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流水一般,不知不觉过去了好几天。
每天清晨,李文睿总是早早地起床,带着他那套心爱的钓鱼装备,兴高采烈地前往河边。
他脚步轻快,就像只欢快的小鹿,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那轻松愉悦的旋律在空气中飘荡。
来到河边后,他熟练地摆弄着鱼饵,那双手就像灵动的蝴蝶,三两下就把鱼饵准备好,然后潇洒地一甩杆,鱼钩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入水中。
他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鱼儿上钩。
阳光洒在他那专注的脸上,像是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清晰地勾勒出他认真的神情。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浮漂,就像盯着稀世珍宝一样。
一旦浮漂有了动静,他便迅速拉杆,动作一气呵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像个打了胜仗的小战士。
钓完鱼后,他会把鱼带到熟悉的酒店卖掉,这几天他的运气都不错,每次都能卖个50元左右呢。
回到家后,李文睿总会把一部分鱼交给母亲文秀。
这些天,家里天天吃河鱼,母亲看着满屋子的鱼,有些无语的对李文睿说道:“儿子,这鱼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天天吃啊。
你把剩下的收拾一下,弄干净,咱们拿去晒起来,做成干河鱼,以后也能吃。
这干河鱼可有一番特别的味道,和新鲜的鱼可不一样呢。”
李文睿听了,仔细想了想,觉得母亲说得很有道理。
这几天天天吃河鱼,就算河鱼再美味,吃多了也会腻。
最近父亲看到河鱼都没什么新鲜感了,吃得也少了。
于是他笑着回答:“好嘞,妈!我这就去弄。”
说着,他便把鱼篓提到院子里,蹲下身子开始处理鱼。
他一边清理鱼内脏,一边眉飞色舞地和母亲说着钓鱼时的趣事,手上的动作不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下午的时候,李文睿就会在家里写或者学习。
他坐在书桌前,时而眉头紧锁,像是被难题困住的小兽,正在努力思考情节的发展;
时而又像被灵感之神眷顾,奋笔疾书,快速地把脑海中的灵感记录下来。
当他学习的时候,又是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眼睛紧紧盯着练习题,嘴里念念有词,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了,他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这几天,周立伟一直跟着李文睿一起去钓鱼。
每天早上,两人结伴走在去河边的路上,有说有笑,那笑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
周立伟虽然收获没有李文睿那么丰富,但他也非常努力。
每天辛苦一早上,他也能钓到一两斤鱼呢。
毕竟李文睿找的钓鱼地方鱼都比较多,所以周立伟跟着他也沾了不少的光。
有一天,李文睿去周立伟家。
他刚一进门,周立伟的妈妈张婶就看到他了,满脸热情地迎了上来:“哎呀,是文睿啊,你可来了,快进来坐。”
李文睿笑着回应:“张婶,我来看看立伟。”
张婶拉着李文睿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地说:“文睿啊,婶真得好好谢谢你,带着立伟去钓鱼。
你不知道,这孩子以前就知道玩,现在每天都能带回几十块钱呢,我可高兴了。”
李文睿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张婶,您别这么说,我俩一起钓鱼也挺好玩的。”
张婶的心情变得有些担忧,她看着李文睿说:“不过啊,文睿,婶还是得拜托你,你们天天去河边,还是有危险的,你帮忙多照顾着点立伟。”
李文睿连忙点头,语气坚定地说:“张婶,您放心吧,我会的。”
张婶这才松了口气,又笑着和李文睿聊起了家常。
李文睿不知道周立伟对这几天的收获满不满意,但他能想象到张婶的开心。
他看着张婶那充满欣慰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
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钓鱼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注意安全,可不能让父母们担心。
而周立伟呢,他每天跟着李文睿,虽然有时候也会抱怨鱼不好钓,但其实心里也很高兴。
毕竟他能感受到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还能得到妈妈的夸奖,这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很快时间就来到,放假的第六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屋内。
李文睿刚吃完早饭,正坐在桌前发呆呢。
这时,他听到老爸和老妈在客厅说话:“等会儿得去县里进货,估计下午才能回来。”
李文睿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就像听到了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一样,赶忙从椅子上弹起来,像一阵风似的冲向客厅。
“爸,我也要去!”李文睿急切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就像一只渴望出门玩耍的小狗。
老爸有些诧异,停下了,老妈的交谈,转过头看向他。
老妈则在一旁,眼中露出一丝犹豫。
老爸皱了皱眉,问道:“你要去干嘛?”
