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龙率领着他的精锐之师,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打下了古铜州、郁林州及周边的城市。他的赫赫战功使得李麻子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张,声名远扬。
这一惊人的举动引起了远在山西与陕西的洪承畴的注意。洪承畴此人,老谋深算,深知李麻子势力的崛起对他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采取招抚的策略来应对李麻子。
李麻子这边,收到洪承畴的招抚意向时,心中冷笑不已。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而来的他,深知洪承畴的为人,这老贼最爱杀投降的头目以绝后患。但他决定将计就计,利用这个机会除掉洪承畴,为自己的大业扫除一大障碍。
李麻子召集了手下的核心将领,包括张猛、林三多、沈聪等人,在营帐中商议对策。
“洪承畴这老贼,想招抚我们,定没安好心。”张猛率先说道,他满脸胡须抖动,眼中满是愤怒。
林三多则皱着眉头,分析道:“将军,这或许是一个陷阱,但也可能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沈聪在一旁附和:“若是能借此机会杀了洪承畴,必能大振我方士气。”
李麻子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已有了决断:“我们就假意接受招抚,在酒席上接近洪承畴,然后取他性命。”
众人齐声应道:“全听将军吩咐!”
于是,李麻子回复了洪承畴,表示愿意接受招抚。洪承畴得到回复后,大喜过望,以为自己的计谋得逞,立刻安排了酒席,准备迎接李麻子。
到了约定的日子,李麻子带着张猛等几名亲信将领,身着华丽的服饰,暗藏兵器,前往洪承畴的营地。
洪承畴的营地戒备森严,士兵们个个神情严肃。李麻子等人被引入营帐内,只见洪承畴端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
“李将军,今日你能来此,实乃明智之举。”洪承畴说道。
李麻子抱拳行礼,笑着回应:“洪大人的威名,在下早有耳闻,今日能得大人赏识,是我等的荣幸。”
酒席间,众人表面上谈笑风生,实则各怀心思。李麻子暗中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寻找着动手的最佳时机。
酒过三巡,洪承畴渐渐放松了警惕。李麻子见时机已到,突然起身,装作敬酒的样子向洪承畴走去。
洪承畴毫无防备,当李麻子走近时,他突然暴起,伸出双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拧住了洪承畴的脖子。
洪承畴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挣扎却已经来不及。只听得“咔嚓”一声,洪承畴的脖子被李麻子硬生生拧断。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营帐瞬间陷入混乱。洪承畴的手下们先是一愣,随后纷纷拔刀相向。
张猛等人也迅速抽出暗藏的兵器,与敌军展开激烈的搏斗。
李麻子怒吼道:“洪承畴已死,尔等还不投降!”
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在营帐中回荡,一些敌军士兵被他的气势所震慑,开始犹豫不前。
李麻子和他的亲信将领们奋勇杀敌,他们配合默契,如虎入羊群。张猛挥舞着大刀,所到之处鲜血飞溅;林三多手持长枪,挑翻一个个敌人;沈聪也不甘示弱,拼尽全力与敌军厮杀。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麻子一方逐渐占据了上风。敌军见大势已去,纷纷丢盔弃甲,跪地投降。
李麻子成功除掉了洪承畴,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了自己的营地。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势力范围,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涨。
然而,他们也清楚,这只是漫长征战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胜利。接下来,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战斗。
李麻子深知,洪承畴的死必然会引起朝廷的震怒,可能会派遣更多的军队前来围剿。他立即召集将领们,部署下一步的战略。
“虽然我们成功杀了洪承畴,但朝廷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整顿兵马,加强防御,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李麻子严肃地说道。
张猛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要趁着这个机会,扩大我们的势力,巩固我们的地盘。”
林三多建议道:“我们可以派出使者,与周边的势力结盟,共同对抗朝廷。”
沈聪也提出:“还要加强情报收集,了解朝廷的动向,以便我们做出及时的应对。”
李麻子采纳了众人的建议,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朝廷得知洪承畴被杀的消息,果然大为震惊。皇帝龙颜大怒,立即调派了更多的精兵强将,准备对李麻子进行围剿。
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李麻子和他的军队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麻子的营地一片繁忙。士兵们加紧训练,工匠们日夜赶制兵器和防御工事。李麻子亲自巡视营地,鼓舞士气,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就绪。
周边的一些小势力看到李麻子的强大和果断,纷纷前来投靠。李麻子来者不拒,对他们进行整编和训练,使自己的军队不断壮大。
而朝廷的军队也在一步步逼近,大战一触即发。李麻子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斗,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勇者,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勇气。
