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大头兵 > 第109章 鸡肋的区域

第109章 鸡肋的区域

    这些步兵师中,前川军2个师,湘军一个师,外加一个杂牌的中央师。

    所有部队都是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为主的,打残的残兵败将。

    部队的机枪没多少,口径大于或等于75毫米的重炮压根没有。

    这种杂牌部队,日军凭借一个22师团,足以横扫浙江。

    但日军最大的问题出现在了沪杭铁路上。

    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系三大佬之一的黄绍竑临危受命,主政浙江。

    这位号称黄李白之首的大哥,军事水准未知。

    但主政广西的时候,一直是桂系的后勤保障,建立起了民国最早的省级预备役体系。

    1937年末,黄开始在抗日最前沿的第三战区走马上任。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新四军积极合作,共同抗日。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国军在浙江的兵力差不多只有15万残兵。

    而新四军整编初期就有一万多人。

    可以说在江浙地区的新四军才是浙江的半个主力野战军。

    其次就是黄本人在山西和八路军有过合作,合作相当愉快。

    就像是美国知名记者斯诺一样,和红色阵营接触过之后,就会知道国府到底有多烂,国军是有多么的拉胯。

    因此,黄与新四军合作就有了诸多天然的条件。

    蒋也考虑到自己的中央军太少了,无力派兵增援这个鸡肋的地方,哪怕这里有他的老家。

    浙江境内国军太少了,只能希望把新四军顶到最前沿去。

    蒋认为,两党合作,同时间接的以抗战的名义消耗对手的力量。

    这波优势在我。

    新四军早期就参加过一部分浙东的战斗。

    虽然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战斗为主,但战果也不错。

    其战略目的不在于歼灭日军多少,而是协调国军以及当地百姓,拆除了浙赣铁路的最东段。

    这个作战,俗称“扒铁扒路”。

    这个做法其实比起八路军扒正太铁路的历史早多了。

    日后这些拆除的铁轨也成为浙江铁工厂的重要原材料,制造了一批勉强够用的武器。

    日军这边没了铁路运输,公路又时常被埋地雷,再加上海军马鹿又不愿意过多支援军舰。

    困守杭州一带的日军22师团自然走不了太远,出了杭州城就抓瞎了。

    日军的军事补给跟不上,那么所谓的火力优势就无法发挥。

    真的靠拼刺刀冲锋吗?

    笑话。

    现代战争没有后勤补给能力,再强大的军队都是白搭。

    热武器时代,武器搭配强大后勤,才是现代军队强大的核心原因。

    此外,此时的国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切最后一道是横跨分割杭州湾平原的钱塘江。

    虽然比不了长江天线,但起码也是一道天然的防线。

    与日军野战够呛,但是依托江河天险,对抗没有后勤的日军攻击,这还是能勉强守住的。

    于是残暴的日军22师团只能望江兴叹。

    想了又想,还是不打了,压根不合算。

    可以说,1938年的浙中西平原是国府和日军都没有重视的一块宝地。

    日军因为后勤不允许,而国军本身就不重视地方生产和发展。

    新四军碍于立场,不方便下场操作。

    这要是放个白手套,不就是挺好的吗?

    陈桂荣建议,大部队西进天目山,然后转向西南,进入浙西腹地。

    这条路线要是能走位,无疑是安全中的安全。

    马成功想了想,也对。

    他记得浙江后来唯一出名的战史就是1942年的浙赣会战,日军投下大量的毒气弹,以及轰炸了飞机场。

    其它的时间,最多沿海城市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占据了。

    浙中西地区基本上和福建差不多,都是毫无战事的地方(主要是没油水可捞)。

    如果能依托浙西小平原慢慢发展起来,自己日后绝对牛掰。

    用游戏术语解释:稳住,等我发育,稳赢。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要引起日军的眼红。

    那些家伙可是穷列强,像饿狗一样,什么都抢的。

    “这算是隆中对吗?”

    陈桂荣满头黑线:“你想多了,我只是给你提一个比较理性的方案。”

    “咱们的第一步,如何穿过日军的层层封锁,这才是大问题。”

    马成功:“不对啊,你们都能来去自如,为啥说我们这些人就走不了呢?”

    陈桂荣无语了:“走一小撮人,和走一大批人是两码事。”

    大兵团行军,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计划。

    这个相对是根据人数的多少来衡量的。

    军队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组织,但人数越多,个体的思维差异就越大。

    可以参考某些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等活动。

    基本上正常走路距离在2公里路程。

    每个班的人数在20-50人不等,大部分乖乖听话的学生。

    理想走路时间(个人行走时间),半个小时。

    现实行走时间,1个小时起步。

    这还是和平年代,没有任何外界干扰。

    而且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即各班有班主任,班级干部,各年级委员的,教导主任等共同协作下,走路都可能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如果是几百号人,要在沦陷区穿插上百公里,这难度会更加大。

    因此,陈桂荣的第一个意见就是暂时断绝募兵通道,先把手头上的百余人训练起来再说。

    其次,派遣精锐(主要是新四军游击队成员),沿预定路线侦查日军布防情况。

    第三,在预想中的几个地带,建立小型地下补给区,以保障大部队行军后可以及时喝水、吃饭、休息。

    第四,需要组织至少两支强有力的攻坚部队作为预备队。

    在未来可能遭遇日军的情况下,预备队能及时挡住日军,保障大部队转移。

    用象棋术语表示:弃卒保车。

    这个卒,起码要有一定的战斗力。

    国军之所有组织不好大规模的撤退,就是每次都让伤兵,杂牌军断后。

    而按陈桂荣的指导思路,或者说按新四军的思路,断后的必须是精锐,王牌部队。

    要是断后部队没有战斗力,那么这个断后安排会毫无意义,从而引发更大的混乱。

    马成功频频点头:“学习了。”

    “这样吧,目前暂时就按你说的办。”

    “我这两天先想办法把物资都弄出来,咱们在杨家村一带先停留一个星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