李文睿清了清嗓子,兴奋地回答:“我想去县里买点东西,主要是想去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我想要的书,我想买几本回来。”
老爸一听是买书,神色缓和了不少,想了想说道:“好吧,那就你和我一起去吧。
你之前晕车,要不要先吃点晕车药?”
李文睿挠了挠头,他其实也不太清楚自己现在还晕不晕车,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决定去吃点晕车药。
他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大声回应:“好嘞,爸,我去吃点药。”
说完,就跑去翻找晕车药了。
在吃药前,他没忘记给周立伟家打个电话。
电话拨通后,传来张婶熟悉的声音:“喂?”
李文睿赶忙说道:“张婶,我是文睿啊,我今天要和我爸去县里,您跟立伟说一声,别来我家找我钓鱼了。”
张婶在电话那头笑着回答:“知道啦,文睿,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啊。”
李文睿应了一声:“好的,张婶,再见。”
挂了电话,李文睿吃了晕车药后,就和老爸来到门口等车。
原来,老爸昨天晚上就已经叫好车了。
毕竟是去县里进货,要是不叫车,光靠人力可没办法把货物带回来。
他们家的店不大,一年也就去县里进货两三次,平时大多是在镇上的批发店购买货物。
虽然镇上的货比县里贵点,但胜在方便,只是赚得少些,所以主要的货物还是得从县里进。
没一会儿,约定好的车就来了。
那是一辆大面包车,看起来有些破旧,但空间很大。
李文睿好奇地打量着这辆车,老爸笑着说:“别看这车不起眼,把椅子放好能坐不少人呢,要是把椅子拆了,就能拉货啦。
之前不还有个笑话嘛,说开车的时候可别招惹开大面包的,因为你都不知道里面能下来多少人。”
李文睿听了,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声在门口回荡,清脆又响亮。
司机是个大叔,他从车窗探出头来,大声喊道:“李老板,准备好啦?咱们可以出发了。”
老爸应了一声:“好了,走吧。”
李文睿坐在车上,一开始兴奋地望着窗外,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两颗闪烁的星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满心期待这次县里之行。
可没过多久,他就感觉有些不对劲,胃里开始泛起一阵轻微的不适感,脑袋也有点晕晕乎乎的,就像有一团棉花塞在里面。
他皱了皱眉,心里想:“看来晕车这毛病还是没跑啊,难道和身体素质真没多大关系?”
他试着动了动身体,想缓解一下这种难受的感觉,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想起以前晕车的经历,那次从老家去魔都,坐大巴吐得昏天暗地,胃里最后只剩黄水,那难受劲儿至今都刻骨铭心,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李文睿决定试试自己的金手指,他集中精神,试图用金手指控制自己提高注意力。
然而,他刚一尝试,就感觉头晕得更厉害了,那种眩晕感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他席卷而来,一波比一波强烈。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像一张白纸一样,额头冒出了冷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啊,这可不行!”他赶忙关闭金手指,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暗自庆幸自己反应快,不然真要吐出来了。
他意识到金手指也不是万能的,有些懊恼地摇了摇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无奈。
他闭上眼睛,开始沉思解决晕车的办法。
他回想起自己曾了解到晕车和大脑有关,车辆行驶中的各种动作会让前庭系统给大脑传递信号,如果和视觉信息冲突就会晕车。
“可我现在还没办法控制大脑呢,要是能控制大脑,开发一下,我不得成天才啦,说不定比爱因斯坦还厉害呢。
金手指也许以后能做到,但现在肯定不行。”
他在心里默默想着,眉头紧锁,嘴唇微微抿着。
突然,他灵机一动,既然提高专注力不行,那试试控制自己闭眼沉思呢?
