满面;可遇到一些成绩差的试卷,老师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那些认真负责的老师,会为学生的低分感到气愤,甚至会一边批改一边叹气,嘴里念叨着:“这孩子,怎么就不好好学习呢!”
他们会为学生的错误感到惋惜,为他们浪费的学习机会而懊恼。
而那些心态比较“佛系”的老师,虽然也会为低分而无奈,但不会过于生气,只是平静地批改,想着:“学生成绩有好有坏,这很正常。”
李文睿此时还沉浸在假期的悠闲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在放假第一天就已经有了大致结果。
毕竟,不是所有老师都一放假就开始批改试卷,有些老师也想先好好休息一下,还有些有拖延症的,恐怕不到假期最后一天都不会动手批改。
在李文睿的记忆里,初三下学期简直就是考试的“噩梦”。
那时候基本上每天都有考试,小考频繁得如同家常便饭,大考也是隔三岔五就来一次。
老师们要批改的试卷堆积如山,根本忙不过来。
而且,很多老师不止带他们一个班,其他毕业班的课程也需要他们负责。
就一个老师,面对那么多试卷,就算不吃不喝也改不完啊。
于是,老师们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学生互相批改试卷。
就像有一次,两个班级的试卷被发了下来,老师站在讲台上开始讲解题目。
教室里有些喧闹,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讲,一边对照自己手中的试卷批改。
李文睿刚开始觉得还挺有趣的,他拿着同桌的试卷,认真地看着,遇到和自己答案不一样的地方,就格外仔细地听老师讲解,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在当小老师一样。
他会和同桌小声讨论,“你看,这道题你怎么这么写呀?老师说应该这样……”
同桌则会恍然大悟或者据理力争,教室里充满了这种讨论的声音。
然而,随着这种互相批改的次数越来越多,李文睿渐渐没了兴趣。
每次拿起试卷,他都觉得有些厌烦,心里想着:“怎么又要改试卷啊,真麻烦。”
那种最初的新鲜感早已消失殆尽,只剩下机械地听和改,只盼着快点结束这枯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