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和师门两清的我,只想逍遥天下 > 第108章 八方石台

第108章 八方石台

    仙州有一山。

    名曰小仙山。

    山中有一书院,名曰仙书斋。

    山中无人。

    书斋里自然也没有学生,不过按照规矩,今日的书斋里,却是要舔一位先生。

    教书的先生。

    空荡荡的山顶上,青砖红瓦,有房六七。

    山中树的叶落下满地,些许狼藉。

    书斋的门口,立着一尊石像,石像是用白玉石雕的,无形中具备一丝仙气。

    雕刻是一个老先生的模样。

    石像早就立在这里不知道多少岁月了,其上却不染半片风霜,不见半点斑驳。

    依旧是纤尘不染。

    头戴高冠,长须飘飘,一袭儒生袍似随风飘荡,只见老先生左手握着丹书一卷,右手握着豪笔一只。

    四十五度角看着外面那座天下。

    睥睨四野。

    眉宇间却又透着几丝悲悯之意。

    当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特别是那双眼睛,是那般传神,就像是活人一般。

    便是谁见了。

    也得感慨一句,这雕工当真精湛,应是举世无双。

    秋风瑟瑟,寒意起了千山。

    浮云破晓时分。

    仙书斋上来了今日的第一位客人。

    那是一个女子。

    一位风韵犹存的姑娘,她穿着一件白衫,其上绣着仙鹤,仔细一数,应是八只。

    姑娘束发高悬,腰间悬着长剑,化长虹自天边来,却是落在了山脚下。

    竟是选择步行上了山。

    迎着第一缕霞光,姑娘也爬上了山,来到那尊雕像前,止步。

    见四下无人。

    姑娘自正衣冠,于雕像前深深一拜,一辑到地。

    当真是恭敬。

    后才推门入了书斋之中。

    放眼看去。

    小小书斋,不过几间小房,一方小院。

    房门间间闭户,锁了门窗。

    若是用神念一看,那门上皆有封印,想来是被大能施了手段。

    小院不大,东西也简单。

    院角有一棵梧桐,很大,叶子都黄了,金灿灿的。

    可是若是仔细看,满院的落叶,竟是无一叶梧桐,当真是神奇的紧。

    树下有一古井。

    井边有一石桌,四方有石凳,桌上铺落叶,不过若是透过落叶缝隙分析,可见,那上面似是有一盘残局。

    正对院门处偏左,有八方石台,一字排开。

    除此之外。

    只剩落叶杂草,在无其它。

    姑娘目光扫过院中,眉梢轻轻一皱,当有万种风情。

    只见她轻轻挥一挥衣袖。

    便勾来了一阵风。

    风吹啊吹,扬起满地的落叶吹尽了满院尘土。

    风在这一刻,像是一个勤劳的扫地僧,眨眼间,便就扫尽了这方小院。

    落叶被卷上了天,连带着其它的杂物也一并裹了去,消失在了天边。

    又转手散在了山间。

    一眨眼,眼前的小院,已然焕然一新,不见半点灰尘。

    在看去。

    棋局全现眼前,还真是一副残局。

    那八方石台静待。

    上刻有字。

    自外往内,刻的是。

    儒,释,道,剑,兵,墨,医,凡。

    字字饱满,大气蓬勃,字体笔走龙蛇,写的当真漂亮。

    姑娘慢慢悠悠向前走去。

    直到走到了倒数第五方石台时方才停下,转身踏上了石台。

    于。

    剑字之上盘膝坐下,仰望梧桐,姑娘柔情似水,却也迷离如风。

    轻声自语,“来早了,兴许是我太着急了”

    缓缓闭目,打坐沉思。

    她在等。

    因为她来的太早。

    些许时候。

    山外又来了两人,是一个小和尚,还有一个老道士。

    小和尚生的清秀,看着年岁不大,面容白净,生得格外面善。

    老道士头发花白,早已年过半百,有些老态,却依旧神采奕奕,精神的紧。

    一僧一道同样来到那雕像前拱手拜见。

    恭恭敬敬。

    老道起身瞥了一眼大开的院门,抚着长须,笑道:“哈哈,看来有人比我们还急啊。”

    小和尚笑笑,没有多语,只是让开了门口的路,比出一个请的手势。

    “道长,先请。”

    老道士也同样,客气道:“哈哈哈,还是小师傅,先请!”

    小和尚有理有据道:“道长是长辈,小僧是晚辈,理应长辈先入,道长莫要与小僧客气。”

    老道士爽朗一笑,“好,既然小师傅这般说,那就我先,哈哈哈!”

    说话间。

    二人便先后入了书斋中,应是姑娘与二人不熟,所以有人进来,姑娘也不曾睁眼。

    依旧闭目养神。

    倒是那道士多了句嘴。

    “剑家今年来的,倒是一个新面孔,小师傅可识得?”

    小和尚也看了那姑娘一眼,随后轻轻摇头,“这位女施主,小不僧不曾见过。”

    老道士不愿纠结,摆了摆手。

    “无妨,一会就识得了”

    然后各自踏上了一方石台。

    老道落座的石台,写的是道,小和尚落座的石台,写的是释。

    姑娘自闭目。

    倒是一僧一道聊的不亦乐乎,只是怕扰了姑娘的清净,故此声调比往日小了很多

    秋风不时自门外悄悄溜进书斋中,时间也在一点一点的流逝着。

    继三人之后。

    又来了一个男子,是一个中年男子,生的儒雅,满目浩然正气,穿的是青衫,腰间玉带上,还别了一本书。

    一看就是个读书人。

    青衫中年拜了那石像,也入了此门中。

    对着三人作揖行礼,一一拜见。

    “诸位,有礼了。”

    道长与小和尚起身相迎。

    道长道:“原来是齐先生,好久不见啊。”

    和尚言:“小僧见过小先生。”

    儒生谦逊回礼,当真是落落大方。

    “小师傅,道长,别来无恙。”

    一言一行,正气凛然,无愧读书人三个字。

    与二人寒暄一番,儒生自是不忘了与姑娘招呼了一声,隔空一辑,温声道:

    “剑门的姑娘,齐某问剑主安否?”

    那姑娘听闻,一双眼眸缓缓睁开,依旧盘膝于石台之上,却是微微侧目。

    柔情似水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温和,冲着那先生微微点头。

    “回先生的话,剑主一切安好,劳先生挂念,替剑主谢过先生。”

    姑娘的话音清丽,似是黄雀于深秋啼鸣,当听这声,世俗之人恐怕大多便以沉迷。

    不过。

    姑娘态度虽然谦虚,却是始终不曾起身,有些傲气,就如那剑,宁折不弯。

    有些无理。

    可这是剑门的后生,倒是也说得过去。

    历来剑门最烦的就是繁文缛节,而儒家却偏偏又最重这个。

    说来倒是也奇怪。

    偏偏如此。

    剑与书之间,反而更合得来。

    想来,应是儒家心胸开阔,而剑家耿直率性,彼此惺惺相惜,看着顺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