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成绩公布后的这几日,李文睿的生活仿若踏入了全新的天地,发生了一连串令人瞩目的变化。
学校里,各科老师对李文睿的进步赞不绝口,那夸奖声在课堂上此起彼伏。
语文老师顾建峰提及他时,脸上总是笑意盈盈,眼神里满是欣赏与自豪,声音清脆响亮地说道:
“李文睿同学的表现堪称卓越,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能力极为出众,
作文更是文采斐然,用词精妙,结构严谨,大家可得多向他学习,学习如何在文字中展现思想的魅力。”
话说完,目光还不住地在李文睿身上流连,就好像在品鉴一件稀世珍宝。
李文睿听闻,脸上泛起谦逊的红晕,微微低下头,轻声回应:
“谢谢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数学老师肖志也对李文睿青睐有加,课间常常把他叫到办公室。
肖志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而后重重地拍了拍李文睿的肩膀,语气中毫不掩饰赞赏之情:
“李文睿啊,你攻克数学难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就说近期那几道拓展题,你的思路新颖独特,快和老师说说,你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李文睿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姿态略显拘谨,恭敬地回答:
“老师,我就是多思考了几种可能的解法,然后尝试推导出来的。”
英语老师于亮在走廊上偶然遇到李文睿,也会即刻停下脚步,面带温柔笑意,眼神里满是鼓励:
“李文睿,你最近英语口语表达更加流利自然了,是不是私下里下了不少功夫呀?”
李文睿脸上挂着自信的神情,声音轻快地回应:
“老师,我每天都会听些英语广播练习语感。”
然而,在这一片夸赞声中,孙燕的内心却像被烈火灼烧一般,愈发压抑与不甘。虽然这些老师也会赞扬她,但都在李文睿后面。
所以每次听到老师表扬李文睿,她都会紧咬下唇,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斗志,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指甲深陷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她在心里暗自怒吼:“为什么总是他在前面,我一定要超越他!”
一次课间休息时,孙燕径直走到李文睿面前,声音带着倔强:
“李文睿,你别得意太久,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很快就会超过你的。”
李文睿望着她,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平静而友善,只是淡淡地说:
“孙燕,我真的没有得意,我也希望你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李文睿因这次优异的成绩声名远扬,一下子成了年级里的名人。
周立伟特意跑来恭喜他,眼神里满是羡慕,眼巴巴地望着李文睿说道:
“你可真是太厉害了,我要是有你一半的成绩就好了。”
李文睿微笑着回应:
“你也别灰心,只要努力,肯定能取得进步的。”
两人简单寒暄几句后,周立伟便带着些许失落转身离开。
李文睿望着他的背影,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丝无奈,毕竟想帮他却因为不在同一个班级而有些力不从心。
李文睿还抽空去 ATM 机查询稿费,当看到卡上那 4000 元余额时,他双眼瞬间发亮,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心中满是喜悦与成就感,不禁小声嘀咕:
“自己努力终有回报,这感觉太棒了!”
说完,脚步轻快地离开 ATM 机。
自从成为年级第一后,李文睿身边的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
往日里那些凶巴巴的老师,如今见到他都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轻柔地询问他的学习情况。
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再招惹他。
李文睿心里清楚,这都是成绩带来的改变。
他也发觉朋友似乎少了一些,昔日的玩伴如今和他渐渐有了距离。
但前来请教问题的同学却如潮水般涌来,李文睿来者不拒。
每当有同学拿着试卷前来,李文睿会迅速接过,眼神专注地审视题目,手指精准地指着关键之处,详细耐心地讲解:
“这道题首先要理解这个概念,然后依据公式代入数据,如此这般一步步推导就能得出答案了。”
他声音沉稳而耐心,同学们听后常感激地说:
“李文睿,谢谢你,讲得太清楚了。”
李文睿则笑着摆摆手,示意不客气。
虽然来询问问题的人很多,但李文睿并不厌烦,毕竟他自己的成绩提升速度慢了下来,如今给别人指点,不仅能巩固初中知识,还能提升教学技能,可谓一举多得。
他这样热心帮助他人,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感激。
李文睿把成绩告诉父母时,他们起初满脸怀疑。
父亲瞪大双眼,提高声调问道:
“儿子,你没开玩笑吧?”
