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黎阳来说,现在有点尴尬的地方在于,既希望南越国大臣归顺他,心中又不太想用这些大臣。
对于南越国的大臣来说,同样有些尴尬,既想在新朝谋一个好的前程,又对黎阳土地公有的政令坚决反对。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黄安先开口了。
“请问仙尊,您刚刚宣布的三道政令,真的要全部立即实施下去吗?”
“是的。”
这个答案黄安并不意外,他只是不敢相信,还想再次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会激起所有官绅地主的坚决反抗,当然,他们打不过您。”
“但是,南越有大大小小上百个越人部落,他们的酋长也会带着族人跟您拼命的。”
“他们不但战力强悍,而且有人和、地利之便,打败他们基本不太可能。”
黎阳哈哈大笑:
“我不着急,马上以广州城为中心,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来,打下一个地方,就把三道政令推行下去。”
“等到这些地方的老百姓都尝到了甜头,周边的老百姓会自发行动起来,推翻那些官绅地主和酋长的。”
黄安当然相信,如果三道政令真的执行下去,用不了两年,老百姓就会过上非常好的生活。
周边的百姓看到别人归顺后,过上了好日子,也一定会造反,然后主动归顺的。
“请问仙尊,您没收了所有官绅的土地,他们不会归顺,谁来替您治理地方?”
黎阳笑道:
“军管。”
“军管?”
黄安不太理解。
“取消所有田税丁税,取消所有徭役,就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
“各个乡里由百姓自己推荐伍长、什长、里长、亭长和乡长,我只需要派一个县令和几个官员即可。”
“岭南这么小,也就中原两个郡那么大,一共也只需要不到十个县令就够了。”
黄安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但至少能够运转。
难怪黎阳敢于对所有官绅开战,直接没收他们的土地。
这样一来,自己归顺的价值就打了大大的折扣,他心中不由得一沉。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自己不归顺黎阳,等他在南越站稳了脚跟,自己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想到这儿,黄安跪倒在地,说道:
“小民黄安,诚心归顺仙尊,誓死效忠仙尊。”
黎阳心中一喜。
南越四大家族,丞相孙国忠被自己消灭,他所代表的孙家就成了自己的敌人。
车骑将军周青云在城墙上被自己打死,周家也成了自己的敌人。
大将军陈国安在湟溪关已经归顺,他所代表的陈家也肯定会归顺。
黄家的黄一山早就被任命为韶关县令,现在吏部尚书黄安归顺,黄家也就归顺了。
四大家族一文一武已经归顺自己,也就够了。
“黄安,我需要提醒你的是,我宣布的三道政令对所有人有效,想归顺我,必须首先无条件交出所有的土地。”
黄安既然归顺,当然已经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
何况,黄安既然能当上吏部尚书,也当然可以看出来,土地公有可以避免土地兼并,可以让南越长治久安。
“仙尊说的是,我一定说服我们黄家所有人,第一时间交出土地,以实际行动支持仙尊的政令。”
黎阳看了看他,继续说道:
“黄安,我还需要提醒你的是,我来南越,是要让南越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我还要让整个中原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我需要的是跟我这个理想一致的人,所以,在我这里当官,你不会有太大的财富。”
“你想清楚了没有?”
黄安明白了,黎阳所图甚大,南越只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整个中原才是她的目的,他要建设一个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强大帝国。
对于他这种从小受儒家熏陶的读书人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身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只是这些年在官场早就忘记了。
他再次拱手道:
“能有机会效忠仙尊,让岭南和整个中原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乃我所愿。”
黎阳点点头。
“好,回去跟你们家族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决定了,明天一早来这里,现在百废待兴,有很多事情要马上开始做。”
“是,仙尊,小民告辞。”
黄安躬身退出大殿。
第二天,黎阳召集所有人来到勤政殿,安排接下来的工作,除了杨万里、郑彪、白起、尉迟恭、岳飞等人之外,黄安和陈国安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