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发生以后,咱们国家认为很有必要整一次工业大摸底。】
【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摸就是一个不吱声,解决了超多的军事难题。】
【先说碳纤维,这东西研究了五十来年都没有太大的成果,结果大摸底的时候摸进了一个钓鱼场。】
【相关人员发现,这些钓鱼佬的鱼竿竟然是碳纤维制作的!】
【这家公司是威海的光威集团,之前就是个卖鱼竿的,不知道咋研究的搞出了碳纤维。】
【完事儿发现这东西还真的好用,不管是硬度还是强度都非常港高,甚至还能达到普通钢材的十倍。】
【更关键的是,这东西的重量只有钢材的五分之一。】
【一开始他们还不知道这东西除了能做钓鱼竿还能用来干啥。】
【但是随着上网上多了,发现这钓鱼竿好像叫做什么碳纤维,还被称为材料之王。】
【于是便找到了国家说自己公司能造碳纤维,就是不知道符不符合要求。】
【结果相关工作人员跑到光威集团厂房一看,顿时全部都愣住了,这研究四十年的东西竟然被一秒突破了!】
【后来我国的J20Y20都用上了这家的碳纤维。】
“这这算钓鱼佬拯救世界吗?”
李世民喃喃自语。
感觉后世有些魔幻。
不但比钢坚固,还比钢轻四分之一?
李世民忽然注意到这一点。
按照中国冶铁技术史的说法,我国古代工匠在公元前500多年创造了固体渗碳制钢技术。
就是通过锻打减少铁中的碳含量让他变成钢。
春秋末年的吴国干将莫邪两把宝剑就是用此法制成的。
李世民手中也有精钢炼制的宝剑。
挥舞起来比铁剑轻的多。
但这什么碳纤维竟然比钢还要轻。
还比钢要坚硬!
那要是军中士兵人手配一把碳纤维剑。
那日后作战岂不是事半功倍!!!
想到这点,李世民目露精光。
迫切希望光幕能告知碳纤维的制作方法。
不过,光幕却是略过这个问题。
播放起下一个企业。
其实,在2012年的时候,顺丰快递就立项了无人机在全国送快递的项目。
之后顺丰就打算全国竞标,要求研发一种能够长途航行,且最少能够搭载一吨货物,并且实现两千公里内的快速流通的无人机。
看完这些要求,四川的腾盾公司觉得自己努把子力应该可以实现。
随后,双方展开了合作。
十三个月后,他们还真做出来双尾蝎无人机。
整个翼展20多米长,机身也有十来米,高31米,最大航程三十六个个小时,最高甚至可以飞到万米高空,并且能够挂载28吨物资。
这些参数让双方都很满意。
顺丰更是在媒体前声称自己的无人机全国送计划指日可待。
等参数曝光后,负责工业大摸底的工作人员傻了,他们发现这民用无人机的参数怎么比很多部队的都高?
于是就找到了顺风友好协商,大家都是送快递的,你先借给我玩几年,而且我的业务范围比你的广太多了。我都是国外的订单,着急了我说不定要送到太平洋另一侧,那无人机我都不打算让他回来!
光幕一变。
万米高空上突然出现几架无人机。
若不细看,感觉和普通的飞机没什么区别。
这时镜头给到地上一台越野车。
在雷达的检测下,无人机标记了越野车。
突然,一阵指令传来。
“321发射!”
就见无人机的投放仓中飞出一枚火箭弹!
“砰!”
一声巨响过后。
火箭弹精准打中了越野车。
光幕前的所有人傻眼了,
“你跟我说这是无人机?”
这他妈分明是轰炸机好不好!!!
大秦。
嬴政哑然失笑。
虽然这些东西都算是歪打正着。
但后世民间竟然有如此多的人才,这却是嬴政没有预料到的。
想到这儿,嬴政不由得看向一旁的墨家巨子。
“那什么巨子啊。”
“你们墨家不会有什么好东西瞒着朕吧?”
闻言,墨家巨子猛地打了个哆嗦。
忙道:“草民不敢!”
嬴政撇了撇嘴道。
“朕不信,你们墨家向来敝帚自珍,匿影藏形,朕之前不问也是出于对你们墨家的尊重。”
“但此刻朕明白这工业的重要性,你们墨家切记不要藏私,否则不要怪朕无情!”
“草民明白,草民明白。”
墨家巨子擦了把头上的汗水,刚要退下时,只听嬴政又道。
“当然了,有可能你们研究出来了某种东西却不知道该用在什么地方。”
“这样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你将墨家研制的所有东西都拓印一份交给朕,朕与众爱卿商讨商讨,看看有没有什么歪打正着的东西。”
“章邯,你陪巨子去一趟。”
“诺!”
