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 第164章 巡视尚书省

第164章 巡视尚书省

    “众将听令!”

    “末将在!”

    裴元峥看着下方站着的几员大将,吩咐道。

    “药师,你统兵三万,就在金堤关附近操练,其中尺度由你自己把握。”

    “定方,你率领本部一万五千人马以及影卫,伺机而动,只要杨业率兵出征,马上强攻弘农。”

    “至于本帅,这一次会亲自出马,拿下洛口仓!”

    裴元峥一番话,就算定下了这次的作战的基本战略。

    这一次,三线出击,相互配合,就是为了能够顺利拿下弘农郡以及洛口仓。

    当然,在裴元峥心中还有另一个小目标,那便是收服杨业父子为己用。

    “末将领命!”

    众将拱手领命。

    议事结束,众将散去。

    而裴元峥却没有回家,反而是去了尚书省的办事衙门之中。

    新的朝廷刚刚建立,虽然目前只是管辖两郡之地,但是琐事还是不少。

    幸亏狄仁杰处理政事能力极强,只带着几个官员,便将这些杂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裴元峥今日前来,也只是来随便瞧瞧。

    毕竟挂着尚书令的身份,总不能不管不顾。

    可狄仁杰也是个一丝不苟的人,还没等裴元峥屁股坐稳,便递上一本册子,说是近几日处理的政事情况。

    无奈之下,裴元峥只得一脸苦笑地接过册子。

    粗粗一看,便是吓了一跳。

    这哪是册子,这明明是一本书,少说都有一百多页。

    在狄仁杰期盼的目光之下,裴元峥只得不情不愿地翻开了册子,细细品读了起来。

    其内,将每日事宜按紧急情况分成了数等,后面还详细写上了解决办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可谓是思路清晰,考虑全面。

    少顷。

    裴元峥合上册子,十分欣慰地说道:“有卿在,万事无忧。”

    “尚书令谬赞了!”

    “现在六部都还缺乏人手,所以许多事情都是在互相帮助,可这样终归不是长久之道。”

    “所以,卑职的想法还是应该尽快配齐六部官员,让各部各司皆可各行其职。”

    狄仁杰微微颔首,面带愁容地说道。

    “卿深谋远虑,放手施为便是。”

    “我今日便赐你七品以下官员任免之权,只要你觉得合适,便可直接任免。”

    “七品以上的官员,拥有推荐之权,只要将推荐名单给我,我必在一日内批复。”

    裴元峥嘴角含着一抹淡淡的笑,认真地说道。

    一般来说,官员任免之权那都是握在皇帝手中的。

    别说狄仁杰一个尚书左丞,就是裴元峥这个尚书令都没有这个权利。

    可是如今的皇帝杨侗毕竟只是一个傀儡,别说处理政事,有许多奏折都到不了他那,就直接处理了。

    杨侗的任务,也只需要在紫薇城中,做一个吉祥物就行了。

    而真正握有官员生杀大权的裴元峥,也确实没有时间以及精力来处理这些。

    所以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为了让六部尽快走上正轨,裴元峥便直接给了狄仁杰极大的信任。

    “尚书令如此信任,真是让卑职汗颜。”

    “卑职定会竭心尽力,不辜负尚书令所托!”

    狄仁杰双眼一红,有些哽咽地说道。

    三日之前,他不过一介布衣。

    可是如今的他,竟已是手握大权的尚书左丞。

    这般变化,全是仰仗了裴元峥的信任。

    【叮咚,系统提醒,狄仁杰忠心值上升3点,达到98点。】

    听到系统的提醒,裴元峥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狄大人说的是哪里话,是元峥要感谢你才对。”

    “若不是有卿在,这堆积如山的事宜,我又怎么处理的完呢?”

    裴元峥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

    笑着又道:“有些乏了,狄大人不如带我逛逛这尚书省。”

    “自我上任以来,我可是第一次来这。”

    闻言,狄仁杰也是淡然一笑。

    随即赶忙在前带路,带着裴元峥参观起了尚书省。

    尚书省总领六部,占地范围极广。

    六部都有各自的衙门,但是又彼此相通,为的就是方便及时沟通。

    这些六部官员看到裴元峥到来之时,皆是围了上来,大献殷勤。

    这些官员,一个比一个聪明。

    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如今这朝廷,到底是谁说了算。

    虽然重设了丞相,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只是一个虚职。

    隋朝的制度,三省的长官即为事实上的宰相。

    即尚书省的尚书令,内书省的内书令,门下省的纳言(隋代因避隋文帝父亲杨忠讳,改中书省为“内书省”,中书令为“内书令”,改侍中为“纳言”)。

    (小课堂:自隋以来,尚书令虽设而虚其位,隋代只有杨素短暂担任过此位,唐代也只有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一度担任。

    所以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内书令、纳言就是掌握实权的宰相,其中左仆射居首,即为首相。)

    但是如今并未设内书令与纳言,所以真正的权利还是掌握在裴元峥这个尚书令手中。

    只要得他看重,也就意味着平步青云。

    面对这些官员的溜须拍马,裴元峥都是以微笑待之。

    自己两世为人,又岂会被这些糖衣炮弹所击倒。

    一路行去,分别参观了吏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

    最后一站,乃是赵鼎主管的礼部。

    之所以将礼部放在最后,乃是因为裴元峥的两位兄长便被他安排在了礼部。

    其用意也很明确,要想做事,先需知礼。

    见裴元峥向着礼部衙门走来,早已在门前等候的赵鼎赶忙上前数步。

    行了一礼,“赵鼎见过尚书令大人。”

    “哎,这烈日之下,赵大人何必在门口等候。”

    裴元峥拉过赵鼎的胳膊,便往衙门之内走去。

    “这礼不可废啊,下官在门口等上一会,又算得了什么。”

    赵鼎一本正经地答道。

    他本是一个做事极其认真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是如此,该遵守的礼仪,他是一定会遵守的。

    随后,赵鼎便为裴元峥介绍起了礼部这几日办理的事宜。

    可是还没说几句话,却是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你们几人烦死了,老子就要在这里睡觉,怎么了?”

    “你们可知我的父亲乃是楚王,得罪了我,就把你们的头全部给砍了!”

    听到这些斥责,裴元峥瞬间来了精神。

    这是来活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