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宫中,刘禅惊魂未定,夜晚总是梦见自己命悬一线!被郭达一刀斩落马下!
ot啊~来人!”
“陛下,您又做恶梦了?”内待郑合问道。
醒来后直冒冷汗!抚摸着额头豆大般汗珠,差点喘不过气来。一把紧抓住郑合的手,久久不肯松开,此刻的他尤如一只惊弓之鸟,惶恐不安。
郑合一脸茫然!又不好岀言,打断他。只是静静陪伴在他身旁!待他安然入睡后,再行离去。可刘禅经此一役后,睡意全无。非要与郑合深夜谈心。
“郑合,朕如今是孤家寡人一个!有的时候就想,若当初先帝没有选择我继位,或许朕才是这天下最快乐的人!”刘禅盘腿而坐,叹息万千说道!
“陛下,乃汉室正统,富有天下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反观臣则是一贫如洗,碌碌无为。”
郑合自幼随刘禅陪读,两人甚是友好,其中友谊,比亲兄弟还亲。在晦暗的宫中,明枪暗箭,风风雨雨走到如今。能信任的人,真是少之又少!郑合可算作一个,蓝颜知已。
“对了,你还记得那幅画吗?”刘禅乍然提问。眉头紧锁!
“画?什么画?”
“就是相父,生前珍藏那幅《洛阳牡丹图》”
“哦,它不是随着武侯一起长眠地下。怎么,有什么不对的吗?”
“不瞒你说,朕曾命人临摹一份,仔细研究,记得,那画中一其有三朵花,好似对应曹魏,蜀汉,东吴!”刘禅冷静无比,但仍有疑惑!
迟疑半刻后,两人异口同声道:“花瓣!”
既然牡丹花代表三个国家,那么花瓣就有可能代表各自的气运!
“来人,移驾藏书阁!”
两人惊喜万分,急不可耐乘车前往!
行至半道,马匹受惊!岀现颠簸,进而摇摇晃晃……
“怎么回事?”郑合探头察看,眼前一幕令其人目瞪口呆!
“不不不~不好了,藏书阁失火了。”
刘禅起身一跃下马,看着眼前熊熊烈火以及慌乱作一团的宫人们。
疾步前行“快快将火扑灭,以防火势漫延。咳咳!”
“陛下,还是快些回宫吧!这里危险!”郑合与马夫一只手捂着鼻子,一只手拽着刘禅衣角,劝道!
寝宫中,一名老者徐徐前行,手中端着热气腾腾颜色褐藻般汤药。“陛下,该用药了,御膳房刚备下的,趁热喝才好。”
“滚~朕没病。”刘禅失声咆哮,眼眸中略带一丝感伤。宫女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伏地惊束起来。
“陛下!心病还需心药医,魏延不才,愿解您心中之结”魏廷笑意印然,好似一个不速之客,十分随性!
“魏大将军还朝,怎么也不提前知会一声!冒冒失失闯入,是否有失身份?”
“我若想来,谁人敢挡!更何况本将乃是行武中人,自然从不把这些个繁文缛节放在心上!”
咣当一声,汤药洒落在地。崔公公惊慌失措,“奴才该死,请陛下恕罪!”
虽是无心之失,但好在打破了尴尬的气氛。让刘禅脸上不至于难谌。
“瞧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子,都怪朕平日里对你们太宽容,这才养成现在这副德行!下去自领二十延仗!”刘禅余光瞟视一眼魏延,缓缓说道。
“陛下,饶命啊~”崔公公深知宫规森严,上一次领延仗的人,没过十下就断气了。这很明显就是让自己去送死!眼见求饶无果,转头又抱住魏延大腿,连连哀泣!
“崔公公是宫中老人,平时做事也是尽心尽责,还请陛下,念他伺候皇室多年,免去杖刑!”魏延抱拳请愿道!
“免刑,笑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不是魏大将军,在军中对手下将领,也如同今日这般,纵容不管吗?”刘禅瞧准时机,发起反击,既敲山震虎。又维护自己尊严!
“除非,你自愿代他受罚。此事方休!朕想二十廷仗,应该对于身经百战的你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那是当然,莫说是二十廷仗,就是二百延仗也不在话下!”魏延忍无可忍,只能选择硬刚。
“那好!就改为二百廷仗,也让文武百官看看,魏大将军钢筋铁骨的风范。”刘禅腹黑到极致,表面厚重,实则心机深沉。
文华殿,一众大臣陆续赶来,势要看看这场惊天大戏!他们成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着实令人作呕!
刘禅率先发话!“肃静!”
那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也有个别胆心的,开始冒起冷汗,进而瑟瑟发抖。
君王之道,在于制衡朝堂各方势力,审时度势,制造矛盾,让自己置身事外,但又牢牢掌控朝局,谁想当岀头鸟,谁就会死得很难看!
“一百七十三、一百七十四……”
“陛下,停手吧!”说完径直撞向柱子,血崩而亡!崔公公死了。
众臣惊恐万分,半掩面不敢观瞻。
“二百下打完,少一下,朕诛他九族!”刘禅霸气侧漏,意志坚定如铁!
第二天,早朝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这怎么可能,他明明……”
李尚书屁颠屁颠迎上去询问“魏大将军,你不在家好好养伤,怎么跑来上朝了?”
“就那点伤,跟挠痒痒似的,不碍事!”魏延笑里藏刀道。
“呸,我看他死要面子活受罪!装的!”宿太尉轻吐一口老啖,不屑一顾。
晦暗宫廷,营营苟苟之辈,不在少数,李尚书、宿太尉二人就在其中。肃兴元年,十字街头,一儒生不小心冲撞官桥,惹得县官大怒,当即将他关入大牢!
李廷生听闻宿世明是个有才学的人,仗着家中雄厚财力,攀附黄皓。救出宿世明。
在蜀国,有钱可以暗中谋官,但缺失真才实学,也很难有实质发展!出谋划策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宿世明的头上。
而他为报搭救之恩,以一篇《洛水潇湘赋》惊艳四座,震惊文坛。
后被费祎赏识,官至大理寺中丞,后官升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