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 第340章 捕风捉影

第340章 捕风捉影

    与此同时。

    在另一片土地上,也是刚刚经历一场大战。

    潼关之战。

    一场大战牵扯五方,耗时月余,终于落下了帷幕。

    而最后的胜利者,便是唐军的统帅,李世民。

    此刻的他正端坐于潼关城楼之上,遥望长安方向,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其身躯挺拔,不怒自威。

    刚刚年满二十,却是留了一脸蜷曲的胡须。

    任谁见了,怕是都要说一句,雄姿英俊,仪表非凡。

    可就是这样一位少年将军,打起仗来,可是一点都不手软。

    指挥大军连攻三日,拿下潼关。

    而就在关内的魏文通与屈突通欲率军突围,赶往长安之时。

    李世民又亲率三千玄甲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不仅歼敌无数,更是生擒了魏文通与屈突通。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李渊还刚刚调走了李元霸和十万大军前去支援李建成。

    就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李世民竟硬生生地打赢了。

    可想而知,这个消息传出去,那会是怎样的天下震动。

    “咚咚~”

    一路小跑的声音传来。

    李世民也不回头,只是笑着问道:“辅机来了?”

    “元帅知道是我?”

    长孙无忌捧着一叠军报,也是淡然一笑。

    也不知为何,他每次面对这位比自己小上好几岁的准妹夫之时,总会有一种被看透的感觉。

    “早就说了,只有你我二人之时,直呼其名便可。”

    李世民转过身子,解释道:“这个时候,也只有你会捧着军报来找我。”

    “说说吧,都有哪些新消息。”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

    这也是他们二人之间的习惯了。

    只要没有战事,每日傍晚时分,他都会将各地的消息整理好,然后一并说给李世民听。

    消息范围很广,不仅仅是有关唐军的战事。

    更是包含了天下各大势力的最新情况。

    与裴元峥建立影卫一般,李世民也拥有一个专门打探情况的机构。

    名为“捕风”。

    至于这名字的由来,倒是也与裴元峥有着几分关系。

    一开始,李世民只是将其称为暗探。

    可随着裴元峥的影卫干下了几票大事,名声鹊起。

    他便将暗探改为了“捕风”,取捕风捉影之意。

    针对的就是影卫。

    而如此机密的队伍,自然要交给最信任的人来掌管。

    那最好的人选,自然便是长孙无忌。

    “元帅,那我便说说这一战的结果。”

    长孙无忌从那一叠军报中取出一本,打开之后道。

    “此战我军大胜,攻下潼关,缴获辎重无数。”

    “最关键的是生擒了魏文通与屈突通,屈突通麾下军队多数已经归降,倒是魏文通麾下的靠山军誓死突围,倒是逃了不少,粗略算来应有五万之数。”

    听到这里,李世民双眉微抬,略有几分惊讶之色。

    看来这靠山军的军心倒真是被杨林给训出来了。

    都到了这步田地,还是不肯归降。

    不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没了魏文通,这靠山军却也是再难翻起风浪。

    “散兵游勇,不足为惧。”

    “去查查,现在这部分靠山军是谁在领头?”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面无表情地问道。

    “已经查清楚了,是八马将新文礼。”

    “哼,这人我有印象,就是那个想要凭借一己之力,硬冲我玄甲军阵的傻大个子嘛。”

    李世民淡然一笑,“可是最后还是被王君廓一枪杆打断了几根肋骨,灰溜溜地逃走了。”

    “可王君廓乃是偷袭,若是正面交锋,怕不是新文礼的对手。”

    长孙无忌似有一些意见,在一旁小声地嘀咕道。

    “辅机,这可不像你的作风。”

    李世民抬了抬眼,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不屑。

    为对方将领说话,这可不是长孙无忌会干的事。

    于是颇有深意地说道:“我知道王君廓此人不是什么君子,而是真小人。”

    “你与诸多将领对他也颇有微词。”

    “可乱世用人,论才不论德。”

    “怎么连这点道理,还需要我来说呢?”

    长孙无忌一怔,赶忙施了一礼。

    颇为谨慎地道:“是无忌小气了,没有从全局考虑。”

    “王君廓杀敌勇猛,且通兵法,确实值得一用。”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不多做纠缠。

    岔开话题道:“魏文通就先管着,磨一磨他的锐气,说不定之后会有大用。”

    “至于屈突通,务必以礼相待,衣食用度上切不可怠慢。”

    “待过个日,我再去见他。”

    长孙无忌明白,李世民这么说,就代表他已经有办法收服屈突通。

    说来也是奇怪,李世民不过弱冠之年,怎么就对人心研究的这般透彻。

    最为可怕的是,他可以看透别人。

    而别人,却始终无法看透他。

    这个别人,当然也包括长孙无忌自己。

    在外人眼中,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为信赖和倚重之人。

    自然无话不谈,互为知己。

    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李世民与他之间始终有一层隔膜。

    这一层隔膜,不是防备,也不是怀疑。

    而是距离感。

    李世民身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让人心生敬仰,却又无法靠的太近。

    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会吸引所有想要取暖的人。

    可火焰的高温,却也在提醒你,要适可而止。

    “聊聊杨侑和李靖的情况吧,接下去这两方才是我们的主要对手。”

    李世民为长孙无忌倒上一杯热茶,示意其接着说。

    长孙无忌接过热茶,简单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咙。

    接着道:“潼关一战中,李靖派人假装我军,以溃败之姿诱杨侑出城。”

    “杨侑率军与我军交战,可谓不堪一击,不仅数万大军损失过半,他自己也逃入了山林之中。”

    “至于李靖,倒是趁机占领了长安城。”

    “不过现在只剩下他这一方,倒也挡不了我大军几日。”

    李世民默然以对,不发一言。

    与长孙无忌的乐观相比,他却并不这么认为。

    之前数次交手,只有李靖,能给他造成一些麻烦。

    换句话说,也只有李靖,配做他的对手。

    在他眼中,就算把魏文通、屈突通还有杨侑三个人绑一起,都比不上李靖。

    之前因为这几方势力互相猜忌,李靖始终进不了长安城,所以并不能帮忙守城。

    现在李靖成了长安城中主导,以其之能,再加上长安之坚。

    要想攻破,可谓难上加难。

    更何况,经潼关一战,唐军损失倒也不小。

    若紧接着再来一次攻城大战,确也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