章邯领命,走到墨家巨子身旁。
“巨子,请。”
墨家巨子欲哭无泪。
陛下让章邯跟着肯定也是防着自己藏私。
唉,这可是把我墨家的老底儿都交出去了啊!
嘤嘤嘤!
我愧对墨家先祖!!!
随后
嬴政又问向李斯。
“我大秦民间是否有此等人才?”
李斯想了想摇头道。
“臣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
“为何?”
“陛下,华夏后世人口的人口足有十四亿之多,如此庞大的人口,有几个未被网罗人才也在情理之中。”
“但我大秦人口只有2000万,并且大部分青壮年还要服兵役,服徭役,农忙是还有种田,完全没有时间去搞其他的东西。至于女人,她们目不识丁,想来更加不可能。”
嬴政闻言,点了点头。
“的确,人口是重中之重,我大秦的人口还是少了些。”
“唉,看来我大秦的桎梏还是很多啊!”
大明。
朱标道。
“父皇,儿臣建议在我大明也实施一次工业大摸底!”
“哦?”
朱元璋问道:“标儿,你也觉得民间也有后世那种能人吗?”
朱标道:“这个可能性很大。”
“我大明选拔人才无非是通过科举,但科举的选拔招揽的也只是读书人,让他们治国可以,但要说发明创造,他们却是门外汉。”
“同时,我大明对民间那些工匠并无有效的招揽手段,因此,这就会让很多有才华的人埋没其中,报国无门。”
“所以,儿臣建议,在我大明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摸底,无论农业还是工业,朝廷必须了解民间是否有未知的东西。”
“另外,儿臣还建议,扩招科举,让天下有才华的人不只拘泥于八股学说,而是依靠自己的特长为我大明建功立业!”
闻言,朱元璋眼前一亮。
对啊!
不管有没有,查一查总没有坏处。
万一真碰上一个两个的,也是喜事一件。
朱棣忽然说道。
“父皇,你还记得陶成道吗?”
“陶成道?”
朱元璋寻摸着这个名字,突然反应过来。
“你说的是陶广义吧!”
“没错。”
“朕自然记得。”
陶成道,原名陶广义。
本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一次炼丹事故中,转为试制火器。
元末时期,朱元璋下婺城,陶成道率领一干弟子进献火神器技艺。
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
最终收到朱元璋封赏“万户。”
自此陶成道又被人称为陶万户。
朱元璋想到陶成道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忍不住问道。
“怎么?他又研究出什么来了?”
朱棣道。
“父皇,之前儿臣看光幕介绍后世的飞机火箭时,就倍感熟悉。”
“前日突然想到,陶成道似乎正在研究这种能够上天的东西,而且据说进境斐然。”
“哦?竟有此事?”
朱元璋大喜道:“快!把陶成道给朕请来!朕要看看我大明的飞机!”
没一会儿,就见侍卫带着陶成道的儿子来到大殿。
朱元璋疑惑道:“陶成道呢?他怎么没来?”
“回回皇上。”
侍卫脸色惨白,看上去惊魂未定。
结结巴巴的说道道:“陶陶万户在刚刚去世了。”
“呀哈?”
朱元璋愣了:“刚刚去世了?”
“这么巧吗?”
“他因何而故?”
“还有你身上怎么这么多污渍?”
“回陛下这这是陶万户的血”
原来,侍卫来到陶成道家中时,被家仆告知陶成道去了野外试验自己的刚研制出来的“飞鸟。”
听到这话,侍卫又马不停蹄的赶去野外。
刚到目的地,他就看到陶成道在火药的推动下。
上天了。
看到这一幕,侍卫也是惊异无比,但还没来得及感叹。
就听到空中传来一阵巨响,
再看陶成道乘坐的椅子,依然变成了一团熊熊火焰。
本人更是被炸的粉身碎骨。
血肉淋了一地
听完侍卫的讲述,朱元璋倍感可惜的摇头叹道。
“天妒英才啊!”
“他怎么就这么冒进呢!”
“为何要以身犯险!”
朱元璋叹惋不已,抬眼看到一旁啜泣的儿子,不由的问道。
“你爹上天前有没有说过什么?”
“回皇上。”
儿子忍着伤心说道:“我爹上天前曾说: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
闻言,朱元璋敬佩的点了点头,随后道。
“好好安”
“额,尽量找全尸骨吧。”
“另外,为表陶成道对我大明飞天的贡献,朕绝对追封陶成道为工远侯。”
“谢皇上!”
侍卫带着陶成道的儿子离去。
朱元璋却是久久未能平复下心情。
单单一个飞天就如此困难。
不知道后世发展出那么多威力巨大的武器。
又会牺牲了多少人的性命。