终于,朝廷的大军兵临城下。李麻子身披战甲,手持双锤,亲自率领军队出城迎战。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杀。李麻子身先士卒,如战神一般冲锋陷阵,他的双锤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在李麻子的鼓舞下,他的军队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经过数日的激战,朝廷的军队渐渐不支,开始撤退。李麻子抓住机会,下令追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这场胜利让李麻子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天下,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李麻子知道,战争还没有结束,他要继续前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
李麻子成功除掉洪承畴后,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崇祯皇帝在皇宫中得知这一消息,龙颜大怒,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李麻子简直胆大包天,竟敢杀朕的重臣!”崇祯皇帝怒不可遏,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都噤若寒蝉。
此时,兵部尚书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息怒,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派兵剿灭李麻子,以防其势力进一步扩张。”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传朕旨意,命卢象升为大将军,率领五万精兵,务必将李麻子一举歼灭。”
卢象升接到圣旨后,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整顿兵马,向李麻子的驻地进发。
李麻子这边,虽然成功斩杀了洪承畴,但他深知朝廷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他召集了手下的将领们,商讨应对之策。
“诸位,朝廷定会派大军前来围剿,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李麻子神色凝重地说道。
张猛说道:“将军,我们不如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林三多则摇头道:“不可,敌军兵力众多,我们贸然出击,恐有不利。”
沈聪提议道:“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诱敌深入。”
李麻子思考片刻后,说道:“沈聪的提议不错,我们就在山谷中设伏。”
于是,李麻子带领士兵们在山谷中精心布置了埋伏。
卢象升率领的大军一路疾行,很快便接近了李麻子的势力范围。卢象升深知李麻子并非等闲之辈,行军途中格外小心谨慎。
然而,李麻子的埋伏太过巧妙,卢象升的先头部队还是不小心进入了埋伏圈。一时间,喊杀声四起,滚石、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朝廷的军队瞬间陷入了混乱。
卢象升见势不妙,连忙指挥大军撤退。但李麻子岂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率领士兵们从山谷中杀出,追击敌军。
在这场激战中,朝廷的军队损失惨重。卢象升好不容易才稳住阵脚,带着残兵败将撤退。
回到营地后,卢象升心情沉重。他知道此次失利,回去难以向皇帝交代。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整顿兵马,准备再次进攻。
李麻子这边,虽然取得了一场胜利,但他也清楚,朝廷不会就此罢休。他加强了防御工事,同时派人去周边招募更多的士兵。
不久,卢象升再次率领大军前来。这一次,他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步步为营,逐渐逼近李麻子的营地。
李麻子见敌军改变了战术,也相应地调整了部署。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战争进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这时,李麻子军中的粮草开始出现短缺。这让李麻子陷入了困境,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粮草问题,这场战争很可能会失败。
李麻子决定冒险一搏,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去袭击朝廷军队的粮草运输队。
这支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出发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成功地烧毁了朝廷军队的大部分粮草。
卢象升得知粮草被烧,心中大惊。此时,军中也开始出现了恐慌情绪。
李麻子趁机发起反攻,朝廷的军队在内外交困之下,终于溃败。卢象升无奈,只得带着残军撤退。
这场胜利让李麻子的名声更加响亮,但他也明白,崇祯皇帝不会放过他。他继续加强自己的势力,准备迎接朝廷的下一轮进攻。
而在京城,崇祯皇帝对卢象升的失败极为不满,又开始筹划新的围剿计划。同时,各地的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明朝的统治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李麻子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耕,发展商业。他的领地逐渐繁荣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
但李麻子始终没有忘记,朝廷的威胁依然存在。他不断训练士兵,加强军备,准备迎接未来更加残酷的战斗。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麻子的势力不断壮大,而明朝的统治却日益腐朽。在这个动荡的明末时代,李麻子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