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 第376章 裴矩教子

第376章 裴矩教子

    翌日清晨。

    赵国公府。

    自半年以前,裴矩就有意识地减少在人前出现。

    他虽然还担任着户部尚书一职,但除非有重要事情,一般都是交给两位侍郎去处理了。

    闲暇之时,他或是外出寻觅美食,或是在家侍弄花卉。

    也算是自得其乐。

    他每日起的很早,且都要亲自为满园的花卉浇水、除草。

    其子裴宣机见父亲辛劳,还是忍不住劝道:“父亲,这些事还是交给花匠去做吧。”

    “不可,这些花可娇嫩的很,只有我才知道它们的习性。”

    裴矩摆了摆手,拒绝了儿子的好意。

    自顾自地继续浇水。

    片刻之后,见裴宣机还站在原地。

    他心中便是猜到了几分,笑道:“吾儿今日无事,愿陪为父一起浇水。”

    “是是”

    “是什么是,你从小不喜花草,何必强装呢?”

    裴矩将手中工具交给裴宣机,随后拿起一块帕子擦了擦手。

    走到一旁的石凳边,缓缓坐下。

    “宣机,有事不妨直说。”

    裴宣机闻言,如蒙大赦一般长出一口气。

    快速开口道:“父亲,儿子心中有惑,不吐不快。”

    “来,坐下说吧。”

    裴矩拿起茶壶,为二人各倒上一杯清茶。

    裴宣机点点头,也一同坐下。

    将茶饮尽,而后问道。

    “父亲,如今洛阳被围困日久,各方权贵都在此刻出钱出力,助力守城。唯独父亲置身事外,这莫不是很不妥当?”

    “吾儿觉得我们家也应该出钱或是出力?”

    “当然,我们家虽不是巨富之家,但还是有些底子的,总不好一毛不拔。”

    裴矩笑着点了点头。

    颇为欣慰地道:“吾儿时刻为家族长远计,也不枉为父日日教诲。”

    “只是,这时候捐钱,并无必要。”

    裴宣机不解,进而问道:“父亲何出此言?”

    “吾儿认为,洛阳之战,我们最终会赢吗?”

    “当然,待裴大帅大军回师之日,即是洛阳解困之时。”

    裴矩再次为裴宣机倒上清茶,说道:“你说的不错,而你的想法也是洛阳城中众多权贵的想法。”

    “正是因为他们觉得此战会赢,所以才如此大方捐钱捐物。”

    “可实际上,此刻的洛阳城不缺财物。”

    “所以,此为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而我裴矩,与裴世基父子可是有着患难与共的交情,有此根基在,无需锦上添花。”

    裴宣机站起身来,对着裴矩深鞠一躬。

    “父亲深谋远虑,儿子佩服。”

    “只是儿子还有不解,父亲近半年如此深居简出,到底所图为何。”

    “父亲可是三公之一的司徒,且还担任着户部尚书,若老是这么不出面,您在朝中的影响力可就越来越小了。”

    裴矩笑了笑,似有苦涩,似有豁达。

    “宣机,你现在担任何职啊?”

    面对父亲话锋一转的提问,裴宣机虽不知为何,但还是耐心回答。

    “儿子现在乃是吏部郎中,正五品。”

    “待洛阳之危解除后,你应该就是吏部侍郎了,正四品。”

    裴宣机一惊,惊出了一身冷汗。

    向来稳重的父亲竟然会如此笃定地说出自己官位升迁之事,莫不是

    他心中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赶忙问道:“父亲难不成是要用自己的官位换儿子的仕途?”

    “是不是楚王,或是尚书令那边有了什么暗示,才会让父亲出此下策。”

    裴矩淡然一笑,随即摆了摆手。

    “楚王和尚书令倒不至于连这点肚量都没有。”

    他撑着拐杖站起身来,“要退下来是我自己的想法,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为父已年近七旬,也不知老天还给我留了多少时间。”

    “为保家族兴盛,在为父走之前,我必须要把你,还有你的叔伯兄弟全部安排好。”

    “我本意是先让你坐上吏部侍郎之位,年之后,便可升迁为六部主官之一。至于再之后能否更上一步,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裴矩转过身,看着儿子。

    谆谆教导道:“可是,我只要坐着户部尚书的位置一天,你就永远无法成为六部尚书之一。”

    “不是楚王或者尚书令会不会猜忌,而是天下士族都不会允许。”

    “一共六个尚书之位,我父子二人就要占住两个,岂不是要做天下士族之公敌。”

    裴宣机深吐一口气,缓缓将杯中清茶饮尽。

    心中思绪万千。

    父亲之思虑,比他远得多。

    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和功绩,足以升任吏部侍郎。

    而升任侍郎,得到的只会是所有人的恭贺。

    但尚书一职不同,无论是哪一部的主官,都有着不小的权力。

    太过耀眼的荣耀,会惹得他人眼红。

    自然也会招来数不尽的危机。

    父亲正是思虑在前,才会很早就开始准备慢慢隐退。

    “父亲,您的苦心,儿子知道了。”

    “以后儿子必会小心谨慎,担负起护佑家族的责任。”

    裴宣机起身,向着裴矩深深鞠了一躬。

    继而开口,欲言又止。

    “只是儿子想知道”

    裴矩微微侧目,便已猜到儿子心中所想。

    “你是想问,你升任吏部侍郎之后,陈平是否会担任吏部尚书吧?”

    “不错,原先吏部无尚书,一直是由陈侍郎代管。现在若是需要有人担任尚书之职,恐非他莫属吧?”

    “对,也不对。”

    裴矩端起茶杯,细细端详。

    “原先朝中缺人,尚书令也不想便宜了各大士族,所有才会有身兼数职的情况。”

    “如今人才汇聚,这种情况必然会改变。”

    “以陈平的功劳,担任吏部尚书,自然无人置喙。”

    “只是他之能力,或许更适合担任军师之职。”

    裴宣机意见不一,当即开口:“可是除了他,朝中还有谁能担当此任。”

    “没有吗?我看多得是!”

    裴矩原本暗淡的双眼之中透出一股精光,望向远方。

    “尚书左丞狄仁杰虽不显山露水,却把诸多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此人便有宰辅之才。”

    “还有颍川太守荀彧,我虽未蒙面,却也听过他不少事迹,此人之才亦不可小视。”

    “还有前几日,为父在城内学堂闲逛之时,偶遇吏部员外郎张居正,交谈之下,颇有感悟,此人恐有经略天下之能。”

    听罢父亲的分析,裴宣机不由冷汗连连。

    朝中如此多的人才,自己却视而不见。

    尤其还有一人,竟还是自己的下属。

    “父亲,是儿子”

    “老爷,楚王来了。”

    没等裴宣机开口,厅外就传来了管家的喊声。

    父子俩齐齐皱眉。

    此时楚王登门,到底是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