母亲在旁也紧张地看着他。
李文睿无奈地笑了笑,认真说道:
“爸,我真的考了第一。”
母亲也不是很相信,于是只能提议:“那我们打电话问问班主任吧。”
待从班主任处得到证实,父母激动得语无伦次。
父亲在电话里不住地感谢班主任:“老师,真是太感谢您了,都是您教导有方啊!”
母亲眼眶泛红,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此后,李文睿在家中的日子过得格外舒适。
每日餐桌上都摆满他爱吃的菜,母亲总是笑意盈盈地给他夹菜,眼神里满是关爱,轻声说道:
“儿子,多吃点,学习辛苦。”
父亲也会关切地询问:
“儿子,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要不要多休息一会?”
李文睿笑着摇头拒绝:
“爸,不用了,我自己能行。”
他心中满是对家庭温暖的感激,暗自下定决心要继续努力,不辜负父母与老师们的期望。
很快,时间就来到周末,周末的晨曦透过窗帘的缝隙,轻柔地洒在李文睿的房间里,将他从睡梦中唤醒。
李文睿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回想起这一周的经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满是惬意。
这周对他来说着实舒坦,众多同学纷纷前来请教问题,李文睿总是耐心解答。
在这个过程中,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教学技能稳步提升,如今已达 1 级(58/100)。
看着那不断增长的经验值,李文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暗自思忖:
“照这势头,再努力一阵子应该就能升级了,到时候就能瞧瞧有没有啥特殊效果咯。”
与此同时,得益于解答问题时的温故知新,以及近期大量翻阅的新辅导书,他的整个初中知识储备也有了显著提升,已然达到 3 级(245/1000)。
李文睿看着面板上的等级数值,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不过他也清楚,后面若想继续如此快速地提升,除非能找到新的参考书,不然也只能慢慢积累了。
“罢了,现在这知识量应付日常学习也够了,只要不参加那些初中知识竞赛,考上市一中应该不成问题。”
他轻声嘀咕着,语气中透着几分自信。
一想到竞赛,李文睿不禁微微皱眉。
他深知那些竞赛知识的难度可不一般,题目往往刁钻古怪。
“好多题就算是一般的老师,被限制只能用初中方法解答,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呢。”
他摇了摇头,继续琢磨着,
“我要想在竞赛里取得好成绩,恐怕得把初中知识提升到四级才有十足把握。
不过在老家这小地方,哪有什么竞赛呀,现在就只有按部就班的课程和学习,竞赛的事儿还是等上了高中再考虑吧。”
这日,李文睿早早地起了床,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开始锻炼,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放在一旁的形意拳谱。
这段时间,他可没少在这拳谱上下功夫,虽仍有诸多地方理解得不够透彻,但他寻思着:
“既然这书都能公开发表,那照着上面的动作锻炼,应该不会出啥大问题吧。”
想到这儿,李文睿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决定今儿早上就开始练习形意拳。
不过,在正式练习之前,李文睿还是很谨慎的。
他先是在房间里活动了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做着简单的热身动作,嘴里还时不时地念叨着:
“得先把身体活动开咯,不然一会儿练起来怕是吃不消。”
他的动作虽简单,但做得很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尽量做到位,额头上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文睿之所以敢直接上手练习形意拳,也是有底气的。
这段时间天天钻研拳谱,他的脑海里已经生成了形意拳技能,目前是 1 级(10/100),这十点经验值对应的也就是理论知识了。
前几天看完拳谱后,数值就停留在这儿没再上涨,他估摸着得通过身体实际练习,这技能经验值才会继续增长呢。
李文睿一边做着热身,一边看着脑海里的技能数据,眼中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形意拳上的造诣日益深厚的场景了。
热身完毕,李文睿微微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气息变得平稳而悠长。
他走到拳谱前,再次仔细端详了一番其中的招式图解,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片刻之后,他缓缓抬起双臂,双手握拳,摆开了形意拳的起手式。
他的双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重心下沉,整个身体犹如一座沉稳的小山,扎根于地面。