他再次集中精神,这次是引导自己进入沉思状态。
随着他逐渐沉浸其中,他的神情渐渐放松了下来,眉头不再紧皱,脸上的肌肉也舒缓了。
他整个人像是进入了一个安静的世界,外界的晕车不适似乎被隔绝了。
他靠在座椅上,半睡半醒间,身体不再紧绷,双手也自然地放在腿上。
周围的嘈杂声渐渐远去,他感觉自己舒服多了,那种难受的晕车感在慢慢消退。
他轻轻舒了一口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松的微笑,就保持着这个状态继续乘车,心里默默期待着这次县城之行能顺利一些。
李文睿的老爸在一旁看着他,一开始还担心他晕车难受,看到他渐渐平静下来,也松了一口气,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和司机大叔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时间在车轮的滚动中缓缓流逝,一路上山路蜿蜒曲折,犹如一条盘旋的巨蟒。
那山路十八弯,不停地绕来绕去,老家与县城之间的直线距离本不过几十里,可这山路却像故意捣乱似的,硬是把路程拉长到了一百多里。
车子晃晃悠悠地行驶了两三个小时,期间,路上的车辆虽不多,但那数不清的弯道就像一个个关卡,让车速怎么也快不起来。
李文睿靠着金手指的帮助,静静地躺在座位上。
虽然这样能缓解晕车的痛苦,让他感觉舒服一些,可长时间的安静也让他觉得有些无聊。
不过他也没办法,和晕车的难受比起来,无聊也就不算什么了。
一路颠簸之后,终于抵达了县城。
车辆驶入县城,道路状况立刻好了起来,平坦又宽阔,没有了之前的颠簸,车速也慢了下来。
李文睿感觉自己的晕车症状完全消失了,他迫不及待地睁开眼睛,打量起这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县城。
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李文睿有些诧异,他发现这个县城真的有些破旧。
县城的建筑风格多样,但老旧的平房占了很大一部分,那些平房的墙壁斑驳陆离,墙皮脱落得厉害,就像一位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屋顶的瓦片也有不少残缺不全,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陈旧的色调。
即使是新建的高楼大厦,和他想象中的也不太一样,玻璃幕墙没有那种耀眼的光泽,看起来有些灰蒙蒙的,大厦的外观也缺乏精心的设计,显得有些粗糙。
再看看街道上的车辆,虽然也是川流不息,但大多都有些老旧,车身有不少刮痕和污渍。
小汽车的颜色也因为时间和灰尘的侵蚀而变得黯淡,没有那种崭新的亮丽感。
公交车则像是疲惫的行者,车身的广告贴纸有些剥落,发出的行驶声也带着一种沉重的“嗡嗡”声,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多年的奔波。
行人在街道两旁来来往往,他们的穿着也比较朴素,没有那种时尚和精致的感觉。
脚步匆匆的上班族,衣服款式普通,有的甚至有些皱巴巴的,手提的公文包也有了磨损的痕迹。
年轻人的打扮也没有太多潮流元素,只是简单地穿着,有说有笑中透露出一种质朴。
老人则穿着简单的老式服装,他们脸上的笑容虽然慈祥,但也能看出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艰辛印记。
县城的道路虽然宽敞平坦,主干道上划着清晰的的交通标线,可路边的行道树看起来缺乏打理,枝叶有些稀疏,没有那种生机勃勃的绿意。
分支小路更是狭窄,路面还有些坑洼不平,路边的小商店招牌也显得简陋,店门口摆放的商品有些杂乱。
李文睿不禁想起自己的老家,老家那边是风景区,相比之下,真的是要华丽得多。
在老家的镇子里,建筑都很漂亮,风格独特且充满韵味,那是为了迎合游客而精心打造的。
毕竟风景区可以赚钱,所以即便老家那些其他村子原本贫穷,但有了风景区带来的收益,每年都有足够的资金把小镇建设得美轮美奂,处处都彰显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和眼前这个略显破旧的县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