李文睿开始尝试着打出第一招,他的动作略显生疏,手臂的挥动有些僵硬,脚步的移动也不够灵活。
但他并未气馁,眼神中反而透露出一股倔强与执着。
他在心中默默回忆着拳谱中的要点,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动作。
随着一招一式的施展,他逐渐找到了一些感觉,动作也变得流畅了一些。
他时而向前迈出一步,身体前倾,右拳如同一颗出膛的炮弹,迅猛地向前击出,口中轻轻呼出一声“哈”,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股破风之势;
时而侧身闪避,左拳顺势从下方撩起,护住身体的左侧,眼神警惕地注视着假想中的对手。
他的额头青筋微微凸起,汗水不停地流淌,浸湿了他的衣服,但他浑然不觉,全身心地投入到形意拳的练习之中。
在练习过程中,李文睿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拳谱中的文字说明和招式变化。
他思考着如何将力量更好地贯穿于每一个动作之中,如何使身体的协调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真正掌握形意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并不畏惧,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自己一定能够在形意拳的修炼上取得进步,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能深入探究这古老武术的奥秘。
李文睿全神贯注地将拳谱上的招式逐一演练,尽管一招一式略显生涩,却也颇具章法。
一套招式打完,额头布满汗珠,呼吸略显急促。
他满怀期待与好奇,迅速查看脑海中的面板,惊喜地发现形意拳技能经验值有所增长,这微小的进步如同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对形意拳探索的热情。
稍作喘息,李文睿的思绪便飘向拳谱中的桩功部分。
他深知桩功在武术修炼里的根基地位,“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箴言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拳谱记载了马步桩功与三体式桩功,还提及后续有鹰熊合形桩和混元桩,只是后两者内容阙如。
李文睿暗自推测,这两种桩功或许是门派秘传,寻常弟子恐难有机会接触,更何况这只是印刷的书籍,想来更不会传授了。
在三体式桩功与马步桩功之间权衡时,李文睿明白三体式虽与形意拳更为契合,但对身体条件要求严苛,需强壮体魄或一定武术根基才能修习。
他行事谨慎,敬重传统武术智慧,考虑到古老拳谱知识的可靠性以及错误练习可能带来的身体危害,便毅然决定先从马步桩功入手,待自身条件成熟,再挑战三体式。
抖擞精神后,李文睿又几次演练拳法,继而开启马步桩功练习。
起初,凭借之前锻炼积累的良好身体素质,他站得颇为稳当。
双脚与肩同宽,缓缓下蹲,膝盖弯曲,大腿近乎与地面平行,双手握拳置于腰间,身姿挺拔而凝重,眼神坚定地直视前方,表情严肃,似在与无形的挑战对峙。
然而,仅仅五分钟过后,强烈的不适如汹涌潮水袭来。
双腿开始轻微颤抖,仿佛不堪重负,膝盖处酸痛难忍,似有细密针芒扎刺。
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流露出吃力之色,嘴唇不自觉地咬紧,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滴在地上溅起微小水花。
李文睿心中明了,自己定是未掌握马步桩功诀窍,可身旁无人指导,无奈只能暂且停下。
他缓缓起身,轻轻揉搓着发酸僵硬的双腿,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思索,轻叹一声:
“这马步桩功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不过我绝不能放弃。”
稍事休息后,李文睿重拾信心再次尝试,此次他决定借助金手指之力。
重新摆好马步桩功姿势并启动金手指的瞬间,奇妙之感油然而生。
他仿佛能精准感知身体每一处细微变化,意识高度集中,外界干扰皆被屏蔽。
眼神深邃专注,紧紧锁定前方一点,表情由痛苦转为坚毅,牙关紧咬,额头青筋微微凸起,汗水似也被这专注所抑制,不再肆意流淌。
在金手指助力下,李文睿稳稳坚持。
时间缓缓流逝,一分钟、两分钟……他竟顽强地坚持了十分钟。
直至最后一刻,他才从金手指控制中脱离,身体摇晃几下后站稳。
此时的他虽疲惫不堪,却比之前的难受之感好了许多。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浮现出欣慰笑容。
怀着期待,李文睿查看脑海中的面板,只见新增一项技能:马步桩功 1 级(10/100)。
这一发现让他满心欢喜,意识到自己已成功踏入马步桩功入门之境。
他心中暗自感慨,金手指在控制身体方面对马步桩功有着显著效果,这无疑为他的形意拳修炼开辟了新径,
也让他对未来的练习之路充满憧憬与期待,仿佛已然看见自己在武术之途稳步迈进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